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天涯頭條〗輕松學中醫(yī)系列18

   樓主,你好!
  我總是手腳冰涼愛出汗。脾胃虛寒,感覺濕氣特別重,舌苔白有齒痕,舍體胖大,早上起床感覺特別累,眼睛疼,有痰,痰清白。揉肚子時會聽見水聲
  指甲除大拇指外都沒有月牙,怕冷,不愛出汗。吃的少消化慢,但是這兩年容易長胖。求指導
  -----------------------------
  你這身體是典型的陽虛濕盛。
  陽虛則寒!
  所以手腳容易冰涼。
  陽虛則生機不夠,就像南北極陽光比較少到的地方,各種植被就一派肅殺,長勢不旺。
  人體的指甲月牙,代表的是肝木植被的生發(fā)狀態(tài),所以指甲月牙的推陳出新不快,長得不夠的人,是身體寒底,陽氣不夠。
  陽虛則動力不足,所以脾胃消納水谷能力減退。
  稍微吃多一點就飽脹,食不消化。
  陽虛則濕盛,濕盛則陽虛。
  就像濕了的柴火,難以點旺。
  家里陽氣不夠,就會一片陰寒潮濕。
  所以長期不主住人的家里,看起來陰森森。
  這時陰寒濕冷都紛紛住進來。
  所以人陽虛后喝水都氣化不了,都會長胖。
  胖的不是肉,而是水飲。
  陽虛的人陰液固不住,因為陽主固密,陽能夠攝陰,所以陽氣不足,容易出虛汗。
  所以從這一派現(xiàn)象看來,你身體真的很缺乏一股陽氣。
  那么這股陽氣從何而來呢?
  一方面要減少身體已有陽氣的消耗,少熬夜少食生冷。
  不要以為現(xiàn)在春夏天氣開始熱了,各種應季水果接踵而至,就食欲一來,什么都吃,告訴你陽氣如果不夠的話,水果你吃進去,都會長胖,都會手腳冰涼。
  同時要少呆在空調(diào)房,本身手腳冰涼了,就要把身體拉出去曬太陽運動,如果再擱在空調(diào)房里,就像冷水放冰箱,都快凍出冰疙瘩來了。
  現(xiàn)在很多女的身上長子宮肌瘤,表面上看是臟腑瘀滯,排不出體外,堆積在那里,而實際上,你如果沒有傷寒,沒有寒涼,這些積滯怎么能夠被凍住留結呢?
  如果陽氣足夠的話,它們怎么可能留得住?
  這就是為何張仲景在治療婦人腹中有積塊的時候,要用到桂枝茯苓丸。
  陽氣一不夠,各種積塊,就紛紛容易堆積停下來。
  當然你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去找原因,是那些不良生活習慣損耗了自己的陽氣,陽氣就像你的財寶一樣,如果本來就少了,就要懂得節(jié)約節(jié)省使用。
  所以我們要節(jié)流。
  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們要開源,你把身體當成經(jīng)營事業(yè)那樣去看,還是可以的。
  精氣神就是身體的財寶,寶聚則人壽,寶散則人病。
  肆意揮霍的人,沒有哪個能守住家業(yè)的,為什么古人說要勤儉才能傳家,儉是減少陽氣的消耗,是在節(jié)流,勤是勤于運動干活,增大陽氣的來源,可以大口地吐納呼吸,讓脈管變大,筋骨拉開,這是在開源。
  一個人事業(yè)的成功,一定是他很懂得開源節(jié)流,一個人身體的強壯,同樣是他非常懂得開源節(jié)流。
  所以中醫(yī)治病,治到根源上去,就是治這個源流,一方面是制造陽氣,另一方面是減少陽氣的消耗,固密陽氣。
  這樣身體就能與日俱壯,與日俱強。
  所以為何我們看到病人如果縱欲手淫,又想要我們開壯陽補腎的藥,我們常會跟他們說,醫(yī)生不是助長你欲望的殺手,醫(yī)生是幫你在欲望途中挽回來的救星。
  中醫(yī)壯陽不是壯給你消耗資本,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節(jié)流的話,開源無功,就像拿著漏桶去打水,裝得滿嗎?
  所以未論開源,先談節(jié)流,先從表面上去節(jié)不良生活習慣流失的陽氣,然后再從本質(zhì)上去節(jié)欲望之流,最后你的漏洞越來越少,回歸《黃帝內(nèi)經(jīng)》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的狀態(tài),身體的強壯自然指日可待。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7 16:30:30
  @1600854458 1651樓 2014-04-16 10:24:03
  謝樓回復,看了一些資料發(fā)覺歸三焦經(jīng)的藥物很少,只有幾樣:木香香附桅子絲瓜絡,既然三焦經(jīng)是十一主經(jīng)的聯(lián)絡通訊員,那麼前三樣可能還不是歸三焦經(jīng)的藥物,也許只有樓主反復強調(diào)的運動才是唯一歸三焦經(jīng)的藥物,就像我們拿在手中的水平膠管,手一動,裏面的水就跟著動起來了,不知此觀點對否?
  -----------------------------
  運動人身血脈流!
  這是古人關于運動對身體的好處的高度贊嘆跟總結。
  沒有一樣藥物能夠取代運動隊周身血脈三焦經(jīng)絡的幫助。
  最大的活血化瘀藥不是丹參、三七,而是拉筋煉骨,運動肌肉。
  三焦有很多死角,就像闌尾一樣,容易堵塞水濕,停滯瘀血痰飲。
  而這些死角,你如果懂得按摩導引,練功運動,你一一都可以幫忙理順疏通。
  所以為何很久沒運動的人,覺得身體經(jīng)脈不夠靈活疏松,而一旦去爬幾天山時,立馬神清氣爽,覺得好像有力從腳底涌出一樣。
  這種效果絕對不是尋常的藥物能夠取代的,幾年前我們帶幾個病人去爬廣州白云山,他們有些身體沉重的,濕氣大,有些頭暈有頸椎病的。
  我們堅持每周去爬一次,帶上他們,剛開始他們都不能一口氣跟我們登上山頂。
  幾個來回,他們做到了,而且伴隨著體質(zhì)上去,頸椎不舒服的,沒再喊頸椎痛,腿腳沉重的反而說有力從腳底涌出,這真是融進大自然,通過爬山,打通經(jīng)脈,暢達三焦的最好注腳??!
  所以你提到像塑膠管里的水,你去轉(zhuǎn)轉(zhuǎn)搖搖,它就疏通流動,所以人每天適當跑跑跳跳,扭扭腳腰,伸伸手腳。
  表面上看是微不足道的動作四肢,實際上卻能夠令你三焦通暢,水谷得消。
  經(jīng)常有些病人向我們問一些養(yǎng)生功法,知道我們教一些病人八段錦五禽戲也想學。
  我們常跟他們說,功法還是形式,你未必要具體練什么養(yǎng)生功,你如果每天堅持做廣播體操都管用,你不信試試看,氣血不夠的,你把廣播體操的速度做慢點。
  氣血足的你可以把廣播體操做得像練長拳一樣,虎虎生風,微微汗出。
  所以很多東西其實很平常,你應該想象不到連最普通的廣播體操,都可以延年益壽,打通三焦,只是現(xiàn)在很多人很聰明,但智慧不夠。
  他們認識很多,但踐行力度不夠,大道至簡,知易行難。
  記得當時蘇格拉底教學生舉手,這么簡單的動作,最后幾年下來,只有柏拉圖一個人每天還在舉。
  所以現(xiàn)在就一個簡單的廣播體操,你如果每天能夠去堅持做,那時間一累積,效果都會出來,你都能夠體會那種動搖則谷氣得消,百病難生的感覺。
  知識容易獲得,踐行難以到位,這正是人們智慧不能充分發(fā)出來的最大原因。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7 16:45:09
  @月高云淡 1653樓 2014-04-16 10:47:30
  樓主,請教下乙字湯,它由大黃、黃芩、甘草、歸尾、柴胡、升麻六味藥組成,我看網(wǎng)上介紹柴胡4克,升麻1.5克,甘草、黃芩、大黃各3克,當歸5克;每日1劑,分2次服,每次服150 ml ,是不是1劑早晚各煎一次,飯前服用?我想加黃柏,是不是大約也是3,5克 治病不是按圖索驥。
  -----------------------------
  治病不是按圖索驥。
  所以我們天涯這個中醫(yī)普及學堂的學習帖,不建議病人去以身試藥,具體的藥物劑量一定要找當?shù)氐闹嗅t(yī)去加減化裁,量體裁衣,辨證論治才是用好中醫(yī)的方法。
  大家要透過一些醫(yī)理病理去領悟養(yǎng)生之道,這才是正途。
  藥物是幫你暫時解決燃眉之急,就像上次有個痔瘡的病人,肛裂出血,每次大便都要出很多新鮮的血。
  幾次他都動了做手術的念頭,有沒有去。
  我們看他肺脈亢盛,一問才知道他經(jīng)常吃花椒辣椒,在外面應酬飲酒,我們跟他說,你在家里辦公室久坐不動,濕熱下注,在餐桌上就嗜食辛辣酒肉,爍傷肛門。
