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點理論的,如果你的寶寶剛開始學習吃飯,那么遵從下面幾條,以后他們在吃飯問題上就不會給你找麻煩了。
1.讓寶寶快樂的吃飯
這是最最重要的原則,沒有人喜歡做痛苦的事情,如果寶寶將吃飯與痛苦聯(lián)系在一起,那么每次吃飯都會變成一場戰(zhàn)爭。
實際操作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寶寶明確表達不想吃之后,一定不要強迫,還有不要強迫寶寶吃他不愛吃的東西,可以通過改變食物的性狀來避免偏食,另外一定不要把藥物與食物混在一起喂寶寶。
2.讓寶寶專注的吃飯
很多家長喜歡,讓寶寶邊看電視,或者邊玩玩具邊吃飯,這個方法短期內(nèi)可能效果不錯,但是長遠看是有害的,要讓寶寶理解,吃飯與玩耍不是一回事,該玩的時候玩,該吃飯就吃飯,如果已經(jīng)有了這個習慣,可以嘗試讓寶寶從玩玩具,過渡到玩食物,然后過渡到專心吃飯。
3.按時,固定地點吃飯
家長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寶寶固定的吃飯習慣,比如固定吃飯時間,固定吃飯位置(使用餐椅),等等,一旦形成條件反射,到時寶寶會很自然的進入吃飯狀態(tài),父母會很省心。
4.鼓勵寶寶自己吃飯
很多寶寶在一歲左右,可能會出現(xiàn)拒絕大人喂飯,或者伸手抓你的勺子的行為,這時說明他們想要自己試試身手了,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塊狀的食物給他們,一定別太大,讓他們可以順利的拿起來就好,剛開始他們可能會弄得一團糟,滿地,滿身都是,但是不要急,萬事開頭難嗎。
等寶寶到了1歲半左右,媽媽可以嘗試讓寶寶自己用勺子進食,開始也是從好掌握的塊狀食物開始,另外平時做游戲的時候也可以玩用勺子運豆子(蠶豆之類的大豆子)之類的游戲,訓練他們對勺子的使用。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寶寶把食物弄到地上,不要馬上就去收拾,讓他們感覺好像在做游戲,從而故意遺撒,要飯后在打掃。
5.和家人一起吃飯
寶寶在吃飯的時候,大人也要一起吃飯,要讓寶寶明白這個時間就是吃飯的時間,全家人都一樣,而且盡量少說話,也不用對寶寶的吃飯行為進行過多的評論,比如吃了一口肉,就說"寶寶真棒,又長高了",要讓他逐漸明白,吃飯是個人的事情,吃飯不是為了獲得表揚,或者討大人歡心,而是為了消除饑餓感。
6.接受寶寶食量的變化不強迫進食
寶寶由于身體狀況等原因,每餐的食量變化可能會達到20%,無論寶寶是多吃了還是少吃了,媽媽都不必太過擔心,尤其是寶寶少吃的時候,只要他明確表示不想再吃了,就不必強求,避免逆反情緒。
看著自己傾心做的食物,寶寶不賞臉,確實讓人沮喪,但孩子就是孩子,一定不要強迫。
7.讓寶寶有饑餓感
如果你打算每天中午12點給寶寶吃午飯,那么11點30給他吃一個桃子,顯然會影響他的對午飯的食欲,道理很簡單,但是很多父母,尤其是老人在實際處理的時候,卻把握的不好。
媽媽們一定要記住,饑餓感是人類吃飯最大的動力,如果寶寶整天處于無饑餓感的狀態(tài),那么他們很容易失去對吃飯的興趣,平時不要給寶寶吃太多零食,保持適量的活動,對寶寶的正常飲食十分重要。
8.不要用引誘的方式吃飯
比如對寶寶說"吃一口肉,一會就給你吃糖",這樣只會讓寶寶更加愛吃糖,對肉的興趣越來越低,如果寶寶實在不愛吃肉,就把肉做成肉醬,就把肉包成餃子,就把肉肉做成他喜歡的動物造型,總之有各種方法讓寶寶吃肉!唯獨引誘是最最不可取的。
如果寶寶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不愛吃飯,偏食的毛病該如何解決呢,看看下面是幾位熱心麻麻的方法,會對你有所幫助。
安妮塔:
"大人一定要狠得下心。不吃就不喂,一直餓著,寶寶如果很餓,一定不挑食。"
點評:這句話是絕對的真理,崔神也是用這個方法解決寶寶不愛吃飯的難題,其實最核心的就是“饑餓感”!具體操作時可以這樣,2餐之間不給零食,但是可以喝水,如果寶寶還是不吃,則將食物收走,重復,重點是家庭成員齊心協(xié)力,不要暗度陳倉。
Alice:
"我家寶吃飯吃的很好~~最主要是不要給他吃太多非主食的東西,而且吃飯要按時按量,最好一開始清淡,味道需要慢慢過度~~"
點評:開始給寶寶清淡的食物是非常有益的,口味過重寶寶容易挑食。
泉水叮咚:
"把飯菜做成可愛的樣子吸引小寶寶 "
點評:寶寶都是外觀黨,這招屢試不爽!
