這真的是我的問題,能吃嗎?問我自己很多遍了。特別是冬天,萬物凋零的時候,它大行其道,花壇若沒了它,真的只能露泥巴了。我見一次,這個問題就冒出來一次,缺乏的只是勇氣,其實拔一個回家,炒一個菜吃,走上五步看看,就明白了。所以,若有漢子已經(jīng)試過,請問,它能吃嗎?
細看是很不尋常的美麗
從植物學分類來判斷,它一定是能吃的。這種白的、綠的、黃的、玫瑰紅的,還有紫的菜,就是十字花科的甘藍的園藝種。
甘藍當然能吃,小戶人家一棵菜可以吃好多天。說甘藍還是洋氣了一點,有些人不明白,改說卷心菜或包菜就夠通俗了,北京人說洋白菜就更明白了,兩廣人說椰菜,也是它。這能吃,好不好吃就看廚師了,說燒肉要有本事,做菜才更看功力。我就是開水煮白菜,煮熟了,幾滴醬油就吃了,師承紹興周姓人家,大戶。
還有一個大家熟知的花椰菜,其實也是甘藍的一變種,這就無需多說了,吃的是花,葉子寡然無味。當然吃的花也是它還未開的花。全國各地都有栽培。
不過要提一下的是,花椰菜的花序看上去太嫩,顏色很吸引昆蟲,所以□□□□□□□□□□□□(此處省略140字),洗花椰菜最好多浸泡一些時間。
后來有了綠的,現(xiàn)在有了紫的
再有就是抱子甘藍,也是一種甘藍。這是很洋氣的菜,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菜。以前只有在針對洋人的超市才有賣,現(xiàn)在網(wǎng)絡用的多了,就不明白市場行情,應該已經(jīng)普及了。抱子甘藍其實就是迷你包菜。
這迷你包菜不是直接地上長的,密密麻麻種一地,等它沒長大就收割了,不是這樣的。這是甘藍的莖上的葉芽,也就是說,植株要長分枝的時候,先發(fā)育一個小包菜(所謂抱子),然后再舒展開來,再長。但是,很抱歉,我們不等你舒展就把你掰下來了。因為要吃。
抱子甘藍我種過,種子在歐洲買的種子,偷偷帶回來,種了一次,就沒二次了,長的不好,吃了沒幾個。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在市場買。做菜的時候,我是直接將它對切,切面朝下,在平底鍋油里一層薄油,然后□□□□(此處省略142字)就好了。
郭德綱變姚明,肋骨兩側長包子
終于輪到說花壇上的甘藍了——羽衣甘藍。簡單來看,就是包菜的葉子變皺了,本來有些包菜的葉子就是皺的,但羽衣甘藍皺的很厲害,有些索性是深裂。把葉子弄成羽衣還不是它能大行其道的原因,重點是葉色太豐富了,整個菜就像花兒一樣好看。最頂頂重要的是,百花敗后我菜鮮,大冬天的,別人都歇菜了,沒得選。
最后,請把品嘗報告及菜譜無私留言,就在右下角。(微信規(guī)定最多只有五十條,且留且珍惜)
花花世界
滿世界花草芬芳,我要出門去看看
踏花歸來馬蹄香,歡迎投稿,讓不出門的看看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