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教師工作量化考核(績效考核)辦法

教師工作量化考核(績效考核)辦法

(2010年1月修訂)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充分調(diào)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避免教師工作評估的主觀隨意性,堅持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既看“過程”、又重“績效”,逐步實施規(guī)范、科學、量化管理,并作為對專業(yè)技術人員年度考核、教師評先選優(yōu)的依據(jù),特制定本辦法,經(jīng)教代會主席團擴大會議討論研究通過,從20092010學年度執(zhí)行。

一、 德 (10分)

1、 遵守黨紀國法,遵守校規(guī)校紀(2分)

有違反黨紀國法、校規(guī)校紀情形,被追究責任的(觸犯國家法律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受到學校通報批評及以上處分),該項不得分。

2、 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遵守職業(yè)道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2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一定影響的,該項不得分。                      

1)隨意向學生或學生家長索要錢財;

2)未經(jīng)學校批準,在校外兼課或從事有償家教活動,影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或被教育行政部門批評的;

    (3)亂訂教輔讀物,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和經(jīng)濟負擔。

3、 愛崗敬業(yè),恪盡職守,講奉獻,服從工作安排,服從領導(4分)

1)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學校教育或教學任務的,該項不得分;

2以非法方式表達訴求、干擾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該項不得分

3曠工或請假超過國家規(guī)定天數(shù)的,該項不得分

4)發(fā)生重大教學(或管理)事故,該項不得分;發(fā)生嚴重教學(或管理)事故,每次扣2分;發(fā)生一般教學(或管理)事故,每次扣1分。

4、 講團結,顧大局,維護學校聲譽(2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該項不得分。

1)對先進人物諷刺、挖苦、打擊報復、撥弄是非,造成同志之間不團結;

    (2)無中生有,散布謠言,有損學校的形象和聲譽;

3嚴重損害教師形象或聲譽等其他行為的。

注:本項得分7分以下者,年終考核為不稱職。

二、勤(10分)

具體見《中北附中考勤制度》

三、量(10分)

1、工作量的含義:

工作量系數(shù)=教學工作量系數(shù)管理工作量系數(shù)

1)標準教學工作量(周課時數(shù)):

     每周1215課時(周課時數(shù)=周備課數(shù)+周上課數(shù))

當出現(xiàn)同學科同年級文、理跨頭(如:高三數(shù)學文、理跨頭;高二數(shù)學文、理跨頭;高二第一學期物理文、理跨頭;高二第一學期化學文、理跨頭)時,規(guī)定:周備課數(shù)=理科周備課數(shù) 文科周備課數(shù)×0.5 。

2)課時數(shù)(教學工作量)與教學工作量系數(shù)轉換關系:

標準教學工作量對應系數(shù)為:1.0;其它教學工作量對應系數(shù)為:教學工作量÷12。

(周)課時數(shù)

2~2.5

3~4

4.5~5

5.5~6.5

7~7.5

8~8.5

教學工作量系數(shù)

0.2

0.3

0.4

0.5

0.6

0.7

 

(周)課時數(shù)

9~10

10.5~11

11.5~15

15.5~16

16.5~17

17.5~18.5

教學工作量系數(shù)

0.8

0.9

1.0

1.3

1.4

1.5

(周)課時數(shù)

19~19.5

20~20.5

21~22

22.5~23

23.5~24.5

教學工作量系數(shù)

1.6

1.7

1.8

1.9

2.0

3)管理工作量系數(shù):

處級或副處級:0.7;科級或副科級:0.5;班主任:0.5;年級組長:34軌制年級0.5,2軌制年級0.4,1軌制年級0.3;教研組長:0.2;其它管理崗位:雙向競聘規(guī)定的管理工作量系數(shù)。

2、工作量計分:

工作量系數(shù)

0.4以下

0.4~0.5

0.6~0.7

0.8~0.9

1.0~1.2

1.3~1.4

1.4以上

工作量得分

5

7

8

9

10

11

12

老教師(男55周歲、女50周歲或以上)未代夠量者,能代夠正常量的1/2視為滿工作量,得10分。

注:本項得分可高于10分。

四、能(40分)

1、基本要求(25分)

該項考核采取扣分制,最多扣至25分為止。

1)備課、上課、作業(yè)(文)批改、輔導等(15分)

