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豆瓣用戶沒有槍的牛仔給《荒野獵人》的影評
認識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是從去年他的那部具有強烈諷刺意味但又飽含著藝術(shù)的辛酸的《鳥人》開始的。這位滿臉胡渣的墨西哥導(dǎo)演用他那自然而深刻的導(dǎo)演風(fēng)格,以及不惜運用一切手法達到他的天才設(shè)想的個性,征服了無數(shù)獎項,也征服了包括我在內(nèi)的無數(shù)影迷。
關(guān)注他的《荒野獵人》,是從去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結(jié)束后開始的,據(jù)說是小李子的沖奧之作,還有湯老師,這樣的一部作品,分量不言而喻。直到前幾天,在網(wǎng)上看到了泄露版的視頻,可以很負責的對大家說,這部電影是絕對意義上的佳作,個人已經(jīng)把它列為明年十佳電影的第一部。電影中還是大量充斥著導(dǎo)演慣用的長鏡頭,把每個場面和細節(jié)都表現(xiàn)的觸目驚心,鮮血與呻吟,殘忍與死亡,與《鳥人》的“深度”不同,本片則更多的體現(xiàn)出了“廣度”,廣角鏡頭下,落基山脈的壯麗風(fēng)光一覽無遺,一個種族的命運正在上演。
就我的理解,在電影所有的線索和矛盾中一直貫穿著兩個主題,復(fù)仇與生存。
第一個主題,復(fù)仇。
野獸殺人并不是因為它們想吃人,更不是因為它們生性殘忍,它們不管你是為何而來,是強大還是弱小,只要它們的領(lǐng)地受到的侵犯,它們就會把入侵者撕碎,因為這就是野蠻世界的規(guī)則,如果你不能守護自己的領(lǐng)土,等待你的就是滅亡。
在19世紀,更大量的白人開拓者涌入美國中西部,也就是蘇族人的聚居地。他們砍伐森林,獵殺野獸,嚴重的破壞了當?shù)氐纳鷳B(tài)平衡,也威脅到了蘇族人生存,于是他們遭到了反抗,爆發(fā)了達科他戰(zhàn)爭、紅云戰(zhàn)爭、黑山戰(zhàn)爭等戰(zhàn)役。憑借過人的箭術(shù)和對當?shù)氐匦蔚氖煜?,蘇族人也獲得過幾場大勝利,無數(shù)白人的頭皮被他們割下。然而由于武器裝備的落后和白人源源不斷的涌入,他們的家園被毀,當?shù)貕延^的野牛群也消失了,最后的蘇族部落不得不在內(nèi)布拉斯加州的羅賓遜堡與白人簽訂了拘留地協(xié)議,此后不得不四處遷徙,美洲平原的馬背文化和神秘的西部處女地,也很快消湮沒于歷史長河之中?!痘囊矮C人》的故事,就是這段歷史中的一段插曲。
主角格拉斯和他的一伙同伴入侵蘇族領(lǐng)地,大量獵殺動物以獲得皮草,于是我們一開頭就看到他們一行人遭到蘇族人的襲擊,死傷過半,不得不乘船撤離,后來為了不被蘇族人追上,他們又棄船上岸。格拉斯在一次獨自出行時不小心步入了一窩狗熊的領(lǐng)地,護崽心切的母熊幾次攻擊了他,雖然被撕扯得體無完膚,最后格拉斯還是把母熊給殺了,并被及時趕來的同伴所救,而這里明顯是把蘇族人等同于熊,格拉斯等同于入侵的白人。
然而,格拉斯和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白人不同,他并不會去侵犯蘇族人的利益,他甚至和一波尼族女人相愛并生了個兒子,只是好景不長,在一次白人的入侵中,部落被毀,妻子被殺,為了保護兒子他殺了一個白人軍官。說到這里,那個和杰茨拉斐爾德一起逃走的小伙子和格拉斯是一樣的,都代表著良知尚存的白人,盡管十分年輕,被杰茨拉斐爾德欺騙,并在他的威逼利誘下把格拉斯遺棄在冰天雪地之中,但之后他和杰茨拉斐爾德路過一個被毀掉的蘇族部落時看到一個幸存下來的女人,他非但沒有把她殺死,還給她留下了食物。
