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即是深山”,聘婷端坐,借一盞時光煮茶,心平如水,靜若子蘭,細數(shù)指杯間的似水年華。
煮茶,顧名思義就是把茶放進容器里,加水,用火來煮飲。
執(zhí)壺入禪境,煮茶聽風雨,在升騰的水霧中感受滿室的茶香,總給人以靜心、和暖之美。
▼ 什么樣的茶適合煮?
并非所有的茶都適合拿來煮。適合煮飲的茶,簡單概括有兩個主要特點:
一、有一定的發(fā)酵度。例如紅茶,熟普、白茶、黑茶等都可以視作首選茶類。
二、有一定的年份。如老白茶、老普洱、陳年六堡茶、陳皮普洱茶、陳年巖茶、老紅茶。
經過了工藝加持或時光洗禮的茶,褪去了最初的青澀與寒涼,茶性溫熱,在寒冷天氣煮飲再適合不過。
劃重點:信得過,安全衛(wèi)生的茶更適合煮飲。
▼ 煮茶用水有什么講究嗎?
和泡茶用水一樣,不用太苛求,就用普通的純凈水就好,可以體現(xiàn)茶的本味。
▼ 煮茶器具怎么選?
?爐?
操作方便、溫度可控的電爐足夠。
若有有條件,古香古色的“紅泥小火爐”置辦一個來,備好烏欖炭,寒夜客來煮茶時,也是更妙!
?煮茶壺?
① 玻璃壺。平價好用,方便觀察欣賞茶湯的變化和湯色,有利于選擇出湯時間,從而更好的保證茶湯口感,對新手朋友特別友好。
散熱較快,適合現(xiàn)煮現(xiàn)飲。一定不要選擇劣質的玻璃壺,會炸。
② 陶壺。煮茶的“煮”字,火字底(太陽之火,為明火),因而烹煮器皿,陶土為上。
在過去,煮茶之器大多是諸如坭興陶一類的陶瓷器,陶的材質保溫性能好、導熱均勻,茶香茶味在煮的過程中能很好地得到釋放。
另外陶壺款式多樣,價格也更親民。
③ 現(xiàn)在還有一種蒸汽煮茶壺,可以選擇濃淡度,并且茶葉和湯分離,煮出的茶湯不渾濁。
④ 銀壺。
特別說明:
現(xiàn)在流行的鐵壺、老鐵壺,它們屬于優(yōu)質的盛水、煮水一族,用老鐵壺煮出來的水泡茶特別好,但鐵壺不適合直接拿來煮茶。
▼ 冷水煮還是熱水煮?
許多茶友在煮茶時總是猶豫到底該什么時候投茶,是和著冷水一起煮,還是等水沸騰之后再投茶呢?
茶百科嘗試過的、建議是加熱水煮茶,或者沸水投茶。
對于品質好的有年份的老茶來說,內含物質的釋放是很快的,一般而言,這些內含物質只要和沸水接觸十幾秒就能漸漸釋出,時間越長,溶出越多,茶湯的滋味就會越甘醇。
另外如果在水沸騰之后投茶,便于控制煮茶的濃度,避免出現(xiàn)茶湯過于苦澀的情況。
那么如果在冷水時就把茶放入開始慢慢煎,又會是什么情況呢?
在冷水逐漸加熱最終變成沸水的這個過程中,茶都是在不斷釋放其內在物質,茶湯變濃,容易變得苦澀。若是用冷水煮陳年的老茶,那滋味容易偏濃烈,不如熱水煮茶那般綿柔,滋味甘醇。
▼ 如何煮茶?
第一種:直接煮。
取茶4-6克,先潤茶,在壺內加適量熱水(參考茶水比1:80--100左右),煮開后調成小火,慢煮幾分鐘出湯。
每次壺內的茶湯可適當留根,然后再次熱水煮飲,如此三四道,至茶味盡出。
第二種,也是茶百科喜歡和常用的一種煮茶方式:先泡后煮。
這種方式對茶葉的內質有一定要求。如果是芽類的茶煮出來滋味會寡淡;如果年份輕的茶煮出來滋味會澀麻。
選高品質的老茶,如老白茶、六堡茶、熟普老茶頭等,先用蓋碗或壺沖泡品飲幾道后,再接著拿來煮,不但避免煮出來的茶湯過于濃強,還可以體驗到另一種風味口感,絕對的茶盡其用。
▼ 煮多長時間?
具體沒有統(tǒng)一的時間標準。茶百科常根據(jù)湯色變化、水的沸騰來判斷。
壺內水沸后加入茶葉,或者潤茶加入事先備好的熱水,等到煮茶壺里的水似波浪一般翻滾時,就可以關閉電源,稍靜置一會,即可倒出茶湯品嘗。
此時的香氣與滋味,比較接近用紫砂和蓋碗沖泡的感受,又較之更加醇厚。如果想喝濃一點,可以再煮久一些,或者利用壺內余溫加熱,釋放出茶的內質。
▼ 續(xù)水的時候,加熱水還是冷水?
茶百科的經驗和建議是加熱水。
▼ 煮茶時有什么特別的注意事項嗎?
此處分享茶百科日常煮茶的經驗:
① 直接煮飲的投茶量要相應減少,取平時泡茶量的三分之二或減半。
② 根據(jù)煮茶器容量,加水要適度,避免沸騰時溢出。
③ 煮茶時間不易過長,以免滋味過于濃烈,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