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壯
怪獸電影一直是觀眾、影迷熱愛的題材,大銀幕上橫行無忌的巨獸伴隨著血脈噴張的視覺奇觀不斷沖擊著影迷的神經(jīng),這既是人類想象力的天馬行空,也見證了電影工業(yè)的不斷進步。其中也不乏人類對大自然的反思,以及面對災(zāi)難絕境和道德困境下人性的掙扎。怪獸片在電影類型上并無明確分類,往往分屬于恐怖片、科幻片、奇幻片和災(zāi)難電影中。
關(guān)于想象力,早在中國民國時期,著名的仙俠玄幻小說作家還珠樓主就曾在其巨著《蜀山劍俠傳》中塑造了'萬載寒蚿'、'文蛛'等巨型幻想生物。有人問的那些怪獸是怎樣想出來的?還珠樓主答道:'容易得很,取任何昆蟲,如蝗蟲、椿象、青蛙、蚯蚓、螳螂等,放大若干倍而描寫之,其兇惡詭異之狀可以想象。'可見怪獸題材是人類對大自然充滿想象力的具象化,由此衍生出各種瑰奇的想法。
20世紀初,世界電影的奠基人梅里愛,就在其幻想短片中塑造了怪獸的身影,如1912年的電影《征服極地》中就出現(xiàn)了雪怪。1904年的《奇幻航程》中出現(xiàn)了巨型章魚。1920年代德國電影巨擘弗里茨·朗的《尼伯龍根之歌》里出現(xiàn)了模型打造的巨龍,影片中巨龍口噴烈焰、甩尾碎石,惟妙惟肖。
1920年代《尼伯龍根之歌》里出現(xiàn)的巨龍。弗里茨·朗是真正的大片大咖,表現(xiàn)主義先驅(qū),構(gòu)圖也考究,在一百年前做出如此震古爍今的特效。
1930年代金剛問世。1954年本多豬四郎監(jiān)督的《哥斯拉》上映,繼承了1950年代美國電影《原子怪獸》,核爆后變異生物的出現(xiàn)承載了人類對核武器戰(zhàn)爭的思考。由此,史上最經(jīng)典、最偉大的怪獸角色—金剛、哥斯拉相繼誕生,并在影史上長盛不衰。
1953年《原子怪獸》,是核爆癥候群的發(fā)軔之作。停格動畫做的很流暢,特攝布景也不錯尤其是結(jié)尾怪獸大鬧過山車場,在當時已經(jīng)很震撼了。
怪獸片之于電影工業(yè)的進步,梅里愛曾說過:'電影之所以有趣,就因為它是一種手工的藝術(shù)'。早期的怪獸片多采用模型、化妝技術(shù),強行透視法,停格拍攝技巧。1950年代的《辛巴達七航妖島》中就出現(xiàn)了許多模型怪獸如波塞冬之子獨眼巨人、巨龍、雙頭巨鷹等,80年代初的《泰坦之戰(zhàn)》中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看起來很幼稚的特效形象—北歐神話中的北海巨妖克拉肯。
1981年《泰坦之戰(zhàn)》與2010年《諸神之戰(zhàn)》中北海巨妖克拉肯的特效對比
這些較為原始的拍攝技巧一直沿用到上世紀70年代,直到斯皮爾伯格拍攝《大白鯊》時,還在為簡陋的鯊魚模型苦惱,后來斯皮爾伯格逐步攻堅克難,最終成功將CG動畫技術(shù)融合進傳統(tǒng)模型擺拍,促成了世界電影特效史的巨大進步,締造了《侏羅紀公園》系列。由此看來怪獸電影并不是低劣恐怖片的代名詞,也不是追求感官刺激的廉價品,這類片種的重大意義是不可取代的。
當然,電影同時作為商業(yè)、娛樂的載體,怪獸片也功不可沒,衍生出龐大的亞文化。其中Cult電影、B級片常常視怪獸片為金牌寵兒,各種光怪陸離的怪獸異形電影多如過江之鯽,盡管在低成本制作中出現(xiàn)了許多粗制濫造的產(chǎn)品,但其中一些還是值得大書特書的。著名的B級片大師約翰·卡朋特曾拍攝出《怪形》,塑造了詭異駭人的變種怪物形象。前幾年很火熱的《林中小屋》更是匯聚了巨蟒、巨型蝙蝠、蜘蛛、湖怪,巨人等怪獸形象,可謂是邪典電影的一場饕餮盛宴。就連奧斯卡、戛納雙料影后朱麗安·摩爾也曾主演過一部怪獸片《進化危機》,片中比較逗逼的是最后人類用海飛絲洗發(fā)露殺死了巨型怪獸Boss,也真是廣告植入的一枚奇葩。
