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依諾已經2周歲零1個月了,這二年的育女路上,有幸福,有疲倦,有風雨,有爭執(zhí),更多的是耐心、毅力和愛。依諾媽從無知的新媽媽已經變成有些育兒經驗的全職媽媽啦。
育女路上,我用的最多辦法就是回憶自己的小時候,自己小時候大人的態(tài)度,教育方式所在我身上產生的效應與后果。去其糟粕留其精華,運用到育女身上。今日看來成果不錯。我比較注重在精神上尊重孩子,在身體上鍛煉孩子。
依諾媽覺得育兒書必看,但有一句話說得好:“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書可以引路,也能堵路。針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善于觀察,再決定如何引導教育,而不能照書本或是他人的育子經驗死搬硬套。
今天,群內媽媽說起有小朋友去家里玩,搶自己寶寶的玩具。她覺得很難辦!
我當即想起前些日子看過關于這類事情的處理方式。在此,發(fā)揮下我的育兒感悟。
中國的老傳統(tǒng),謙和禮讓是人之常情,何況家里來的客人必謙讓之無疑。
但是,如果自己的寶寶不同意給來的小客人玩具怎么辦?
聰明點的家長會勸著你們一起玩好嗎?但大多數家長正忙于接待客人,看到兩個孩子爭搶玩具的小插曲時,只怕是順手從自己寶寶手中搶出玩具遞給小客人。
這種姿式和作法會導至兩種結果:一是自己的寶寶大哭不止,鬧劇之下更添嘈雜。二是惹自己寶寶氣憤,會對家長產生憎恨,會對來的小客人產生厭煩。更易心生自卑無安全感。寶寶被迫“謙讓”,他不快樂了。而生活中,有多少大人為了面子非情愿謙讓的事情做了多少次?哪一次是發(fā)自內心的開心?哪一次是真的情愿謙讓?
如果你讓自己的孩子把玩具讓給別的小朋友,孩子不給,你搶過來或是用硬方式。那么你的孩子也可能被你教育成這種意識:去別人家玩東西,想玩就玩,想要就要,因為對方的家長會讓小朋友謙讓我的。這更是一大錯誤。育兒一定要考慮清楚了,適當的謙讓是可以的。過份的逼孩子謙讓,可能會適得其反。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勸自己的寶寶和小客人一起來玩這個玩具?;蛘咦寣殞毞窒沓鲆粋€玩具給小客人。如果寶寶這些方式都拒絕的話。那家長就要勸小客人:這些玩具是我的寶寶、你的小朋友的。他說現在不想給你玩。他的玩具,他有支配和處置的權利。你稍等一下再向我的寶寶借好嗎?這期間,可以給小客人一些水果,或是打開電視…
等小客人走后,再對寶寶進行說服教育:今天家里來了小客人??梢院湍阕雠笥岩黄鹜嫠5模銥槭裁淳芙^呢?要知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意思就是說,你一人高興,不如大家一起玩都開心。你是這家的小主人。家里來了客人,你應該做出歡迎、快樂的表情,主動把玩具讓出來給小朋友一起玩。如果你不想讓小朋友單獨玩你的玩具,你可以和他一起玩。
相信孩子在你幾次說服教育下,再來客人,不會引發(fā)一系列的不愉快或是讓家長感覺丟面子的事情。
家長尊重孩子擁有對自己物品的決定權,孩子日后也會懂得尊重他人的物品權。這樣的孩子成長路上,伸縮自如。
雖說謙讓是種美德,但且記,教育孩子謙讓過度也是人生一大敗事。
云中公子歡迎您
您已欣賞本篇
分
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