  手術可以拿掉你的結果痔瘡,拿不掉你的濕毒??!
  然后給他一用上乙字湯,加黃芪、地龍,畢竟久病多虛,雖然肺脈有些偏亢,但整體氣力還是不夠。
  他吃了五付藥,痔瘡到現(xiàn)在都沒有再出血過了。
  他以為這方子很神奇,我們跟他說,方子沒什么神奇的。
  你晚上不下館子,那才是最神奇的。
  他聽了哈哈大笑,我們跟他說,下次你如果痔瘡再犯了,那表示你那些不良生活習慣又死灰復燃了。
  他點了點頭說,高!
  其實所有用藥最終都要旨歸養(yǎng)生大道。
  疾病是身體通過抗議來讓你回歸健康,你不要把它當成敵人來對付。
  疾病是身體的報警器,比如扁桃體發(fā)炎,是提醒你該清淡飲食,早早睡覺了。
  如果你把這個報警器砸了,把這看門的狗撤了,切了,那么外邪長驅(qū)直入,里面臟腑如焚,嚴重傷到身體,你可能還沒有反應。
  肛門也是五臟使用它來排泄糟粕的,痔瘡代表你糟粕產(chǎn)生太多排泄不利。
  所以不是去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而是從源頭下手,去清淡飲食,少應酬喝酒,這才是真正避免復發(fā)的最好方式。
  不然有些人剛把痔瘡切除,腳部痛風又來了,濕毒沒有從下面排走,它就留住在筋骨肌肉,難道再把腳部也動手術?
  我們學中醫(yī)要懂得見微知著,以小見大,從一個小小的病痛,要看到一輩子的健康大事,醫(yī)家人的身心安危。
  這樣你去學養(yǎng)生用中醫(yī)就會學到更多的好處。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7 20:22:28
  @kiss清晨2014 1661樓 2014-04-16 13:37:55
  樓主你好,偶然看了你的帖子,受益良多。希望樓主堅持下去。為往圣繼絕學,樓主大愛?,F(xiàn)在有一些疑問,還望樓主不吝賜教。本人從小一直比較胖,上大學的時候瘦下來了(靠著節(jié)食減肥,喝一些荷葉茶什么)但是現(xiàn)在身體出問題了,便秘(很嚴重,現(xiàn)在已經(jīng)注意飲食了,和生活習慣了,但是還是很難,已經(jīng)有向痔瘡發(fā)展的趨勢了),吃肉就拉肚子,身上愛長汗斑(抹了達克寧就好,藥停止就犯)。經(jīng)期偏短,經(jīng)量偏少。臉色暗沉。氣短懶......
  -----------------------------
  過度的減肥,是會導致月經(jīng)量少,甚至閉經(jīng)。
  所以即使吃減肥茶,也別一下子吃那么兇。
  減肥要管住嘴,也要邁開腿。
  管住嘴不是不吃飯,你如果啥都不吃,沒力氣,怎么減肥。
  身體正氣不夠,那些垃圾痰濁是排不走的。
  管住嘴是少葷多素,七分飽。
  邁開腿不是劇烈運動,而是緩和從容的耐力運動。
  走為百練之祖。
  走是很講究的,一般人邊走邊玩手機邊說話,那是在折騰身體,搞壞身體,還不如不走,真正要走得健康,是要腳踏實地,安心當下。
  現(xiàn)在你脾胃功能比較差了,所以要遵循養(yǎng)脾胃的大原則,前面我們提到很多關于如何保護脾胃的,你要仔細地去讀帖看帖。
  比如思慮傷脾,少思慮可以健脾。
  飽食傷脾,七分飽勝調(diào)脾劑。
  久坐傷肉,脾主肌肉,故久坐傷脾。
  白天盡量少坐,多行走,站立,雖然累,但晚上可以睡得更沉。
  你如果晚上睡眠質(zhì)量提高的話,你的精血就會增多,質(zhì)量會提高。
  言多傷脾,傷中氣,所以語言以減少為直接,把每天說話量減一半。
  道家認為,越是體虛病弱的人越是要不說話,少說話,為何呢?
  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
  寒涼傷脾,別聽別人說,水果美容,水果通便。
  對于陽氣不夠的病人來說,水果對他而言,不異于雪上加霜,甚至會家中身體寒濕,讓人覺得沉重不堪。
  肝苦急,脾喜緩。
  所以嘗試過一種從容和緩的生活,不焦躁,不抱怨,這樣脾胃會恢復得更快。
  當你覺得沒什么辦法來提高身體素質(zhì)時,這里告訴大家一個辦法,這是法外之法,方外之方。
  就是嘗試把你的動作言語思維反應念頭,通通都減慢半個節(jié)拍,唯有緩慢才能讓身體快速地修復。
  像打太極般地過生活吧,最會練太極的人,并不是舞臺上那些表演得最漂亮的,而是在日用生活中,他不管行住坐臥,都進入太極狀態(tài),悠閑從容,不驕不躁,在《黃帝內(nèi)經(jīng)》稱之為,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黃帝內(nèi)經(jīng)》是一部教人如何真正幸福生活的,大家從這幾個字里頭,就能夠領悟出,悠閑從容的慢節(jié)奏生活,是多么符合人體的生理啊!
  為什么現(xiàn)在大家都追求這種幸福,卻背道而馳呢?
  古人的那種志閑心安少欲不懼,勞動身體,卻不過度累人,這么美好的養(yǎng)生圖景,都到哪里去了呢?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7 20:48:31
  @gyh100910 1673樓 2014-04-16 20:08:43
  如果小孩子肚子里有食積,大便秘結不通,腸子堵塞,熱勢降不下去,這時你可能用二丑粉或大黃泡水給娃子吃,大便一通,把堵在肚子里熱積一撤下去,這樣退燒的效果反而更徹底
  樓主,我兒子好像是這個癥狀,但有伴有鼻涕咳嗽,手足發(fā)燙,那他到底算是積食還是肺熱?該吃什么藥呢?或者吃什么食物呢?
  -----------------------------
  現(xiàn)在很多父母非常關心娃子,我們聽大部分父母開口就問,孩子吃什么補呢,吃什么好呢?
  其實這種問法并不是最有智慧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會問醫(yī)生說,娃子哪些不能吃呢,哪些要少吃呢?
  健康不是不斷地讓不堪重負的身體做加法,而是幫身體肩負。
  我們經(jīng)常看到父母抱著娃子還吃著零食來,一邊還咳嗽,你說你在干什么?
  你拿著零食在殘害祖國的幼苗啊,零食養(yǎng)病不養(yǎng)人。
  為什么有肺熱,為什么會有食積發(fā)熱?
  這怎么離得開你的飲食觀念呢?
  如果你不給娃子買零食,不給他頓頓大魚大肉,養(yǎng)成無肉不歡的個性,那又何來積熱呢?
  所以健康應該過一種聰明的活法,在《傷寒論》中,張仲景就提出筍谷即愈的療法。
  這在農(nóng)村得到不少有識之士的認可,并踐行。
  因為我們在廣東的客家人,就一直遵行這種方式。
  我們的爺爺輩就傳下來了,每逢感冒生病,老人家就吃點番薯稀飯,混點咸菜或菜干,有再好吃的放在眼前,他們都不吃,就這樣清清淡淡,搜腸刮肚,保持清潔的胃腸,一周左右,身體恢復得非???。
  如果是重感冒,再配合醫(yī)生的一些湯藥,那就更快了。
  現(xiàn)在為什么有些病人連普通的感冒都反反復復折騰十天半個月都搞不好,你看他一邊打吊瓶,一邊吃著炸雞腿,這樣你一邊熄火消炎,一邊點火助火,你說這病怎么治呢?
  甚至有些父母完全失去了中醫(yī)養(yǎng)生的傳承,在孩子感冒剛剛要好,怕娃子病瘦病弱了,來碗雞湯,加盆燉排骨,這下可好,又食復了。
  什么叫食復呢?
  就是不正確的飲食方式,又讓疾病反復。
  因為父母不知道爐煙雖熄,灰中有火的道理。
  他不知道讓娃子餓一餓更健康,不是說一餓就讓他填飽撐滿,餓是胃氣來復的表現(xiàn)。
  在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中提到,晴雯感冒就快要好了,因為不小心復感,又加重,這時就用了賈府的風俗秘法——饑餓療法。
  這樣慢慢才好過來。
  現(xiàn)在人都怕饑餓,其實真正懂養(yǎng)生的人,他是喜歡饑餓,餓一餓更健康。
  如果一餓就用零食宵夜來塞滿脾胃,導致積滯,反而不妙。
  所以說,粗茶淡飯七分飽,青菜蘿卜保平安。
  娃子粗粗糙糙,不用過飽,反而更容易走向健康之道。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7 20:58:01
  @yangchungyang 1679樓 2014-04-16 21:42:28
  樓主,我身體很硬,不柔軟,吃些什么藥
  -----------------------------