宋偉:
"我家寶兩歲三個月了,一開始也是不愛吃菜不愛吃肉,合口味的也就黃瓜和菜花,不過兩歲左右時候口味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在吃的種類比以前多了。而且他很喜歡有故事的菜,比如給他唱采蘑菇的小姑娘,唱完了給他講這個故事,吃蘑菇木耳這類他以前不吃的菜,就告訴他是小姑娘采的,他就能吃很多。"
樊:
"有很多小朋友都不愛吃蔬菜,我覺得可能對于他們來說按照大人的習慣切的蔬菜都太大了,而且很多蔬菜都有經(jīng)絡,不好咀嚼。我都是給孩子切成小塊包餃子或包子吃,像平時不愛吃的芹菜蘑菇,包在餃子里吃得可香了! 或者就給編個故事讓他對這個東西感興趣,像我家孩子以前都不吃胡羅卜,然后正好他故事書里有一個種羅卜的故事,主角叫阿山,我就告訴他這是阿山的羅卜,結(jié)果他就專挑羅卜吃。 總之,就是想盡辦法讓他吃,暫時不吃可以過幾天再試試。"
點評:做一個有故事的吃貨絕不是一句空話,讓我們從娃娃抓起。
紫蘇:
"給寶寶選擇性問答,比如,寶寶你是吃白菜還是吃油菜?而不是你吃還是不吃白菜! "
點評:這是一個實用的方法,其實更好的方式是直接說,咱們吃油菜吧,因為讓寶寶做選擇是很困難的,給他們答案更符合他們的思維方式"
小白:
"如果寶寶不愛吃飯那可能是脾胃不好,可以每天堅持給寶寶捏脊、摩腹之類的"
點評:用一些中醫(yī)的手法解決不愛吃飯的問題,也是一個思路,媽媽們也可以嘗試。
張妮:
"我的心得是兩個方法,第一改變食物形態(tài),比如不吃青菜就把青菜剁碎加其他食材做成五顏六色的孩子喜歡的餅,披薩等。第二,喝奶多會影響孩子吃主食的積極性,那就必須適量逐步減少奶量,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對主食的興趣。 "
樹媽:
"我們家的也是不愛吃青菜,我后來就把蔬菜焯水熟了打成汁,用青菜汁來和面弄成面條或面片或面疙瘩,然后切點土豆 胡蘿卜和西紅柿丁,少油炒一下加水,水開后下面。出來后五顏六色的,寶寶還挺喜歡吃的"
點評:還是那句話,寶寶都是外觀黨,同樣的食材換個樣子給他們,他們很可能就欣然接受了,看著他們大口吃著自己討厭的青菜,那感覺還真是暗爽到內(nèi)傷哈。
愛生活:
"不要因為寶寶喜歡吃什么就給他吃什么,不喜歡的也要喂給他,或者不按常規(guī)方式喂他,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寶寶不愛吃蛋黃,那就把蛋黃搗碎放進粥里面,起初量要小,如果寶寶不排斥可以一點點增加 "
點評:這個方法很實用,既沒有強迫,也達到了目的。
紅太狼:
"我們家到了十個月的時候就不太愛吃飯了,每次喂飯都搖頭,躲避勺子,后來找到一個方法,只要她吃飯的時候給他一個方便拿的吃的,讓他一邊自己拿著吃的吃,一邊大人就好喂飯了,后來再大點就給他一個勺子一個碗,他練習吃飯,大人一個勺子一個碗一邊喂他,也吃的很好,到了15個月就又不滿足這樣了,就要自己吃了,這時候自己吃飯已經(jīng)練的很好了,就完全讓他自己吃飯了,每次和大人一起吃飯,他吃他的,大人吃大人的,又省事又能吃的很好,經(jīng)常吃完了還端著碗要"
點評:一個很標準的過程,先訓練手抓進食,然后用勺子,然后自己吃!贊一個!
elaine:
"寶寶不愛吃飯媽媽也要找找原因是不是零食之類的已經(jīng)吃太多了,亦或者你做的食物不符合他的胃口,建議買本輔食制作的書籍研究一下,面對美味豐盛的食物寶寶也會胃口大開的。"
點評: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讓寶寶多吃飯,自己的廚藝也不能太差哈。
總結(jié):有些時候你越把它當事,它就越難,在寶寶吃飯這個問題上也是同樣道理,餓了就吃,不想吃就隨意,看似放任,實際上符合了自然規(guī)律,饑餓感加正確的引導,寶寶很快就會進入享受吃飯的狀態(tài)!
上周發(fā)起了#大家?guī)痛蠹?的活動,關于吃飯的問題一共收到了105個熱心媽媽的回答,我無法在這里把你們的名字一一列出來,但是我要告訴你,正因為有你的回答才有了這篇文章,你的留言哪怕只有寥寥幾字,一樣可以幫到別人!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