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沽在明末清初時(shí)屬于武清,雍正八年(1730年)劃歸天津。《畿輔通志》上記有:“自順天府武清縣,納三角淀之水,入直沽,即西沽也”。清朝光緒年間,有史書《醉茶志怪》中記有:“西沽,舊名黃葉村,老人猶有知者,近人莫傳也”。
早年西沽風(fēng)景如畫,有橋有水,有寺有塔,著名的“桃柳堤”即在西沽、丁字沽范圍,古時(shí)稱“西沽桃林”。
文人墨客不憚甚遠(yuǎn),來此觀賞歌詠,留下很多美妙詩篇。
著名的清代詩人崔旭寫下《過西沽》詩:
“一路過春水,春風(fēng)漾綠波。過橋人影亂,夾岸櫓聲多。
客人匆匆去,漁家緩緩歌。壚頭新酒熱,未暇醉顏酡?!?br> 曹雪芹的朋友敦誠(也是名義的朋友)曾贈(zèng)詩曹雪芹,題為《寄懷曹雪芹》
“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扣富兒門。
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br> 天津西沽公園修整時(shí),在里面建了一個(gè)黃葉村,上面的文字刻在黃葉村村口的牌子上。我照錄下來作為這組照片的說明,下面請大家到黃葉村一游。
P1
這仿造的古村有個(gè)小毛病,既然是清朝時(shí)的古村,村名中的“葉”字怎能用簡體字“葉”?造假要造得以假亂真才好。
P2
歡迎各位好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