  枯木逢春枝條柔。
  現(xiàn)在很多人筋骨都偏僵硬,不靈活。
  《道德經(jīng)》上說,萬物草木生長的時候非常柔軟,死亡的時候卻非常僵硬。
  所以柔軟就富有生機,僵硬就容易走向病亡。
  大家看!為何小孩子筋骨柔然,身體像一團棉花。
  而老年人血管硬化,腰背都彎不好,腿也屈伸不利索,非常僵硬,如樹枝柔軟嫩綠走向枯黃干硬。
  所以大家學摸脈時,嘗試著把手放在柔軟的樹葉上,以及放在干硬的紙條上,你去體會兩種感覺,你就能夠摸出生機的脈象,跟死氣的脈象。
  中醫(yī)治病說白了,其實就是養(yǎng)生,什么是養(yǎng)生?
  就是要把柔軟的生機養(yǎng)回來,把剛硬的死氣去掉。
  所以你一搭脈,病人脈象弦硬,你就知道他脾氣剛躁,不容易聽進別人的話。
  這時你就要用一些柔肝緩急的藥,比如白芍、甘草。
  同時還要用一些恢復生機的藥,如茵陳、麥芽,這些草木的嫩芽尖,飽含少陽之氣,就像孩子一樣,孩子是少陽,是最富有生機的。
  《道德經(jīng)》上教人養(yǎng)生,要多看看小孩子,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所以當你覺得身體僵硬,不夠柔和時,你就要多反思到自己的脾氣上,是不是太武斷,太剛硬了,太急躁,太沒有回旋的余地了?
  與人交往要帶一股春風。
  對待自己要帶一股秋意。
  這叫律己如秋風,待人若春雨。
  這樣你的脾氣就會越來越和緩,你的身體也會變得更富有彈性韌性。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7 21:10:10
  @哎喲小娃 1686樓 2014-04-17 02:12:11
  老師,我失眠,入睡比較難,肝不是很好
  -----------------------------
  睡眠要訣六字,先睡心,后睡眼。
  現(xiàn)在人都搞反了,先睡眼,后睡心。
  搞得身體看似聽在那里,躺在床上不動,而心卻是在開運動會,在打架較量。
  就像你把車子剎住停了,但你卻仍然沒有熄火,車子還在耗油,還在啟動冒煙。
  中醫(yī)認為心主火,人體心臟就是周身的發(fā)動機。
  現(xiàn)在人都應該學學如何使用保養(yǎng)發(fā)動機,學學如何讓心靈定靜下來的學問。
  你如果不懂得讓心念靜下來,那么你的身體將晝夜不得安寧,飽受摧殘。
  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使你車子壞掉的,原來是你一直都沒有辦法好好把發(fā)動機關掉。
  在該啟動時,再把它啟動。
  所以才有那么多虛勞的病人,那么多把自己身體透支透用,搞到殫精竭慮,甚至油盡燈枯,猝死的青壯年。
  一個人最需要學的一個學問,就是先要學會如何安心定心,這樣身子才會穩(wěn),才會健康。
  所以在大學上說,子天子乃至于庶民,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而修身最關鍵的莫過于養(yǎng)心。
  等大家越來越關注心地功夫,心地學問時,真正傳統(tǒng)國學,真正中醫(yī)復興的健康大時代就到來了。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7 21:13:40
  @kiss清晨2014 1688樓 2014-04-17 08:13:51
  還是靠自己吧,反正樓主的內(nèi)容我都看懂了,只是想來跟樓主求證一下
  -----------------------------
  沒錯,健康靠自己。
  甚至大家不要以為自己獨特的病,就要找獨門的秘方,自古華山一條路。
  健康的光明大道也是一條,沒有第二條。
  像我們這里頭講到的很多內(nèi)容,其實不單適合于某一個人,對于健康的法則,身體的使用,其實適合絕大部分人。
  所以大家可以從對別人的答疑解惑里頭,學到自己有用的養(yǎng)生知識。
  這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你完全可以借助我們《藥性賦》選講里頭的各種石頭來把你身體這塊璞玉雕琢出來。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7 21:46:04
  @唐吉坷德M 1692樓 2014-04-17 09:31:34
  樓主不止講的中醫(yī),更講的是人生的大道理。希望有更多的好東西奉獻給大家,謝謝!
  醫(yī)生您好。從未患過腳氣。大半年前就開始長第一個。平時穿拖鞋比較多,感覺蔓延速度慢了?,F(xiàn)在連成一片了看著惡心。請問下究竟是什么病。怎么處理?去診所醫(yī)生說先抹一兩個星期的紅霉素軟膏看看。是疣還是啥?。课铱磩e人的雞眼跟我的不一樣啊。雞眼是一個一個的,而且里面有雞眼根的。 我的是連成一片的。是跖疣?謝謝
  -----------------------------
  中醫(yī)看病名,更看病因,要借助疾病表象去探知病根實質(zhì)。
  究竟是青苔還是木耳,或者是香菇呢?
  不管是哪種,你首先都知道這些東西是需要一個濕腐的環(huán)境,才能夠生長出來。
  你要清楚它們不是用農(nóng)藥,也不是用剪刀。
  因為藥過后看,它又會再長,剪掉后,它還會再生,你濕濁的環(huán)境沒改過來,它會不斷長各種病菌,苔蘚或香菇,木耳,最后把這根木頭徹底腐爛掉。
  所以中醫(yī)看到這個現(xiàn)象,就能夠想到治濕才是讓木頭不再繼續(xù)腐爛,不再長苔蘚病菌的根本。
  一旦把木頭放在通風透氣陽光之處,你會發(fā)現(xiàn)苔蘚長不出來了,香菇、木耳枯萎掉了,干干爽爽什么病菌也沒得了。
  所以腳氣也好,濕癬也罷,你都要懂得過一種升陽除濕的生活。
  凡陽氣照得到的地方,陰寒病菌就難以生長。
  所以陰濕存在是因為,地處低洼,森林陰暗潮濕之處,陽光到不到之所。
  所以現(xiàn)在人都喜歡穿皮鞋束娃子,綁得緊緊的,不單腳上容易留濕,周身還容易被郁住。
  這就是為何我們經(jīng)常教一些病人要赤腳在黃土地上走路的道理,接地氣更健康。
  當然還有現(xiàn)在人都喜歡,躲在空調(diào)房里,這種陰寒的居室,容易助長體內(nèi)陰濕。
  還有他們喜歡吃涼茶瓜果,生冷之品,這些東西直入下焦,以消耗大量陽氣為代價,使身體陽氣日損,陰寒日增。
  所以很多不要說是冬天,就連夏天,手腳也不夠溫熱。
  你想想,一息陽氣一息命,一息寒氣一息病。
