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忍冬的花蕾,花初開時為白色,二、三日後變?yōu)辄S色,故名。金銀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忍冬的花蕾,花初開時為白色,二、三日后變?yōu)辄S色,故名。 故稱“二花”、“雙花”、“鴛鴦花”,又因其凌冬不凋,所以又有“忍冬花”之名。故稱“二花”、“雙花”、“鴛鴦花”,又因其凌冬不凋,所以又有“忍冬花”之名。
金銀花性寒、味甘,歸心、肺、胃經(jīng)。金銀花性寒、味甘,歸心、肺、胃經(jīng)。 具有清熱解表、解毒散癰、涼血止痛的醫(yī)療作用,有“中藥第一抗菌素”之美譽(yù)。具有清熱解表、解毒散癰、涼血止痛的醫(yī)療作用,有“中藥第一抗菌素”之美譽(yù)。 主要用以防治風(fēng)熱感冒、暑熱煩渴、流腦、乙腦、濕熱下痢,外科瘡瘍癤腫、腮腺炎、闌尾炎、膽囊炎、乳腺炎、扁桃腺炎以及食物或農(nóng)藥中毒等病癥。主要用以防治風(fēng)熱感冒、暑熱煩渴、流腦、乙腦、濕熱下痢,外科瘡瘍癤腫、腮腺炎、闌尾炎、膽囊炎、乳腺炎、扁桃腺炎以及食物或農(nóng)藥中毒等病癥。
1.風(fēng)熱感冒:金銀花30克,菊花15克,桑葉10克,開水泡飲。 1.風(fēng)熱感冒:金銀花30克,菊花15克,桑葉10克,開水泡飲。 中藥治療風(fēng)熱感冒之名方“銀翹散”之君藥,有散劑、片劑、丸劑、酊劑等多種制劑。中藥治療風(fēng)熱感冒之名方“銀翹散”之君藥,有散劑、片劑、丸劑、酊劑等多種制劑。
2.暑熱煩渴;金銀花、綠茶各適量,開水泡飲。 2.暑熱煩渴;金銀花、綠茶各適量,開水泡飲。 金銀花、冬瓜皮各2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水煎涼服。金銀花、冬瓜皮各2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水煎涼服。 也適宜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胸悶疼痛。也適宜于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胸悶疼痛。
3.流腦、乙腦:金銀花、連翹、大青葉、蘆根、甘草各10克,水煎服。 3.流腦、乙腦:金銀花、連翹、大青葉、蘆根、甘草各10克,水煎服。 每日一劑,連服3~5天,有預(yù)防作用。每日一劑,連服3~5天,有預(yù)防作用。
4.濕熱下?。航疸y花60~100克,濃煎口服。 4.濕熱下痢:金銀花60~100克,濃煎口服。 每日2次。每日2次。
5.瘡瘍癤腫、痱子、丹毒、膿泡疹:金銀花60克,蒲公英20克,野菊花、紫花地丁各15克,煎水內(nèi)服,同時外洗。 5.瘡瘍癤腫、痱子、丹毒、膿泡疹:金銀花60克,蒲公英20克,野菊花、紫花地丁各15克,煎水內(nèi)服,同時外洗。 痛疽初發(fā)者,以本品30克,甘草10克,水、酒各半煎服。痛疽初發(fā)者,以本品30克,甘草10克,水、酒各半煎服。
6.腮腺炎:金銀花30克,馬蘭、板蘭根、蒼耳子各20克,防風(fēng)、薄荷各9克,水煎服。 6.腮腺炎:金銀花30克,馬蘭、板蘭根、蒼耳子各20克,防風(fēng)、薄荷各9克,水煎服。
7.蘭尾炎:金銀花、薏苡仁各30克,當(dāng)歸、地榆各15克,玄參、麥冬、黃芩各12克,甘草9克,水煎服。 7.蘭尾炎:金銀花、薏苡仁各30克,當(dāng)歸、地榆各15克,玄參、麥冬、黃芩各12克,甘草9克,水煎服。 每日2次。每日2次。
8.膽囊炎:金銀花30克,連翹、黃芩、野菊花、大青葉各15克,以煎服。 8.膽囊炎:金銀花30克,連翹、黃芩、野菊花、大青葉各15克,以煎服。 也適宜於外科傷口感染。也適宜于外科傷口感染。
9.乳腺炎:金銀花24克,蒲公英15克,連翹、陳皮各10克,青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二劑。 9.乳腺炎:金銀花24克,蒲公英15克,連翹、陳皮各10克,青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二劑。 若屬氣血虛弱乳脈不行之乳癰,則以本品配黃蓍、當(dāng)歸、甘草,水煎服。若屬氣血虛弱乳脈不行之乳癰,則以本品配黃蓍、當(dāng)歸、甘草,水煎服。
10副鼻竇炎:金銀花15克,曬干,研為細(xì)末,每取少許吹入鼻中,一日數(shù)次。 10副鼻竇炎:金銀花15克,曬干,研為細(xì)末,每取少許吹入鼻中,一日數(shù)次。
11扁桃腺炎:金銀花15克,荸薺10個,甘草5克,煎水代茶。 11扁桃腺炎:金銀花15克,荸薺10個,甘草5克,煎水代茶。 金銀花、板蘭根各30克,連翹、玄參、山豆根各15克,薄荷9克,甘草5克,水煎服。金銀花、板蘭根各30克,連翹、玄參、山豆根各15克,薄荷9克,甘草5克,水煎服。
12肺熱音?。航疸y花15克,麥冬10克,蟬蛻5克,胖大海3枚,水煎服。 12肺熱音?。航疸y花15克,麥冬10克,蟬蛻5克,胖大海3枚,水煎服。 每天2次,連服三天。每天2次,連服三天。
13食物或農(nóng)藥中毒:金銀花80~100克,甘草60克,大黃15克,明礬6克,水煎涼服。 13食物或農(nóng)藥中毒:金銀花80~100克,甘草60克,大黃15克,明礬6克,水煎涼服。 每日2劑。每日2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