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宛悅
如果無能為力,那就順其自然。
生活、學(xué)習、工作中,錯誤和挫折都是在所難免的,我們無法拒絕這些事情的發(fā)生。
智者常以達觀的態(tài)度來看待失敗和挫折,他們知道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哪怕是剛過了一分鐘,唯有去勇敢地面對它,冷靜地分析過去的失誤和原因,吸取有用的教訓(xùn),重新投入到新的事情中去,避免再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
愚者會為過去的錯誤而煩惱,并長時間地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但是于事無補,除了增加精神上的痛苦之外,毫無意義可言。
我們經(jīng)常聽說“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句話雖然很雞湯,很平凡,但這些老祖宗歷經(jīng)千載傳承下來的諺語,確實聚集了無數(shù)的智慧。
所以,如果對于發(fā)生的一些事情,你感到無能為力,不必憂慮和悲傷,不必流眼淚。
如果真的失去了,那就假裝他們從未發(fā)生過。
沒有經(jīng)濟上的獨立,就缺少自尊,沒有思考上的獨立,就缺少自主,沒有人格上的獨立,就缺少自信。
生活不能等別人來安排,要自已去爭取和奮斗;而不論其結(jié)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生活總是有得有失,如果得到了,不要驕傲、狂躁,珍惜所有所擁有的。
如果失去了,不要悲傷,不要沮喪,至少他來過,至少曾經(jīng)擁有過,如果實在適應(yīng)不了,那就當做是從來都沒有發(fā)生過。
不要把人生花在討厭人的事情上,這一生要疼愛別人還不夠,哪有那么多時間去想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人和事。
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你討厭的人身上。
當你討厭一個人時,你會不斷去深挖他的缺點,覺得這個人怎么這么討厭呢?
把時間花在這樣的人身上,浪費時間的同時,還給自己添了不少堵,沒有任何好處。
時間如此寶貴,你要把它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面。
與其去想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還不如去睡會兒覺,在網(wǎng)上沖會兒浪呢?
對于你討厭的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忽略這樣的人,就當這種人不存在,不要浪費一絲時間和精力在這樣的人身上。
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變得比你討厭的人更優(yōu)秀。
對于我們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人,我們很難改變我們的觀念。真的很難也不大可能,所以我們也無需強求,最重要的是去做好自己,把時間精力花在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情上面。
如果有必要相遇就終究會遇到的。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相遇這種機緣巧合的事情都是上蒼給安排好的,遇到了那是一種美麗的緣分,好好珍惜,如果暫時沒有相遇,那就充滿期待,有希望總比失望好。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有些有必要的相遇,總會在那些愛的轉(zhuǎn)角出現(xiàn)。
相遇這種事情不要去既定時間、地點、場合、情境,順其自然的出現(xiàn),不經(jīng)意間的相逢,才是最能體現(xiàn)緣分這東西的難能可貴。
所以,該出現(xiàn)的終會出現(xiàn),該遇到的終會遇到。
如果事與愿違,就相信上帝一定另有安排。
如果結(jié)果不是你想要的,請相信這是上天給予你的最好安排。
生活,是一張無能為力的紙,你要把自己的薄弱看在眼里,也要放在心里,很多事,不要藏的太深,很多話,不要引人入勝,畢竟別人不是自己。
努力,不是給別人看的,堅持,不是訴說的自己,一定要學(xué)會放棄,也要學(xué)會珍惜,讀懂一個人不容易,放棄一個人很簡單。
愛情和友情一樣有價值,在于你的感動,別人的付出,很多事,不是你說的對,很多路,不是別人的心,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心,別人的世界,是對還是錯。
學(xué)會放下,學(xué)會孤獨,每一個人,總有一種懂,也有一種錯,錯過的人,來不及問,失去的心,來不及追,從此,人和人失去了感恩。
別怕 你要相信愛你的人總會在平行時空等著你。
我們都憧憬愛情,羨慕愛情,更希望得到愛情,但是愛情卻又是很奢侈的,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愛是最需要緣分的一種事情,要學(xué)會等待,要學(xué)會去爭取和創(chuàng)造,不要畏懼,不要退縮。
古今中外,有很多為愛奮不顧身的傳奇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個個都是為爭取自由平等的愛情而廣傳為佳話。
他們更是為了追求愛情,而選擇殉情,因為他們相信愛的人總會在平行時空等著他們。
焦慮就是浪費時間,它不會改變你的任何事
只能攪亂你的腦袋,偷走你的快樂。
焦慮癥是一種病,而焦慮可能離病理不遠。
我們常常會為三分鐘前發(fā)生的事情而后悔,同時為三分鐘發(fā)生的這件事情產(chǎn)生的后果而焦慮。
有些更甚的人,甚至為未來幾年、幾十年的事情去憂慮,真的是想不通。
智者常常會為三分鐘前發(fā)生的那件事情的可能結(jié)果而去奔波和努力,爭取改變結(jié)果。
愚者只會為可能產(chǎn)生的結(jié)果焦慮和懊惱。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何不活在當下,好好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因為焦慮除了讓你表現(xiàn)的特別不沉穩(wěn),特別沒遠見之外,更甚的是帶走你的快樂和當下需要做決斷的智慧。
人們常常被一句“以后怎么辦”給嚇退了,以后那么長,不是想出來的,是過出來的。
我們經(jīng)常聽到,有些人為以后考慮,“想著沒有房子,老了以后怎么辦?住哪里?沒有車子,以后怎么辦?孩子怎么上學(xué)?”
因為那么多的以后怎么辦?將自己甚至整個家庭,變成了房奴、車奴……
全家不敢生大病,帶孩子出去不敢玩、不敢吃好吃的,日子過的比60年還緊湊,有必要嗎?
踏踏實實的過好每一天不好嗎?想那么多,在沒有足夠能力的情況下,占有那么多,不累嗎?
連著孩子也在受累,看似有房有車,實際是背了一身的貸款,被貸款壓一輩子,表面富麗堂皇,實則窮的叮當響……
“以后怎么辦”以后是過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踏踏實實過好每一步,擁有特定情況下能擁有的,不要太貪心,便是最好。
_EN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