  你陽氣都不夠充分,不能普照周身,那什么病菌,都可能產(chǎn)生。
  你去關注得什么病菌,不如關注如何讓身體陽氣恢復。
  讓身體陰寒潮濕的體質(zhì),變得干爽。
  所以換一種陽光的心態(tài)過活吧。
  人體氣郁則濕郁,氣行則濕行,除了運動接觸陽光,還要暢情志,條達氣機。
  那些長期郁悶的人,局部的病理產(chǎn)物就會堆積堵塞,濕濁排不出去,就會成為大量病菌繁衍的溫床。
  所以你看到的是表面的腳氣濕癬的之類,而我們看到的是身上的陽光跟氣機條不條達。
  你把木頭放在陽光下,或通風口,或氣機流暢處,不要說是木耳苔蘚,什么病菌也難以生長啊!
  所以走出狹小的辦公室,臥室,多到大自然中去擁抱陽光,運動身體吧。
  讓潮濕離你遠去,陽光跟你日日同在。
  這樣何患陰濕不去,何患病菌不消?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7 21:57:46
  @baihe8huakai 1694樓 2014-04-17 10:53:58
  樓主,有急事請教,望回復。我家寶寶7個月,清明節(jié)過后先是發(fā)燒,吃了兒童回春顆粒,只2天就退燒了,但第3天開始鼻塞,流鼻涕,咳嗽,氣喘,鼻涕是清鼻涕,還總是拉肚子,一天四五次,第4天以上癥狀變得較嚴重,就去了醫(yī)院,經(jīng)檢查是肺炎,不是支原體性質(zhì)的,因為比較信奉中醫(yī),所以堅持沒輸液,只拿了兩盒中成藥,一盒肺炎口服液(麻黃、姜半夏、黃芩、大黃、熟附子等)、咳喘口服液(麻黃、射干、款冬花等),現(xiàn)已服藥四天,癥狀是減輕了很多,但是還有咳嗽,喉嚨還是有呼嚕聲,感覺有痰,還是有些拉肚子,是有點黏糊糊的稀大便,此外手變得涼了,還經(jīng)常有汗。想請問樓主寶寶是繼續(xù)吃上面的藥還是需要換了,樓主有什么建議的藥方嗎?另外寶寶是不是吃藥吃的有點陰虛,接下來有沒有什么食療的方子可以補補身體的?懇請樓主指點。
  -----------------------------
  小孩用藥,中病即止,慎勿過之。
  本身小孩的身體修復能力就比較強,你只要不讓他復感風寒,或飲食過度,那么他身體就恢復得快。
  藥物的使用必須咨詢當?shù)氐尼t(yī)生,小孩子藥后手變得涼了,這跟用一些解表發(fā)散陽氣的藥物有關。
  所以后期要靠飲食來恢復,但飲食并不是搞很多補的,而是讓它清淡一陣子。
  若要身體安,淡食勝靈丹。
  特別對于病后恢復,清淡的飲食尤為重要。
  關于如何養(yǎng)護孩子,如何在娃子生病期間,做父母的可以盡一點力,幫娃子恢復,做家長的可以去看一下羅大倫先生《讓孩子不發(fā)燒、不咳嗽、不積食》,以及李德修小兒推拿方面的書籍,這里面有簡驗便廉的小招法,幫助娃子。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7 22:14:20
  @kisslovebaby521 1724樓 2014-04-17 18:10:21
  神醫(yī)啊,我右邊從下邊數(shù)第三根到第四根肋骨,有點不適,嘴唇總是發(fā)干,吃疏肝和胃丸沒用,龍膽泄肝丸也不行,我該吃點什么藥呢,請老師傅明示
  -----------------------------
  身體有些小毛病,別急著一下子服藥。
  不管是女子乳腺增生,胸肋脹滿,或者男子胸肋間脹痛,初期都是氣機瘀滯所致,所以你如果懂得及時疏達氣機,這些積滯就不會日積月累,漸漸變成有性的包塊,那么如何疏達呢?
  先考慮用一些導引按摩之法。
  因為導引按摩就是專為氣機郁滯阻塞型的病痛而設的,當然這導按摩治療疾病面更廣。
  所以你可以選擇從上往下理順氣機。
  先是拍腋下,《黃帝內(nèi)經(jīng)》認為,肝有邪,其氣留于兩腋。
  常有胸肋脹氣的婦人,你叫她雙手舉起來,幫她拍打兩腋,隨拍隨解,這招還可以自己拍自己,還可以預防肝氣郁結導致的乳腺增生,肝胃不和,脅肋脹。
  第二步是敲打膽經(jīng),膽經(jīng)在人體側面,你可以從側面的偏頭一直敲到腳下,邊敲身體的經(jīng)脈就會一邊因為震動而暢通,就像長期瘀堵的管道,里面有些銹垢,你用錘子敲敲管壁,銹垢容易掉下來。
  對于人體而言,瘀垢一掉下來,就會迅速被身體搬運走,或消化吸收。
  第三步是按太沖穴,這個挺管用,太沖穴就像樓下的電梯按鈕一樣,雖然電梯在七樓八樓停住,就像氣機郁在肝部脅肋部,你通過點按肝經(jīng)的腳下太沖穴,那么肝部的氣機就容易降下來。
  當然還有一些妙招,比如我們常教病人的赤足功,其實對于氣機郁結,氣血上逆不降的病人來說,是非常管用的。
  同時運動之外,更要注重暢達情志,到山里頭去高歌一曲,大喊幾聲,這都是疏解郁結的辦法。
  人挪活,樹挪死。
  對于郁悶的人來說,越呆在一個地方,氣機閉郁得越厲害,要到大自然中區(qū)多走動走動,因為利用綠色草木的生發(fā)之氣,可以幫助你肝臟條達,少得肝郁。
  所以說真正熱愛自然,熱愛山村田野的人,他是不容易得肝郁的。
  國外研究表面,一個城市的犯罪率,居然跟這個城市的綠化有關系,綠化好的面積廣的,犯罪率會低一些,抑郁也會少一些。
  這就是為何很多療養(yǎng)院,或者精神病院,都要建在山里,而且要種上青青翠竹,郁郁黃花。
  如果再城市實在沒有辦法,也少機會,那可以在窗臺或者天臺上面養(yǎng)養(yǎng)花,養(yǎng)話也是一種怡情,一種疏達。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08:07:13
  57、知母10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
  知母這味藥,苦寒能瀉火,又帶些甘涼,可以滋陰潤燥。
  而知母的苦寒又不是非常厲害,它的甘涼多汁液,更善于滋陰。
  所以知母乃滋陰退熱之要藥。
  張錫純認為,用知母一兩配甘草二錢煮汁飲,明顯是甘甜味勝于苦味,可見知母并不是大苦大寒之藥。
  故而大家利用知母這一滋陰潤燥之性,就可以用于周身陰虛火旺之象。
  這里大家好好發(fā)揮想象力,陰虛火旺有哪些常見病癥,而《藥性賦》這里只給我們提到兩點,一點是肺熱燥咳,一點是骨蒸潮熱。
  也就是說知母對于肺盛陰虛,火旺熱盛的咳嗽,還是骨蒸潮熱,都有很好的效果。
  故曰,知母止嗽而骨蒸退。
  知母作用于肺腎,這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得非常好,李時珍說,下則潤腎燥而滋陰,上則清肺金而瀉火。
  也就是說知母這味藥是一味能夠令肺腎金水相生的藥物。