有格拉斯這樣的人,當然就有杰茨拉斐爾德這樣的人,而后者明顯代表著那些貪婪的,為了利益燒殺掠奪不擇手段的入侵者。為了錢他主動要求護送重傷的格拉斯,但在路上他為了省事又試圖把格拉斯捂死,被格拉斯的兒子霍克發(fā)現(xiàn)后他又殘忍的將對方殺死,最后欺騙另一個同伴把格拉斯留在了荒野之中。而后來他被格拉斯重傷并被蘇族人殺死的結(jié)局則詮釋了“復(fù)仇”這一主題,格拉斯為兒子復(fù)仇,蘇族人為無數(shù)死去的同伴和被破壞的文明復(fù)仇。
同時我們不能忽略格拉斯的兒子霍克,他是白人和波尼族的結(jié)晶,但最終又被杰茨拉斐爾德所殺,我想導(dǎo)演在這里想表達的大概是白人和印第安人本來有和諧相處的機會,但貪婪的入侵者們毀了這一切。他們戴著文明的面具毀滅原始的野蠻,但當那自然的樹接連倒下,原始的枯骨上是墮落的旗幟,文明的廢墟里殘鐘搖晃,只剩下孤獨的人類和他們逝去的幻想。
第二個主題,生存。
在電影的開頭,我們可以看到格拉斯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畫面,伴隨著女人的旁白:
“As long as you can still grab a breath ,you fight.keep breathing”
這句旁白貫穿全片,在每次格拉斯接近死亡時這句旁白都會響起,呼喚著他,請努力活著。
在被杰茨拉斐爾德拋棄之后,身負重傷的格拉斯爬出墳?zāi)梗捎诤韲当荒感軇澠?,?dǎo)致他喝水都喝不了,為了粘合傷口他往傷口撒火藥,然后點燃。為了生存直接生吃活魚和動物的殘肉和內(nèi)臟。為了避免被追來的蘇族人發(fā)現(xiàn)他在激流中求生。摔下懸崖后刨空身邊被摔死的馬的內(nèi)臟,然后裸體躲進肚子里取暖。就像這樣死過幾次之后,他活了過來,并最終在一場戰(zhàn)斗后成功復(fù)仇。
某種意義上,這句話同樣也是說給蘇族人的。還記得那個救了格拉斯的路尼族男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前往更南的地方找那里的族人,可最后還是被路過的白人吊死在樹上。蘇族人這個群體何嘗不是如此,在他們短暫的歷史中,他們一直都在為了生存而遷徙,為了生存而戰(zhàn)斗,然而還是弱肉強食。
兩個主題已經(jīng)解釋完畢,接下來我來談一下電影中出現(xiàn)的三個意象。
胸口飛出的鳥兒。在格拉斯的路尼族妻子被殺死后,我們可以看到一只鳥兒從他的胸口飛出,單從這個鏡頭來看似乎只是想表明她自由了,但很快我們就從另一個鏡頭里看到了一個熟睡的白人,旁邊的地上是那只鳥的殘骸,我們才發(fā)現(xiàn)沒有那么簡單。那只鳥其實象征著新生的希望,格拉斯的兒子,酋長的女兒,母熊的幼仔,他們最終都被白人所殺所辱,當然,白人們都付出了血的代價。
從天而降的火焰??催^《鳥人》的影迷都會知道,這個意象是“伊卡洛斯”,神話傳說中用蠟質(zhì)的翅膀飛向太陽,最終墜落的那個人,代表著為灼熱的理想而不惜隕落的追求精神。然而與《鳥人》不同,在火焰墜落之后,格拉斯看到了群狼在圍攻一只落單的小水牛,然后在一片火焰中遇到了那個救了他命的路尼族人。這里的墜落象征著蘇族文明和馬背文化的消失。
水壺上的符號。在棄船上岸后,那個小伙子在水壺上刻了一個螺旋形的標志,而這時杰茨拉斐爾德沖兩人發(fā)火,代表著沖突(復(fù)仇)的起源,也預(yù)示著接下來格拉斯會被杰茨拉斐爾德拋棄,在霍克被殺死后水壺被那個他扔到了格拉斯的身上,格拉斯丟失后被人撿到,最終讓他獲救。在電影里,這個水壺起到一個伏筆作用,這是很明顯的,代表著霍克的死去,也代表著格拉斯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