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風凜凜的冬季,鯽魚的味道尤其鮮美,所以民間有“冬鯽夏鲇”之說。鯽魚湯可能是最受歡迎的一種關(guān)于鯽魚的做法,鯽魚湯潔白湯汁濃稠,味道鮮美。我做鯽魚湯喜歡用豬油并放幾粒花椒在湯里,豬油可使魚湯呈現(xiàn)奶白色口感油潤,花椒可以去除鯽魚的土腥味。放入豆腐可以吸收湯里的雜味讓湯汁變得潔白濃稠。冬季做鯽魚湯可以放幾個干紅辣椒給湯添加一點火辣,喝一口鮮香微辣。
魚湯要呈現(xiàn)奶白色且湯汁粘稠,在選材上要調(diào)選那種活蹦亂跳的鮮魚,燉魚湯要舍得費工夫,而且不能心疼柴火。老話說“千滾豆腐,萬滾魚”,火候到了自然成。
鯽魚500g
豆腐150g
豬油15g
精鹽2/3茶匙
香菇15g
胡椒粉5g
花椒5g
料酒15g
生姜15g
1、鯽魚宰殺,去鱗,去肚內(nèi)黑皮擇洗干凈。
2、用姜片擦鍋加少許植物油,爆香姜片、花椒。
3、放入鯽魚小火煎兩面,不要把魚弄碎。
4、鯽魚皮煎制變黃后加入清水,倒入少許料酒,放入干辣椒(不喜勿加),水發(fā)香菇。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燉制。
5、燉制40分鐘后放入豆腐塊、精鹽再燉制10分鐘,撒入胡椒粉(不喜勿加)。
1、用姜片擦鍋再煎魚,魚皮就不黏鍋。
2、鯽魚用油煎過,再小火燉制,魚湯就像牛奶一樣潔白濃稠。
3、豆腐有南和北豆腐之分。主要區(qū)別在點石膏(或點鹵)的多少,南豆腐用石膏較少,因而質(zhì)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用石膏較多,質(zhì)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88%。
鯽魚的生命力極強,肉質(zhì)細嫩,肉味甜美,含大量的鐵、鈣、磷等礦物質(zhì),其營養(yǎng)成分也很豐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鯽魚是飲食中常見的佳肴,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因為鯽魚含動物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常吃鯽魚不僅能健身,還能減少肥胖,有助于降血壓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壽。中醫(yī)認為鯽魚能補虛、溫中下氣、利水消腫,清燒能治胃腸道出血和嘔吐反胃。外用還有解毒消炎的作用。
豆腐營養(yǎng)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豆腐為補益清熱養(yǎng)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于熱性體質(zhì)、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后調(diào)養(yǎng)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