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一臺晚會在除夕誕生,開始承載起十多億中國人的過年記憶。這幾十年,春晚的主持人換了一位又一位,獨唱也逐漸被大聯(lián)唱取代,小品數(shù)量增長壓倒了曾經(jīng)最火的相聲,戲曲節(jié)目風光不再,已經(jīng)變成了1個節(jié)目獨撐臺面,送走老面孔迎來新面孔,而在我們記憶最深處,總有這樣幾對最佳搭檔讓人難以忘懷。
NO.1 姜昆——李文華
▼
這一老一少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相聲第一搭檔,其代表作《對口詞》、《如此照相》等婦孺皆知,當時的央視春晚如果沒有他們,就好像現(xiàn)在的春晚沒有趙本山一樣。后因李文華先生患喉癌手術(shù)后失聲,這對一代中國人心目中的經(jīng)典絕配終成絕響。
經(jīng)典臺詞:那眉毛一天到晚都是八點二十
NO.2趙麗蓉——鞏漢林
▼
標志性的唐山話,加上其獨特的中西合璧,使趙麗蓉老師成為每一年春晚上最受歡迎的老太太。觀眾對她的喜愛幾乎超越了所有分類界限,老少皆宜,雅俗共賞。鞏漢林的形象更是和趙老師相得益彰,趙麗蓉老師的離去也成為每年春晚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經(jīng)典臺詞:探戈就是趟啊趟著走
NO.3 陳佩斯——朱時茂
▼
與我們習慣的其他小品演員不同,朱時茂和陳佩斯小品的幽默更多地來源于他們表演本身,而不僅僅來源于腳本的語言。由于種種原因,這對最具科班色彩的搭檔最終淡出春晚,實在是一大遺憾,而網(wǎng)上希望兩人復出的呼聲也最高。
經(jīng)典臺詞:沒想到啊,沒想到,你朱時茂這樣濃眉大眼的家伙也會叛變革命。
NO.4 牛群——馮鞏
▼
馮鞏雖然現(xiàn)在春晚上的臺詞只剩下一句:“我想死你們了”。但是回到二十年前,馮鞏和牛群的組合絕對是春晚的臺柱子,雖然后來因為牛群離開,兩人被迫解散,但是還是為我們奉獻了很多經(jīng)典的作品。
經(jīng)典臺詞:一個牛群倒下了,千萬個馮鞏他站起來
NO.5宋祖英——周杰倫
▼
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歌手在2009年春晚上第一次牽手,成為那一屆春晚的最亮點,英倫組合成為那一屆春晚的救命丹藥,這次牽手不啻于柏林墻的拆除,春晚做了少有的一件善事。
經(jīng)典臺詞:豪氣揮正楷,給一拳對白,辣出汗來汗也。
NO.6王菲—那英
▼
都說一山難容二虎,但那英和王菲這兩位流行樂壇大姐大的完美結(jié)合卻給98年的春晚留下了一曲天籟。在春晚越辦越爛的情況下,《相約98》幾乎是那一屆春晚唯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節(jié)目。
經(jīng)典臺詞:相約在甜美的春風里,相約那永遠的青春年華
NO.7 趙本山——宋丹丹
▼
趙本山和宋丹丹的組合一度成為春晚代名詞,對春晚越來越不抱希望的觀眾幾乎把希望只寄托在這一對老搭檔身上,雖然也趙本山,高秀敏,范偉的黃金組合,但是因為意外,我們也只能將三人的組合略過..........
經(jīng)典臺詞:我這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NO.8 劉謙——董卿
▼
董卿的仗義之處還在于,不僅在舞臺上幫劉謙東遮西擋,還在事后信誓旦旦指天畫地地發(fā)誓沒有當托兒。借用趙麗蓉老師小品的一句臺詞:賣布的有布托,賣鞋的有鞋托,我就是飯托。董卿給劉謙的魔術(shù)當托,應該叫“摩托”吧?
經(jīng)典臺詞: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NO.9 趙忠祥——倪萍
▼
這是兩張可以成為“國家面孔”的臉,中國人幾乎是從認識電視機一起開始認識他們。春晚一年一年地辦,趙老師和倪老師一年一年地老,隨著央視主持人的帥哥美女占據(jù)舞臺中心,趙爺爺和倪奶奶逐漸淡出,貌似只有時光能夠打敗這對最佳搭檔。
經(jīng)典臺詞:駐毛里塔尼亞共和國大使館全體工作人員發(fā)來電報……
NO.10 李谷一——新年鐘聲
▼
從1984年春晚到2011年春晚,每年,當熟悉的旋律響起,當越來越雍容的李谷一老師濃墨重彩儀態(tài)萬方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我們都會意識到:這一年春晚結(jié)束了。2012年春晚的結(jié)束音樂換成《天下一家》,但我們依然懷念那個熟悉而深情的旋律。事實證明這對搭檔連歲月都無法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