近幾年的怪獸題材另辟蹊徑,出現(xiàn)了偽紀錄片的形式,馬特·里夫斯的《柯洛弗檔案》、加里斯·愛德華斯的《怪獸》、挪威電影《追擊巨怪》紛紛用半遮半掩的偽記錄形式讓怪獸出現(xiàn)在人類災(zāi)難的迷霧之中,展現(xiàn)人在極端條件下的復(fù)雜矛盾。
【怪獸小百科】
怪獸電影有許多亞類型,細考究的話可以分為這些,包括:恐龍電影、動物災(zāi)難、變異生物、外星異種。下面來盤點下這些不同種類的經(jīng)典怪物形象。
1、恐龍電影
1993年《侏羅紀公園》的上映帶動了恐龍電影的熱潮,甚至掀起了兒童對古生物知識的學習高潮。《侏羅紀公園》的偉大意義在于它是電影CG歷史的發(fā)端,斯皮爾伯格使用當時最先進的恐龍控制裝置(DID)實現(xiàn)了模型擺拍、運動編程、特效合成的結(jié)合,把工業(yè)光魔的老總看的目瞪口呆。
接下來就有了蔚為大觀的恐龍帝國,2015年《侏羅紀世界》的上映更是躍居影史票房第三的寶座。影片中霸王龍仰天長嘯的情景成為影視經(jīng)典,廣為人知的劍龍、三角龍、雷龍,矯健獵手迅猛龍,巨翅掠天的翼龍,水上霸主滄龍等輪番登場,堪稱怪獸電影最為成功的系列。
暴虐霸王龍(拉丁文意為'狂暴之王'),混合了霸王龍、迅猛龍、樹蛙的基因,無論從破壞力還是智力上都很強大
2、動物災(zāi)難
這個類型最經(jīng)典的當屬《大白鯊》。這是第一部北美票房過億的影片,6700萬的觀影人次引發(fā)萬人空巷,造成當時許多人不敢再去海灘游泳。當時斯皮爾伯格為了規(guī)避技術(shù)上的捉襟見肘,以鯊魚的主觀視角側(cè)面造就了恐怖氛圍設(shè)定的典范。
動物災(zāi)難主要是人與自然相處見的矛盾,人類在既是智慧生物的靈長,同時也是大自然巨力下的弱者。此類電影還有《狂蟒之災(zāi)》、《史前巨鱷》等系列,但因都被拍成了低成本噱頭片而不值一提。
3、變異生物
《極度深寒》是VCD時代一部比較經(jīng)典的怪獸恐怖片,把怪獸與海難結(jié)合在一起,在那個年代的特效已算是上乘,被怪獸強酸消化液食古吸髓恐怖橋段的特效化妝也很成功。人類面對怪獸時的性惡在幾處橋段中被比較巧的表現(xiàn)出來。
片中出現(xiàn)的巨型變異章魚名為奧特(OTTOIA),原型是6億年前的寒武紀蠕蟲,生活在南海的深海,在哺乳動物沒出現(xiàn)前是最早海洋皇者之一。
《迷霧》改編自史蒂芬·金的驚悚小說,這部片子的特點是讓各式各樣的怪獸出現(xiàn)在迷霧之中,幽閉空間的設(shè)定把人類面對災(zāi)難時的不同表現(xiàn)--荒謬、迷信、私欲、分歧的心魔才是最可怕的怪獸,最后人因絕望而拔槍自戕的結(jié)尾意味深長。
《漢江怪物》是亞洲電影中最優(yōu)秀的怪獸片,融入了韓國導(dǎo)演擅長的家庭溫情手法,同時也諷刺了人類化學污染對自然的破壞。片中特效出眾、設(shè)計奇特的怪物使本片曾常年盤踞韓國電影票房榜首。
4、外星異種
《異形》成功的將一部Cult氣息濃厚的恐怖片拍成了影史的經(jīng)典系列,《異形1》上映后一舉打破了《大白鯊》保持三年的票房紀錄
異形奇怪的形象和惡心的寄生方式使它成為史上最成功的外星怪獸形象。這種外星生物是以肉體存在為核心的純粹生命體,沒有雜念,沒有人類的非理性和隨機行為,唯一的目的就是生存,可以在嚴寒、高溫、缺氧環(huán)境,甚至在真空中存活。在卵與胚胎間期經(jīng)歷抱面蟲、破胸者兩個周期,成體后各司其職,有雄蜂、信使、混血逆種、戰(zhàn)士、異形女皇等不同等級,和蜜蜂的動物學社會制度類似。
怪獸圖鑒賞
圖片或會引起不適,更多請見豆瓣相冊:
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131439023/?start=0
90年代經(jīng)典科幻片《星河戰(zhàn)隊》中的螳螂外星人、噴火甲蟲,巨大的蠕蟲帝王
90年Cult片《異形魔怪》中的沙怪
《老師不是人》
《黑衣人3》
《地獄男爵1》
《四十七浪人》
《西游降魔篇》
《狄仁杰之神都龍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