①備課:督導組定期檢查教師教案,根據(jù)備課時數(shù)、教案質(zhì)量(高級教師有簡案、有講課日期;中級和初級教師有備課日期、講課日期、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法、板書設計、教學后記等環(huán)節(jié)),評定為一、二、三等(不規(guī)定各等級人數(shù)或人數(shù)比例),被評為一等的不扣分,被評為二等的每次扣0.2分(無作業(yè)任務的學科每次扣0.4分),被評為三等的每次扣0.4分(無作業(yè)任務的學科每次扣0.8分)。

為保證檢查評比的公平、公正,每次檢查都將邀請2~3名普通教師(副科級以上干部除外)作為監(jiān)督員(各教研組輪流選派),督導組成員或監(jiān)督員對某教師教案評定的等級有分歧時,由督導組成員和監(jiān)督員組成臨時評定小組,以記名(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評定等級,取對應扣分的平均分作為所扣分數(shù)。

②作業(yè)(文)批改:督導組定期檢查教師的作業(yè)(文)批改,根據(jù)應批次數(shù)、批閱質(zhì)量及要求,評定為一、二、三等(不規(guī)定各等級人數(shù)或人數(shù)比例),被評為一等的不扣分,被評為二等的每次扣0.2分,被評為三等的每次扣0.4分。

為保證檢查評比的公平、公正,每次檢查都將邀請2~3名普通教師(副科級以上干部除外)作為監(jiān)督員(各教研組輪流選派),督導組成員或監(jiān)督員對某教師作業(yè)(文)批改評定的等級有分歧時,由督導組成員和監(jiān)督員組成臨時評定小組,以記名(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評定等級,取對應扣分的平均分作為所扣分數(shù)。

③上課、早晚自習、管理:依據(jù)《教學(或管理)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發(fā)生一般事故,每次扣1分;發(fā)生嚴重事故,每次扣3分;發(fā)生重大事故,每次扣9分。

2)聽課(講座)筆記、教學反思、讀書筆記等(5分)

①少聽一節(jié)課(一次講座等同于一節(jié)課;會議記錄不同于課或講座)扣0.2分(最多扣至3分);

②教學反思少寫一篇扣0.2分(最多扣至3分);③讀書筆記每少100字扣0.1分(最多扣至1.5分)。

為保證檢查的公平、公正,每次檢查都將邀請2~3名普通教師(副科級以上干部除外)作為監(jiān)督員(各教研組輪流選派)。

[該項最多扣至5]

3)計劃、總結、質(zhì)量分析表等(5分)

少交一份扣0.2分。

為保證檢查的公平、公正,每次檢查結果公示兩天(公示地點:教務處、教科研室),接受廣大教職工監(jiān)督。公示期內(nèi),對本人或他人的公示結果有異議時,可向相關處室申請調(diào)閱相關資料查對。

[該項最多扣至5]

2、學生評價(5分)

以年級為單位計算教師的評教成績,排出名次,每學年評教兩次,計算兩次評教的平均名次,超過年級平均名次者:按名次由高到低排名在前一半者記5分,排名在后一半者記4分(出現(xiàn)小數(shù)進位,下同);低于年級平均名次者:按名次由高到低排名在前一半者記3分,排名在后一半者記2分。說明:跨頭教師取所教各年級所記分數(shù)的平均值。

3、發(fā)表論文或出版論著(2分)

在正式刊物(有CN刊號)或在省級以上出版社出版的論文集(有ISBN國家批準文號)上發(fā)表論文,得2分。

擔任正規(guī)書刊(有CN刊號或有ISBN國家批準文號)主編或副主編,得2分;擔任編委得1分。

取得省級(或以上)教育學會論文(證書)一等獎,得2分;二等獎或三等獎,得1分;優(yōu)秀獎得0.5分。

取得市級教育學會論文(證書)一或二等獎,得1分;三等獎或優(yōu)秀獎,得0.5分。

在學校教育教學研討會上交流的論文獲一、二、三等獎的分別得2分、1、0.5分。

在學校??督逃虒W研究》上每發(fā)表一篇論文,得1分(在同一期上發(fā)表多篇論文按一篇記分)。

注:發(fā)表(或交流)多篇論文者,分數(shù)累加,但該項得分不超過2分。

4、教育教學改革(3分)

