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鳥生(ID:birdslife)
作者丨鳥窩里的豬
上周末閑下來的時候隨便搜了搜關于鳥的文獻和新聞,看看有沒有有趣的話題可以寫成推送。還別說,真讓我刨出來一篇陳年的文獻。
這篇文獻描述了一個獵奇的鳥巢。這個鳥巢簡直讓我三觀炸裂。
2004年6月7日,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的Lucas J. Redmond和Michael T. Murphy這兩位學者在某條河邊的一棵柳樹上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個杯狀的鳥巢:
往下翻就能看答案 ↓↓↓
這是家燕的巢。
對,就是那種巨常見的、在屋檐下做窩的燕子——
屋檐下的燕子窩
家燕是舉世聞名的親人的鳥,這點從它的中文名和英文名(Barn Swallow,Barn指谷倉一類的大倉庫)都能看出來。我們從小也有這么一個常識——燕子在屋檐下搭窩。
這個常識確實沒錯兒,國內的情景想必大家都有體會,國外也差不多。就算它們不在住宅的屋檐/屋頂下搭窩,也會選擇橋梁、涵洞之類的人造設施。當今,完全依托天然環(huán)境的家燕巢在全球范圍內都是極度罕見的,至少我沒在國內聽說過這樣的例子。
然而上面那篇期刊文章的照片告訴我,原來燕子窩還能造成這樣!
所以,大家猜對了沒?
樹上的燕子窩?!
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Michael T. Murphy其實并不是研究燕子的,而是研究東王霸鹟(Tyrannus tyrannus)的(注意四個字都是重音)。這是一種在北美繁殖的黑白色小鳥,會用草編織出精美的小窩。
第一次看到這個造了一半兒的小杯狀巢的時候,Michael還以為這是個東王霸鹟的巢。然而他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這巢是泥粘起來的而不是草編的——東王霸鹟可絕對不會這么干。結果,沒過幾分鐘,一只家燕銜著泥飛了過來,開始淡定地搭窩。
這個巢沒幾天就搭好了,鳥媽媽一共下了5個蛋,然后開始快樂地孵蛋。
后來的事情比較倒霉——沒過幾天來了一場暴風雨,直接把巢從樹上給吹沒了。我第一眼看見照片時就覺得這巢不太結實,果然是真的。
不過,這對兒燕子還是挺拼的:在巢被吹掉以后,它們很快又在完全相同的位置重新搭了個窩,再度開始繁殖。
雖然最近的人類建筑在5公里外,但這點兒距離對燕子來說分分鐘就飛到了。因此,沒人知道這兩根小破樹杈究竟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吸引力,讓這對兒燕子非得在這兒搭窩。文獻中的兩位作者分析討論了一番也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繁殖季結束后,這個巢被收藏到了波特蘭州立大學的脊椎動物博物館里。畢竟像這么獵奇的燕子窩,全世界都難找。
您見過的燕子窩是什么樣的?您有沒有看到過“不走尋常路”的燕子窩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哦!
一個有趣的問題:燕子的演化史可比人類的文明史長多了,那么在人類能造出有檐有屋頂?shù)姆孔又?,你知道燕子在哪兒搭窩嘛?可以透露一下——一般不在樹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