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西湖孤山上的蘇曼殊何以為名

明末西子湖畔,停有一艘名為“不系園”的美麗游舫。游舫的主人汪然明,曾訂有一紙《不系園約款》,規(guī)定須是“名流、高僧、知己、美人”,才有借舫的資格。這使我想起,民國初年的蘇曼殊,如果早生數(shù)百年,想必是可以借舫的吧?

蘇曼殊身世凄涼,少小出家。他曾自謂“遭世有難言之恫”,這大抵是因為終其一生,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據(jù)傳,蘇曼殊的父親蘇杰生,在日本橫濱英商萬隆茶行當買辦時,曾與所雇的一個名叫若子的日本下女同居。此女于清光緒十年八月(1884年10月)生下蘇曼殊,產(chǎn)后不滿三月即離家出走,蘇曼殊是由其父的侍妾河合氏(名亞仙)撫養(yǎng)長大的。光緒十五年(1889),蘇曼殊5歲,隨父回國。光緒二十四年(1898),蘇曼殊東渡日本,重游橫濱,入大同學校學習,“曼殊”即為其當時所用的字。蘇曼殊性喜遨游,一生漂泊,常往返于中國、日本之間,游跡遍及暹羅(泰國)、錫蘭(斯里蘭卡)、印度、南洋群島各地。

蘇曼殊

蘇曼殊精通多國語言,一生著述頗為可觀。他最為膾炙人口的小說《斷鴻零雁記》,若干年前,我曾懷著一顆獵奇的心讀過,記憶中似乎特別醉心于他文辭的優(yōu)美。不想前些日子,借來柳亞子編的《蘇曼殊文集》,重新翻閱一過,對于他的那種略帶香艷的清詞麗句,居然頗多不耐。而且,說句大不敬的話,蘇曼殊也就那么三板斧,觀其書信,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句,什么“秋風颯起,落葉打肩”啊,什么“悵惘天末,憶想成勞”啊,真是令人氣悶。

不過這和尚超乎常人的悟性,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蘇曼殊文集》的插頁上影印著他的墨跡,早年的字丑怪無匹,不過三、二年間,字體大變,一勾一劃,宛若名家。無怪乎能和眼高于頂?shù)恼绿椎热私簧吓笥?。他的文化水平,好像起點更低,因其幼年畢竟未能認真學習漢語,故初到上海時,其漢文水平實在不甚高明,至于音韻、平仄尤其一竅不通,但他卻立意要學作古詩,于是陳獨秀便承擔起教授蘇曼殊作詩的責任。開始,蘇曼殊習作由陳改正,而后陳亦無能為力,繼由章太炎教正,但章也只是敷衍而已,大多還是靠蘇曼殊自己。

蘇曼殊既讀又寫,詩句、詩意漸至佳境。至于為何能倏忽間以清詞雅韻雄踞南社諸耆老之上,多少是有點令人費解的。柳亞子嘗言:“曼殊的文學才能,不是死讀書讀出來的,全靠他的天才?!?/strong>我卻以為未必盡然,蘇曼殊固然天資聰慧,但與他的勤奮恐亦不無關系。

他的詩不用典,不發(fā)議論,懂得用形象說話,每以寥寥數(shù)筆勾勒出如畫的意境,是我向來喜歡的:孤村隱隱起微煙,處處秧歌競種田。羸馬未須愁遠道,桃花紅欲上吟鞭。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郁達夫曾評價說,蘇曼殊的詩“出于定庵,而又加一脈清新的近代味。用詞很纖巧,擇韻很清諧,使人讀下去能感到一種快味”。

近代著名人物,多有與蘇曼殊關系至密者,譬如陳獨秀、章太炎、柳亞子……相對于其友人的復雜高深,蘇曼殊就像一抔純樸的泥土、一滴清亮的水珠,陳獨秀曾不無感慨地說:“在許多舊朋友中間,像曼殊這樣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了?!彼€以為,令大家引為笑柄的蘇曼殊的貪吃,卻是其見舉世污濁,遂起厭世心理,因而采取的自殺策略,所以亂吃亂喝,以求速死,最終還是死于亂吃亂喝而導致的腸胃疾病。這就未免有些過于夸張了。

關于蘇曼殊幾乎與其才名相埒的貪吃,杭州南屏山下白云庵的意周和尚曾回憶說,蘇曼殊的“手頭似乎常常很窘,老是向庵里借錢,把錢匯到上海一個妓院中去。過不了多少天,便有人從上海帶來許多外國糖果和紙煙,于是他就不想吃飯了。獨個兒躲在樓上吃糖、抽煙”。據(jù)說,他離開爪哇時,囊中尚有百金,可他居然全用來買了糖果,而不待海輪抵岸,這百元糖果竟已被他吃完。章太炎在《曼殊遺畫弁言》中,也記有蘇曼殊在日本“一日飲冰五六斤,比晚不能動,人以為死,視之猶有氣,明日復飲冰如故”。其實蘇曼殊的暴飲暴食,大半出于任性使氣,只能說是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與厭世實在風馬牛不相及,而且并不值得稱道。至于說蘇曼殊以世人皆醉惟其獨醒,有點曲高和寡,倒是事實。

蘇曼殊素有“革命和尚”、“愛國詩僧”之譽,同所有奉行無政府主義宗旨的革命者一樣,他鼓吹暗殺、起義,崇尚獨行俠的生活。辛亥革命時,蘇曼殊正在印尼云游,獲知消息后,不勝向往,他在《致友人書》中說:“邇者振大漢之聲威,想兩公都在劍影光中,抵掌而談。不慧遠涉異國,惟有神馳左右耳。”又說:“壯士橫刀看草檄,美人挾琴請題詩,遙想公等此時樂也?!焙髞碓绖P竊國,他血氣賁張,發(fā)表《釋曼殊代十方法侶宣言》,后人也稱之為《討袁宣言》,歷數(shù)袁世凱禍國殃民的種種罪行,慷慨表示:“衲等雖托身世外,然宗國興亡,豈無責耶?”但是,盡管他滿腔熱情、不遺余力地為革命奮斗,中國近代革命史上仍然極少提到他的名字,甚至連他的好友柳亞子晚年也說:“曼殊不死,也不會比我高明到哪里去,怕也只會躲在上海租界內(nèi)發(fā)牢騷罷了。此人只是文學上的天才,不能干實際工作?!?/p>

民國七年三月二十二日(1918年5月2日)下午4時,蘇曼殊因患腸胃病,醫(yī)治無效,圓寂于上海廣慈醫(yī)院,年僅35歲。蘇曼殊原籍廣東香山(今中山),1924年6月9日,孫中山出資千金,由其友人柳亞子、陳巢南等葬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并建有曼殊塔,上刻生平?!捌蹰熕郎獑?,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狂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似冰?!本嗵K曼殊墓不遠,便是孤山放鶴亭。亭的后面,長眠著梅妻鶴子的林和靖;亭的旁邊,曾是“人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的明末女子馮小青的葬處。孤僧、弱女、高士,這令人刻骨銘心的孤山的精魂??!

蘇曼殊墓遺址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文章來源:風人有說吧微信公眾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