學校鼓勵和支持廣大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對在下列方面取得一定效果的,請擇時向學校申報(可以單項申報,也可以多項申報;也可以集體申報),學校督導組對所報材料(或申請)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學校成立專家鑒定組(根據(jù)所報項目及初審結果,確定是否邀請省市相關專家)進行鑒定。鑒定方法:(1)對所報材料(或申請)復審;(2)采取聽課或其它方式(如:談話、召開部分教師座談會或部分學生座談會、調(diào)查問卷等)進行考察;(3)專家組成員評議;(4)專家組成員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取平均分)。鑒定標準:理念新、有實效。

擬申報項目:(1)課堂教學模式改革(0~3分);(2)班主任工作創(chuàng)新(0~3分);(3)導師工作創(chuàng)新(0~3分);(4)學生評價改革(0~3分);(5)作業(yè)(文)批改模式改革(0~3分);(6)培優(yōu)方法創(chuàng)新(0~3分);(7)校本教材開發(fā)與利用(0~3分);(8)研究性學習(或綜合實踐活動)方式方法的探索與實踐(0~3分);(9)其它(0~3分)。

說明:(1)多項得分的累計記分,但不超過3分;(2)集體合作進行的項目,能對個人單獨給分的單獨給分;不能單獨給分的每人得相同分數(shù)(例如:由多人合作完成的“校本教材開發(fā)與利用”項目,集體得2.5分時,每位成員都得2.5分);(3)單項項目獲得23分的,若下一年度繼續(xù)申報該項目(如:繼續(xù)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則可以提交簡單申請(或口頭申請),專家組以適當方式(可能采取簡化的鑒定程序)進行鑒定、打分。

5、個人潛能自選項(5分)

11項選1項:在下列11項中選擇分數(shù)最高的一項記分。

1)優(yōu)秀班主任(5分)

被評為優(yōu)秀班主任,省級得5分;市級得4分。

2)初中班主任量化考核(4分)

第一名得4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五個或六個班,取前三名;四個班,取前兩名)

3)高中班主任量化考核(4分)

若十一或十二個班,第一名得4分;第二、三名得2分;第四、五、六名得1分。

若九或十個班,第一名得4分;第二、三名得2分;第四、五名得1分。

若七或八個班,第一名得4分;第二、三名得2分;第四名得1分。

若六個班,第一名得4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

4)初中導師量化考核(3分)

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1分;第三名得0.5分。(五個或六個班,取前三名;四個班,取前兩名)

5)高中導師量化考核(3分)

若十一或十二個班,第一名得3分;第二、三名得1分;第四、五、六名得0.5分。

若九或十個班,第一名得3分;第二、三名得1分;第四、五名得0.5分。

若七或八個班,第一名得3分;第二、三名得1分;第四名得0.5分。

若六個班,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1分;第三名得0.5分。

6)名師(5分)

經(jīng)學校選拔推薦,被評為省級學科帶頭人或特級教師,得5分;通過省或市選拔考試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或市級學科帶頭人,得4分。

注:多項得分只按其中一個最高分記分。

7)優(yōu)質(zhì)課(5分)

經(jīng)學校推薦或同意,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優(yōu)質(zhì)課評比活動,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得5、4、3、2分;獲省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得4、3、21分;獲市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記3、21、0.5分。

注:多項得分或一項重復得分,只按其中一個最高分計算。

8)指導競賽(5分)

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學科)聯(lián)賽,學生在全國決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取得保送資格或在中、高考中取得加分資格,指導教師(以證書為準)得5分;學生取得省賽區(qū)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指導教師(以證書為準)得4、3、2、1分;取得市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指導教師(以證書為準)得3、2、10.5分。注:多項得分只按其中一個最高分記分。

經(jīng)學校推薦或同意,組織學生參加其它級別或類別競賽,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中、高考中取得加分資格,指導教師(以證書為準)得3分;否則優(yōu)秀指導教師(以證書為準)得1分。

注:非同次競賽獲獎累計記分,但總分不超過5分。

9)科研課題成果(5分)