  


  《名醫(yī)別錄》上記載它治煩熱陰虛,它是通過哪種方式來治呢?
  原來知母這味藥是很好從天而降甘霖露雨的藥,它善于從肺水是上源,順流而下,上清肺火,中降胃熱,下滋腎水,從肺胃到腎一路上到處救火解渴除煩,并且還代謝通利水道之功。
  真是一味降本流末的妙藥??!
  所以我們?yōu)槭裁匆獑柎蠹遥恕端幮再x》上說的止肺嗽跟退腎的骨蒸外,它還有其他哪些功用?
  大家能夠從上到下理順知母的話,你就不獨治咳嗽骨蒸了,你完全就超出《藥性賦》如何用知母的范疇。
  那么你中間的胃熱,可以用知母,比如知母配石膏的白虎湯,善于清解陽明氣分熱火。
  給陽明胃經(jīng)下一場甘霖,知母配合玄參、麥冬、生地這增液湯,可以讓大腸更多水分津液,這樣增水行舟,大便滑利得就像箭一樣快。
  知母你再配合我們前面講的天花粉、葛根,能夠生津止渴,比如張錫純的玉液湯,就是治療消渴口干舌燥,屬于氣陰兩虛的。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08:46:18
  57、知母11
  當然你如果陽氣不足,又要另當別論,用溫陽以陽來化陰。
  所以知母除止嗽退骨蒸外,它也可以解煩渴,降胃火,潤腸道。
  其實這些功效都是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功能的體現(xiàn)。
  所以說,會用藥的,他不局限于藥書上所說。
  讀于書中,活用于書外;
  學于古人,超于古人。
  這才是我們不斷學習上進的表現(xiàn)。
  知母雖然是作用于肺部,但是它滋陰潤燥卻是作用于五臟的。
  為什么呢?
  一肺法象天幕,天上降雨,各個地方都能得到灌溉。
  所以肺這五臟的滑蓋,若水分充滿,那么五臟皆能受其蔭護。
  二肺為水之上源。
  源頭一路降本流末,去灌溉五臟六腑,如果把肺比喻成水庫的話,那肺下面的臟腑,都是水庫下游的田地。
  如果水庫上游水液充滿,那么它灌溉下游田地就是輕而易舉之事。
  三肺朝百脈。
  大家看到?jīng)]有,百脈都來朝到肺部,稟肺部的氣陰,肺部同時給百脈輸送氣陰。
  這就是為何張錫純有組非常好的藥對,叫黃芪、知母。

  


