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省十大共產(chǎn)黨員標兵、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遠近聞名。7月15日,記者前往華西訪問老書記的身邊人,聽他們講述一個勤政、熱心、實在、不服老的吳仁寶。
“這個事情不解決,我就去找老書記!”
唐永良前進村退休村干部“這個事情你不給我解決好,我就去找老書記!”我們前進村的村干部最怕聽到村民講這句話。我當了20多年村干部,從前村里窮,矛盾多,老百姓不相信村干部;老書記來了,村里的事一呼百應。前進村能有今天,大家對老書記是又尊重又佩服。
前進村就是現(xiàn)在的華西一村,1989年前,前進村是遠近聞名的經(jīng)濟薄弱村,戶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勞動力大都出外打工。那一年,吳仁寶帶領華西村的領導班子到村里開展幫扶。我記得很清楚,1989年9月,老書記連續(xù)開了三次村民大會,會上他向村民們保證:“在這里辦廠,賺了是你們的,虧了算華西的。我一定要把前進村帶得富起來,出不了1000天,大家的生活就會大變樣!”在老書記的直接關心下,村里很快辦起了一家化工廠,當年就解決了全村300多名勞動力的“飯碗”。1990年,村里蓋起了第一幢樓房。這之前,我們都住平房,村里的樓房還有300多幢農民別墅都是老書記來以后蓋起來的。以前窮的時候,村里天天吵架,婆婆和媳婦吵,老子和兒子吵,村干部沒辦法?,F(xiàn)在,村里的老人都有養(yǎng)老金,年輕人都有工作,出去打工的也都回來了,大家不為錢吵了,矛盾就少了。現(xiàn)在的村干部干事容易了,有啥事老百姓跟著來。去年村里的化工廠關了,職工分散到華西其他工廠,大家說走就走,一句話沒有。
他只想著華西村的老百姓
趙根娣(吳仁寶妻子)我們這房子是毛主席去世那年造的,當時村民沒有見過樓房,都說樓房會倒掉,沒人敢住。我們就搬進來住,就想告訴村民樓房不會倒,沒想到,一住就住了近30年。房子最近的一次裝修還是1997年,就是簡單粉了粉墻,在客廳鋪了地磚。華西村的別墅從第一代造到了第五代,我們老兩口從來沒住過。
老書記每天都忙,夜里要10點多鐘才回家,早上三四點鐘就起來了,今天睡到5點多,他醒過來一看鐘,就說“睡過頭了,睡過頭了”!我也不敢起來,怕吵醒他,讓他多睡一會兒。平時沒事我就在家當他的接待員,幫他接接電話,接待參觀的客人,許多電話打到家里,沒有人接怎么行?過年的時候,是他最忙的時候,有些拜年、會朋友這樣的事情就由我代替,我都已經(jīng)給他跑了16年了!
他吃什么不講究的,最喜歡吃的就是面條,早上我給他下一大碗面條,他就著咸菜就吃完了。他心里只想著華西村的老百姓,去年,華西村銷售超過200億,村里獎勵給他600多萬的獎金,他全部留給了村里。大年夜,他用自己的獎金給每個人發(fā)了300元的壓歲錢,全村老小個個有份。
“老書記把老區(qū)人當成家里人”
劉精鈴(江西吉安縣赴華西務工學習團黨支部書記)我?guī)е?02個人已經(jīng)在華西村呆了半年多,老書記要幫助我們老區(qū)再造一個華西村,他主動邀請我們的黨政官員、技術骨干到華西村考察學習,把我們當家里人一樣地招待。我算了一下,華西村對學習團包吃包住包工資,每人每月住宿、生活費就得2100元,再加上工資800塊,華西一年得為學習團支出360多萬。老書記這樣關懷我們,讓大家感動不已。今年春節(jié)期間,老書記得知許多同志初來華西,思鄉(xiāng)心切,就組織三輛大巴連夜把大家送回江西過年,還提前發(fā)了一個月的工資。許多人大年三十趕到家里吃上了熱騰騰的團圓飯,對老書記別提有多感激了。
老書記的一些習慣很有意思。一是他不陪客。吃飯的時候,讓我們和他的兒子們坐一桌,拱手招呼大家“吃好,吃好”,轉身就忙去了,一口菜也顧不上嘗。二是他的嘴里常會流出一些有意思的口頭語,什么“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腦袋”,什么“有富民享,有難官當”,既通俗易懂又含義深刻。我們吉安來的同志覺得老書記的這一招很有效,也試著編一些順口短語,有個同志編了句“人間天堂哪里找,唯有華西這邊好”,結果傳到縣里,同志們都覺得很向往。
“我不好好干,對不起老書記!”
楊永平(原朱蔣巷村無業(yè)村民,現(xiàn)華西旅游公司副總經(jīng)理)我今年40歲了,以前是朱蔣巷村的村民。18歲那年,我因為打架斗毆被判了2年。出來后,也一直游手好閑,沒有正當職業(yè),每天就是賭博打架。2004年,我們村和其它幾個村一齊被并入華西村,吳仁寶書記把我這樣的無業(yè)游民組織在一起,辦了一個學習班,村里包吃包住,每人一個月還發(fā)500元工資,老書記每天都來給我們上課,給我們講法律、講做人。
老書記一共找我談了5次話。他對我說,你不要自己吹,大家認為你好,你就好了。我因為被勞教過,所以有些人就看不起我,自己也覺得混混日子就算了,沒想到老書記的胸襟那么寬闊,一般人做不到,我如果不好好干對得起誰?學習班出來后,我進了華西旅行社,當了一名業(yè)務員。年終的時候,我因為工作出色,村里獎勵我一輛現(xiàn)代轎車。我覺得,現(xiàn)在用自己賺的錢用得踏實,家里也放心了。要不是老書記,哪有我的今天?今年初,我被提拔為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不久前還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就是想借入黨來約束自己,永遠學好,盡一切力量不干壞事。每次我想去賭博的時候,就想想自己寫的入黨申請書,提醒自己要對得起老書記!
“爺爺教導吳家的人要以身作則”
吳昊(華西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我是老書記的長孫,但是這個身份沒有給我?guī)硖厥獯?,爺爺把華西的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孫子。華西人不管去到多遠,都愿意回來,我也是這樣。去年我從紐西蘭留學回來,就在華西鋼廠工作,從最基層的干起,半年前才當上了現(xiàn)在的經(jīng)理。
從小爺爺就經(jīng)常教導我,吳家的人要以身作則,認真工作,要為大家服務,在華西村有能力就有機會。我們村有一個哈工大回來的畢業(yè)生,25歲就當上了村委委員,爺爺經(jīng)常提醒我要向他學習。
別看爺爺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民,他的一些“創(chuàng)新尖端思維”常常讓我們這些大學生都佩服不已。比如“一分五統(tǒng)”的經(jīng)濟管理模式,科學性一點不比國外的經(jīng)濟學理論遜色。有時接待國外來的記者、游客,大家看了華西的發(fā)展,都對爺爺蹺起大拇指,連聲說“dise!dise(天堂)”
作者:馬薇 浦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