經(jīng)學校同意,參與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立項的教科研課題,本年度通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驗收取得成果的,國家級成果:課題負責人5分,主要成員3分;省級成果:課題負責人4分,主要成員2分;市級成果:課題負責人3分,主要成員1分。(須提供課題相關材料或復印件)

10)案例、課例、教學設計、教具制作、軟件開發(fā)等教科研成果(5分)

經(jīng)學校推薦或同意,參加案例、課例、教學設計、教具制作、軟件開發(fā)等教科研成果(論文、論著除外)評比,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得5、4、32分;獲省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得4、3、2、1分;獲市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記3、21、0.5分。

11)校級“崗位練兵”活動(3分)

獲校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得3、21、0.5分。

五、績(30分)

成績考核無法平衡初中和高中 需要再討論

(三)說明

按學年度考核:時間范圍為每年71日至下一年630日。

中北大學附屬中學

, s New Roman">3分;發(fā)生重大事故,每次扣9分。

 

2)聽課(講座)筆記、教學反思、讀書筆記等(5分)

①少聽一節(jié)課(一次講座等同于一節(jié)課;會議記錄不同于課或講座)扣0.2分(最多扣至3分);

②教學反思少寫一篇扣0.2分(最多扣至3分);③讀書筆記每少100字扣0.1分(最多扣至1.5分)。

為保證檢查的公平、公正,每次檢查都將邀請2~3名普通教師(副科級以上干部除外)作為監(jiān)督員(各教研組輪流選派)。

[該項最多扣至5]

3)計劃、總結、質(zhì)量分析表等(5分)

少交一份扣0.2分。

為保證檢查的公平、公正,每次檢查結果公示兩天(公示地點:教務處、教科研室),接受廣大教職工監(jiān)督。公示期內(nèi),對本人或他人的公示結果有異議時,可向相關處室申請調(diào)閱相關資料查對。

[該項最多扣至5]

2、學生評價(5分)

以年級為單位計算教師的評教成績,排出名次,每學年評教兩次,計算兩次評教的平均名次,超過年級平均名次者:按名次由高到低排名在前一半者記5分,排名在后一半者記4分(出現(xiàn)小數(shù)進位,下同);低于年級平均名次者:按名次由高到低排名在前一半者記3分,排名在后一半者記2分。說明:跨頭教師取所教各年級所記分數(shù)的平均值。

3、發(fā)表論文或出版論著(2分)

在正式刊物(有CN刊號)或在省級以上出版社出版的論文集(有ISBN國家批準文號)上發(fā)表論文,得2分。

擔任正規(guī)書刊(有CN刊號或有ISBN國家批準文號)主編或副主編,得2分;擔任編委得1分。

取得省級(或以上)教育學會論文(證書)一等獎,得2分;二等獎或三等獎,得1分;優(yōu)秀獎得0.5分。

取得市級教育學會論文(證書)一或二等獎,得1分;三等獎或優(yōu)秀獎,得0.5分。

在學校教育教學研討會上交流的論文獲一、二、三等獎的分別得2分、1、0.5分。

在學校校刊《教育教學研究》上每發(fā)表一篇論文,得1分(在同一期上發(fā)表多篇論文按一篇記分)。

注:發(fā)表(或交流)多篇論文者,分數(shù)累加,但該項得分不超過2分。

4、教育教學改革(3分)

學校鼓勵和支持廣大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對在下列方面取得一定效果的,請擇時向學校申報(可以單項申報,也可以多項申報;也可以集體申報),學校督導組對所報材料(或申請)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學校成立專家鑒定組(根據(jù)所報項目及初審結果,確定是否邀請省市相關專家)進行鑒定。鑒定方法:(1)對所報材料(或申請)復審;(2)采取聽課或其它方式(如:談話、召開部分教師座談會或部分學生座談會、調(diào)查問卷等)進行考察;(3)專家組成員評議;(4)專家組成員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取平均分)。鑒定標準:理念新、有實效。

擬申報項目:(1)課堂教學模式改革(0~3分);(2)班主任工作創(chuàng)新(0~3分);(3)導師工作創(chuàng)新(0~3分);(4)學生評價改革(0~3分);(5)作業(yè)(文)批改模式改革(0~3分);(6)培優(yōu)方法創(chuàng)新(0~3分);(7)校本教材開發(fā)與利用(0~3分);(8)研究性學習(或綜合實踐活動)方式方法的探索與實踐(0~3分);(9)其它(0~3分)。