  碰到病人脈數(shù),又氣不足的,此乃虛熱也,五臟百脈氣陰不足,以虛數(shù)來自救,這時若單用黃芪、大補肺氣,這補益之藥,能把虛脈給體起來。
  但未必能很快把數(shù)脈降下去,可能還會助熱難以耐受。
  所以張錫純用黃芪補氣之方時,擔心病人虛不受補,熱勢上炎,都會佐以知母這味藥,因為知母液華能從肺往最低的腎滋潤降金以生水。
  張錫純稱,黃芪配知母,有云升雨降之功。
  這就是說黃芪令白云朝頂上,知母能夠往下走,令甘露灑須彌。
  所以黃芪配知母,就是在制造大氣云朵來降雨降水。
  所以不足之氣虛得補,有余之亢熱得降。
  那么脈象虛數(shù)就恢復了。
  所以借助肺朝百脈之功,百脈都能夠得到氣陰的灌溉,這就是為何治病一定要治到關要上去的道理。
  其中通過補肺來降潤百脈,就是一個治病的竅門跟捷徑。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09:19:28
  57、知母12
  我們接下來看,知母是如何幫助人體津液和調(diào)于五臟,灑陳于六腑的。
  知母又是怎么樣用它多汁液善于肅降之性,源源不斷地把飲水補充給需要的地方,這就要看如何配對帶著知母到五臟六腑去走一圈了。
  那么我們就要看知母在治五臟疾患里的一些中藥方劑里頭是如何運用的。
  第一我們看肺,肺部最常見的是陰虛燥咳,這是要用到知母的。
  病人咳嗽你可以聽他聲音,有種很沉悶的,那是痰濁堵在里面,這藥化痰降氣。而有種燥裂的,清脆的,這就需要滋陰降火。
  所以陰虛燥咳,黃金搭檔的二藥對,就是知母配川貝母。
  古人把這兩味藥的配對稱為二母散或二母湯。
  也就是說,你用這兩味藥打粉來送服還是煎湯都可以治療陰虛燥咳發(fā)熱。
  為什么呢?
  知母入肺,潤肺燥。
  貝母也如心肺,也潤肺,它還能散心胸的郁結之氣,同時化痰止咳。
  兩味藥相須為用,共同走上焦,滋陰潤燥,降氣止咳力量倍增。
  所以病人咳痰少,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明顯是水虧火旺之勢,不管是溫燥咳嗽,還是產(chǎn)后咳嗽,抑或者是各種支氣管炎癥咳嗽。

  


  中醫(yī)只須辨到陰虛火旺,皆可用之。
  第二我們看心肝,心肝陰血不足,最容易出現(xiàn)的是煩躁失眠,為什么呢?
  因為心藏神,肝藏魂,神跟魂是需要你身體里陰血充足才可以安穩(wěn)的,一旦陰血不足,它就開始著急了,為什么陰虛的人佷容易火旺,瘦小的人心性很容易著急。
  這就像你家里沒糧食了,你在家里呆不住啊,焦慮不安。
  所以你如果不讓五臟吃飽飯,那么你的煩熱跟失眠就好不了。
  這就是為何很多病人熬夜過度勞累后,本來以為疲勞的能夠誰個好覺,想不到你疲勞過度了,血不歸肝,精不藏腎,心肝血虛,神昏不內(nèi)視,都不愿意住在里面去。
  這時你怎么想睡都睡不著,而且白天又沒精神,這真是折磨人啊。
  那么治療心肝血少,失眠煩躁,最常用的是什么方子呢?
  當然是含有知母的酸棗仁湯了。
  為什么?
  《傷寒論》上說,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這是說,你臟腑陰血虧虛,吃不飽飯,神不安,睡不著,這時用酸棗仁配知母、川芎、茯苓、甘草,就這五味藥,就能管住。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09:45:57
  57、知母13
  所以大家在晚上吃完飯后,有臟腑陰血不足,失眠習慣,勞心過度,謀慮過度的,來一碗酸棗仁湯。
  因為有酸棗仁把知母滋陰潤燥之性,帶到心肝去,讓心肝如同得到肺這水庫降下來的水液滋養(yǎng)灌溉,那么煩熱一消,睡眠便和調(diào)了。
  大家看張仲景一個治療失眠的方子,都不是只看到心肝,還看到肺,這也是用知母的道理。
  第三我們來看陽明胃。
  陽明胃熱最常表現(xiàn)是身體壯熱或者煩渴或者是饑餓感非常厲害,因為胃能夠消谷,也就是消納水谷,如果火氣亢,那消納水谷之力就強。
  如果過亢了就是病態(tài),人家吃三頓飽了,結果你吃四頓還不夠,還要加多一頓宵夜。
  這樣表面上胃口大,而實際上臟腑又未必完全消納得了,久而久之,消納不了的水谷,紛紛變成血糖血脂血尿酸。
  究其源還是消渴善饑的陽明胃火在作怪,碰到這種情況怎么辦?
  我們見過一例這樣的病人,病人晚上喝涼水都不解渴,肚子餓得非???,經(jīng)??诟?,明顯是一個陰虛煩熱燥渴之象。

  


  這時你單純滋陰行不行??!你想想當爐中火大時,你隨手舀一勺水道鍋里,才不久水又滾又熱又蒸發(fā)掉了。
  所以滋陰只能解決燃眉之急,降火才能治根。
  特別是這樣病人,脈象洪大的,有病則病受,你直接用白虎湯,幫他亢盛的陽明胃經(jīng)撤火,就如同把燒得鼎沸的柴火灶,把柴撤幾根出來,那么火勢一小,上面鍋中水谷就不會被燒干燒沒了。
  大家看是不是啊,為什么陽明胃經(jīng)亢熱,你怎么喝水吃飯都不解渴,不解飽,甚至還消瘦,因為都是這鍋下的火燒得太急。
  所以我們給病人用白虎湯配合張錫純的玉液湯,白虎是西方降金之湯,專門撤陽明胃火,而玉液湯是增液潤燥之湯,專門滋潤五臟之陰,從肺而降。
  這樣通過白虎湯來撤下面炎炎火勢,通過玉液湯來增加上面鍋中水津。
  這樣火退陰水生,那么陰虛火旺,高熱煩渴,饑餓難耐之癥就消了,真是藥證相合,脈靜身涼??!
  病人說,吃完藥后,像是感到大夏天突然過度到秋天下了一場秋雨一樣,真涼快,覺也好睡了。
  這正是《黃帝內(nèi)經(jīng)》所說的亢為害承乃治。
  你陽明胃火亢盛,我們用知母配石膏,讓這上亢的火轉(zhuǎn)過頭來順承下去,那么煩自解,熱自消,陰自生,燥自止,眠自安。
  這正是久旱盼云霓之方,所以以后大家碰到最厲害的陰虛火旺,就可以用張仲景白虎湯來撤火,用張錫純玉液湯來增液養(yǎng)陰,這樣火退陰生,高熱煩渴之證俱消。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10:19:36
  57、知母14
  第四我們來看腎。
  腎主骨,當腎水不足被火蒸干時,那么你會感到骨頭里都蒸蒸有熱發(fā)出來,這個就叫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甚至晚上睡不好覺,還拼命地盜汗。
  為什么?
  因為你陰分不足過后,陽不入陰。
  中醫(yī)認為,陽入陰就睡得沉,陽不入陰,就沒法睡好。
  這時你只有增強的陰分的程度,再把陽火降進陰分來。
  這樣陰自生,火自降,那么心煩失眠,骨蒸盜汗之感就可消除。
  古人把這種方法稱為滋陰降火,大家想一下,我們滋陰降火,最出名的方子是什么呢?
  是知柏地黃丸。
  腎為五臟六腑真陰所藏之所,五臟六腑真陰不足時,就容易起火,所以很多人沒事就愛上火,屢吃下火藥,下到脾胃虛寒,火還不消,為什么?
  因為你身體里頭缺乏陰液,這時不能只是清熱降火,應該按照《黃帝內(nèi)經(jīng)》的陰陽學說,既然通過降陽火,解決不了陽火,那你就需要滋陰水,使陰能夠制陽,來把陽火收下來。

