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tài)
心態(tài)應該拆分為“心”和“態(tài)”,心就是自己的內心,態(tài)就是生活百態(tài),心態(tài)就是內心對生活百態(tài)的認識和理解!
心態(tài)好的人不是天生好心態(tài),是后天發(fā)生的事物都能較好的認識和處理,這樣的經歷讓他們對生活、對生命有了一個度的衡量和認知,生活不過如此,生命原來如此。他們想的和看的會更開,會很快的處理好內心的焦慮,憤怒、抑郁、罪惡感等負面情緒。正因為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他們總是對生活的充滿好奇,愿意嘗試。
心態(tài)不好的人也不是天生心態(tài)不好,是內心對發(fā)生事物的理解有所偏差,或許是種偏執(zhí),不愿妥協(xié),如果得不到解決,心情自然不會好,這樣長期積累下來,心態(tài)就會發(fā)生變化,主要的原因是自我封閉,你的心沒有敞開,你沒有讀懂這個社會并不能接受它,所以才會感到孤獨、落寞。唯有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接受一切,容納一切,才會感到充實、寧靜與祥和。
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想找人喝喝酒聊聊天,我們通常也會勸身邊的人心情不好出去旅游散散心,跟朋友聚聚會喝喝小酒,找個能說知心話的人吐露下心里的不痛快。這是什么?是內心積壓的東西得不到釋放,自己又無法自我消化,無法在這個世界找到共鳴,內心就會潛移默化的發(fā)生變化,總之遇事解決事,自己無法解決找個人吐個痛快也能圖個痛快!
心態(tài)的調整大部分得靠我們自己,但外界的助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我們不是圣人!與其說調整心態(tài)倒不如說這是一場修行,修成佛或修成魔就在一念之間,遇到的每次事物都是一場修行,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
心態(tài)是通過千錘百煉修出來的,調整只是暫時的!
別責怪生活,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