說明:(1)多項得分的累計記分,但不超過3分;(2)集體合作進行的項目,能對個人單獨給分的單獨給分;不能單獨給分的每人得相同分數(shù)(例如:由多人合作完成的“校本教材開發(fā)與利用”項目,集體得2.5分時,每位成員都得2.5分);(3)單項項目獲得23分的,若下一年度繼續(xù)申報該項目(如:繼續(xù)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則可以提交簡單申請(或口頭申請),專家組以適當方式(可能采取簡化的鑒定程序)進行鑒定、打分。

5、個人潛能自選項(5分)

11項選1項:在下列11項中選擇分數(shù)最高的一項記分。

1)優(yōu)秀班主任(5分)

被評為優(yōu)秀班主任,省級得5分;市級得4分。

2)初中班主任量化考核(4分)

第一名得4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五個或六個班,取前三名;四個班,取前兩名)

3)高中班主任量化考核(4分)

若十一或十二個班,第一名得4分;第二、三名得2分;第四、五、六名得1分。

若九或十個班,第一名得4分;第二、三名得2分;第四、五名得1分。

若七或八個班,第一名得4分;第二、三名得2分;第四名得1分。

若六個班,第一名得4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

4)初中導師量化考核(3分)

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1分;第三名得0.5分。(五個或六個班,取前三名;四個班,取前兩名)

5)高中導師量化考核(3分)

若十一或十二個班,第一名得3分;第二、三名得1分;第四、五、六名得0.5分。

若九或十個班,第一名得3分;第二、三名得1分;第四、五名得0.5分。

若七或八個班,第一名得3分;第二、三名得1分;第四名得0.5分。

若六個班,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1分;第三名得0.5分。

6)名師(5分)

經(jīng)學校選拔推薦,被評為省級學科帶頭人或特級教師,得5分;通過省或市選拔考試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或市級學科帶頭人,得4分。

注:多項得分只按其中一個最高分記分。

7)優(yōu)質(zhì)課(5分)

經(jīng)學校推薦或同意,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優(yōu)質(zhì)課評比活動,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得54、3、2分;獲省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得4、3、2、1分;獲市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記3、2、1、0.5分。

注:多項得分或一項重復得分,只按其中一個最高分計算。

8)指導競賽(5分)

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學科)聯(lián)賽,學生在全國決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取得保送資格或在中、高考中取得加分資格,指導教師(以證書為準)得5分;學生取得省賽區(qū)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指導教師(以證書為準)得4、3、2、1分;取得市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指導教師(以證書為準)得32、1、0.5分。注:多項得分只按其中一個最高分記分。

經(jīng)學校推薦或同意,組織學生參加其它級別或類別競賽,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中、高考中取得加分資格,指導教師(以證書為準)得3分;否則優(yōu)秀指導教師(以證書為準)得1分。

注:非同次競賽獲獎累計記分,但總分不超過5分。

9)科研課題成果(5分)

經(jīng)學校同意,參與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立項的教科研課題,本年度通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驗收取得成果的,國家級成果:課題負責人5分,主要成員3分;省級成果:課題負責人4分,主要成員2分;市級成果:課題負責人3分,主要成員1分。(須提供課題相關材料或復印件)

10)案例、課例、教學設計、教具制作、軟件開發(fā)等教科研成果(5分)

經(jīng)學校推薦或同意,參加案例、課例、教學設計、教具制作、軟件開發(fā)等教科研成果(論文、論著除外)評比,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得54、32分;獲省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得4、3、21分;獲市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記3、21、0.5分。

11)校級“崗位練兵”活動(3分)

獲校級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分別得32、1、0.5分。

五、績(30分)

成績考核無法平衡初中和高中 需要再討論

(三)說明

按學年度考核:時間范圍為每年71日至下一年630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學院教師科研工作量計算辦法
教師發(fā)展性評價
[轉載]中小學教師工作量化考核方案
教師工作量化考核評估實施細則
職稱評審述職報告:童心不泯 向陽而生(建議收藏)
2013年述職報告(原創(chuàng))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