  


  這個治法在《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頭叫做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你看為什么秋冬天容易發(fā)生森林火災,你不斷去滅火,發(fā)現(xiàn)都不能完全阻止火災,原來是天干物燥所致,大地草木都枯萎干燥了,為什么春夏天比較少火災?
  因為春夏天雨水甘露多,草木能夠充分把雨露吸得飽滿,那么你想起火災,想上火都不容易啊!
  這就涉及到一個大話題,《黃帝內(nèi)經(jīng)》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現(xiàn)在很多喜歡熬夜,晚上屬于天的冬季,當你把身體陰液津水熬干后,就等于你這一天的冬季沒有藏好精,那么到第二天白天就病溫了。
  什么叫病溫?
  就是身體容易感到溫熱煩躁上火,性子就像火一樣容易著急,跟人斗氣,你還以為是別人惹你,其實是你身體陰分在晚上熬夜時被盜干,或縱欲時被耗干的緣故。
  你想想,如果你身體陰液充滿,晚上津水封藏得很好,就像一根濕柴一樣,別人想點你火,也費老大的勁都點不著,想惹你生氣都難。
  如果你身體被好耗干,下變身精血都用完了,就像草木干枯的狀態(tài),這時不要說別人是有意惹你的,就算是平時無意間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令你勃然大怒,七竅生煙。
  這就像點燃一堆干柴,只需要幾點火星,或幾顆煙頭就夠了。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10:34:56
  57、知母15
  所以老容易發(fā)火生氣的人,莫向外尋,須向內(nèi)修,過失不在外面,而在我們自己身上。
  老去抱怨周圍,只能讓你的身體問題越來越嚴重,只有反觀內(nèi)修,《論語》上稱之為反求諸己,把晚上的覺補回來,把睡眠質(zhì)量提高,把縱欲手淫的壞習慣戒掉,這樣別人想隨便惹你都惹不到。
  你干起事來,也不會心急火燎,這都是精水充足的表現(xiàn)。
  所以你如果會望診,單純看一個病人的形態(tài)動作,聽他說話的聲音語調(diào),你都可以聽出他身體是陽火不足,還是陰不涵陽,這樣你用藥在陰陽大方向上就分開來了。
  這就是為何很多老先生在處方用藥時都是非常快速到位,似乎開起藥來,輕描淡寫,但病人卻絡繹不絕,屢治屢效,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這陰陽上下功夫。
  萬物皆分陰陽,就連你一個表情,一聲語態(tài)都可以看出陰陽。
  過年時才有一個病人,熬了幾個夜后,牙火就起來了,晚上睡覺煩躁,很難睡好,他問這是為什么?
  我們跟他說,一夜不睡,十天不醒。

  


  你徹底打破了正常的陰陽,那么你接下來即使好好睡覺,你的精神都難以恢復到很飽滿,這就需要一段時間來調(diào)調(diào)。
  他說,這怎么辦,牙又痛,睡覺又不好,心又煩。
  我們問他,尿怎么樣?
  他說,尿比較黃。
  一看舌尖紅,苔少,這明顯是一個熬夜傷了腎精,這樣腎又主五臟六腑之水。
  你腎水一虧,五臟六腑立馬陰液不足,都來支援腎了,那結果心陰不足就煩,汗為心治液,就盜汗。
  胃陰不足,牙火就上,牙齦肉乃陽明胃經(jīng)所主。
  肺陰不足,口就干。
  肝陰不足,人就著急易怒。
  腎陰不足,腰就算,牙就容易松動。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11:56:19
  57、知母16
  他問,有什么適合的中成藥,現(xiàn)在剛過完年煲中藥不太吉利。
  因為農(nóng)村人認為,大年開頭正月初要少吃中藥,年初吃中藥一年疾病沒完沒了,其實這些都是圖個吉利的說法,身體既然有病了,不高管那么多還是吃藥治病第一緊要。
  但病人想吃點中成藥,那也簡單,我們中醫(yī)只要把醫(yī)理病象理順,那么后面的立法前方用藥就非常靈活了,你想吃藥丸,還是想喝湯藥,甚至想用點泡茶方,這都是輕而易舉的事,針對陰虛火旺,我們用什么呢?
  當然用最典型的陰虛火旺第一方——知柏地黃丸。
  到我們講湯頭歌訣時,再跟大家詳細分析此方結構,這里跟大家提到,這湯方就是知母配合黃柏跟六味地黃丸。
  就是專門瀉相火養(yǎng)真陰的。
  由于它火旺比較厲害,而這丸藥又是比較緩慢的,所以我們叫他加倍服用,就是按這正常說明書的劑量再加一倍。

  


  中醫(yī)認為有病則病受,他吃了一瓶后,牙火下來了,不痛了,兩瓶吃完,睡覺就好恢復過來了,幾天的熬夜搞得陰虛火旺就慢慢調(diào)整過來。
  我們跟他說,下回你應該知道疾病是怎么來的了。
  你肆無忌憚地用身體,就像肆無忌憚地開車一樣,開到水箱水都干了,油箱油都不足了,最后車子發(fā)燒燒壞,甚至在路上停住走不動,就像你身體通過生病來向你罷工。
  你都不讓你身體五臟六腑的員工休息,那么它們怎么可能為你干事業(yè)工作呢?
  你們這些人都是沒病找病受,連正常的規(guī)律作息都不懂,搞得一身是病,又圖個啥呢?
  現(xiàn)在很多人聽騙不聽勸,他們跟豬朋狗友,三言兩語就被叫出去,賭錢喝酒打麻將視為等閑,你周圍人怎么勸他,他都聽不進,你非得跟他雷霆棒喝,他才能夠略微警醒,神經(jīng)都麻木得忠告良言都聽不進去了。
  只有到病苦的時候,才能反省反省過失,所以說中醫(yī)為什么亟待普及,因為病人太苦了,因為大家都忽視了真正生病的根源。
  大家都在外面尋求湯藥,而不到身體里面找根除疾病的治法?。?br>  好知母這味藥我們今天講到這里,下節(jié)課我們來講牡蠣。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14:20:51
  58、牡蠣1
  牡蠣澀精而虛汗收。
  大家好!上節(jié)課我們講到知母這味藥,知母止嗽而骨蒸退。
  它是通過什么方式止嗽,又是如何退掉骨蒸潮熱的?
  我們知道知母苦寒可以清熱,甘潤多汁,可以養(yǎng)陰。
  所以它通過滋養(yǎng)陰水并清熱降火而止嗽退骨蒸。
  利用知母這種特點。我們跟大家講,知母的特性遠不止于《藥性賦》,它可以隨著不同的藥引子配伍,被帶到五臟六腑去滋陰降火。
  所以我們形容知母它是救火隊,你不管哪個地方天干物燥,陰虛火旺,它都能夠去幫你火降下來,水補回去。
  故而肺燥咳嗽,有知母配貝母,名曰二母散。
  心肝血虛,失眠躁擾,有酸棗仁配知母。
  養(yǎng)肝心陰血以寧神。
  胃中燥熱消渴,有石膏配知母的白虎湯。
  降火養(yǎng)陰消渴除。

