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豆友@向簡 授權(quán)發(fā)布
周星馳電影的一般喜劇手法,包括錯位,扮丑的配角集團,煞有介事地裝瘋賣傻,慢動作混剪等方面。以下逐一簡要介紹。
1. 身份的名、實錯位、例如,先渲染高手的架勢,響亮的名號,但其實一擊便倒;或看起來很差,弱小的傻帽兒,卻實力爆強,出手驚艷四座;或明顯的丑人、小丑、歪瓜裂棗,但正兒八經(jīng)地冠以“美女”“黑社會大哥”等響當當?shù)拿枴_@是很淺顯的喜劇方法,略圖。
2. 瓜田李下。通過形式附會,故意造成誤會,也就是俗話說的“黃泥巴掉進褲襠里,不是粑粑也是粑粑了。” 跳到黃河里也解釋不清,由此產(chǎn)生喜感。如下圖:
3. 不同范疇的錯位(不同層次的嫁接)。問題和回答形式上看起來是對應(yīng)的,但其實不在一個層面上,驢唇不對馬嘴。譬如抽象問題具體回答,具體問題抽象回答,嚴肅問題搞笑回答。如下圖:
4. 交換。例如,甲方與乙方的服裝、身份、功能的交換;或情緒的交換,明明很感人時,突然滑稽拆臺;或應(yīng)該哭的事情卻在笑。
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豆瓣App
→ 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