  


  甚至腸中干燥便秘,有增液湯配知母。
  增水行舟,潤腸通便。
  當然更有熬夜過度,引起陰虛火旺,骨蒸潮熱,心煩盜汗,甚至虛火上攻引起的牙齦腫痛,咽喉不利。
  我們有滋陰降火第一名方,知柏地黃丸。
  大家看,如何學習藥物,就是這樣學的。
  要通過藥對跟名方,帶著這味藥到五臟六腑去走一圈,在每個點上它是如何配對藥物,如何組成方陣的。
  這里面古人在名方藥對里頭都告訴我們了。
  所以我們學習一味藥可以學到各種臟腑用藥的配伍技巧,這叫聞一而知十,觸類而旁通。
  現(xiàn)在很多學生覺得學習這《藥性賦》有些枯燥,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把思維發(fā)散開來。
  你如果僅僅執(zhí)著于《藥性賦》講的那一兩句話,那么你的思維很難打得開來,只有不斷地大開大合,對藥物才能不斷地大徹大悟。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14:50:37
  58、牡蠣2
  你如果僅僅只想到學了知母只會治陰虛燥咳,那你就太小瞧知母了。
  你進而要去知道如何運用滋陰降火的大法,去治療世間雜病,為什么會陰虛火旺,你要見病知源,那么養(yǎng)生保健都出來了。
  為什么要少熬夜,少思慮過度,少看電視上網(wǎng)?
  因為這些行為都是暗耗精血,把身體榨干扭干的,佷容易就急火攻心,煩躁不已。
  我們用知母目的就是從天而降,降本流末,上潤肺,中滋胃,下養(yǎng)腎,這一條線路下來,就像河流所經(jīng)之處,無不滋潤,百草潤澤。
  所以說,知母真是人身臟腑的救火隊。
  好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講牡蠣這味藥。
  牡蠣澀精而虛汗收!

  


  這牡蠣可是一味大藥,很多人都吃過牡蠣,就是海里的一種貝類。
  牡蠣這種貝類,它的肉可以食用,它的外殼就叫做牡蠣。
  我們學習牡蠣,要從四個角度來切入學習,這樣學完后,大家對牡蠣的四大功效就了然于胸,等到臨床用藥時,就可以隨手甩出。
  首先牡蠣第一大功效,叫重鎮(zhèn)安神。
  中醫(yī)認為,藥物質(zhì)重的,能夠鎮(zhèn),有安神之功。
  善于治療各種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怔忡。
  所以我們《傷寒論》里頭有首非常重要的方子,叫桂枝甘草加龍骨牡蠣湯。
  張仲景說,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原來這四味藥組成的藥陣湯方,就可以治療心慌心悸心神不安,心跳加速,想要用手護住心,擔驚害怕。
  大家看,這里用到龍骨、牡蠣,這是一組重鎮(zhèn)安神的黃金搭檔。
  龍骨收濕,斂心腎更厲害。
  牡蠣清熱,軟堅痰效果更良。
  而且龍骨收濕卻不燥烈,牡蠣補水卻不滋膩。
  兩者都能夠以質(zhì)重之體安浮越之心腎。
  龍骨、牡蠣這兩味藥,大家今天第一次見到,它們可是我們中藥世界里頭的兩味主角,今天隆重登場,我們必須去參透它們的本質(zhì),然后就可以靈活便用于臨床。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15:13:31
  58、牡蠣3
  這里提到重鎮(zhèn)安神,我們跟大家講一個畜魚置介的故事。
  中醫(yī)要善于從日常生活里頭發(fā)掘智慧,在平常中很常見的一些現(xiàn)象里頭,往往蘊含著精神的醫(yī)理。
  在農(nóng)村里你知道為什么魚湯里大都要放一些蚌殼介類的生物嗎?
  你如果弄懂這個道理,你對中醫(yī)陰陽的領悟必將更深一層,古人說,畜魚千頭者,必置介類于池中。
  為什么呢?
  因為人體是一團陰陽之氣,相互升降溝通而成,而池塘也可以看成是一團陰陽之氣,才能夠化生萬物。
  古人說,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所以上游要納水,下游要出水,符合人體新陳代謝,推陳出新之理。
  同時你魚是動的,屬于陽,而你介類貝殼是沉潛下鎮(zhèn)的,屬于陰,這樣兩個一搭配,陰能夠吸納住陽,使不亢越,陽能夠疏通陰,使不滯塞。

  


  所以魚跟介類蚌殼相得益彰,共同生長于池中。
  有經(jīng)驗的漁農(nóng)發(fā)現(xiàn),池中放蚌殼介類的魚塘,在刮風下雨,打雷閃電的時候,這些魚不容易被驚嚇到,不容易越池而出。
  而那些沒放介類蚌殼的魚塘,魚兒就更加驚慌亂竄,比較難鎮(zhèn)得下來,容易縱躍到池塘外面去。
  甚至會因為暴雨雷電而被驚擾到,以后都不容易長大。
  就像為什么很多小孩子,營養(yǎng)那么好,就是長不大,長不壯,原來小娃子在小的時候,受過驚嚇,被驚嚇過的人,中醫(yī)認為恐則傷腎,腎氣受到損傷,那腎主生殖發(fā)育的功能就下降。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15:54:46
  @jiejiexiang023 1758樓 2014-04-18 13:06:44
  樓主,我偏頭痛10多年了,每次發(fā)病都是背部受寒或精神緊張或月經(jīng)期,月經(jīng)期是必痛,每次發(fā)作的時候就是嘔吐,沒力,開始以為頸椎有問題,檢查了頸椎沒問題,左邊比右邊痛,請樓主給個方好嗎?這個已經(jīng)嚴重的影響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了,吃止痛藥都沒效果,有時候要痛幾天
  -----------------------------
  《傷寒論》說,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對于肝經(jīng)有寒,引起的頭痛,吳茱萸湯,效果比較好。
  但要找當?shù)蒯t(yī)生辨證施治。
  你偏頭痛十多年了,一般暴病多實熱,久病多虛寒。
  加上每次發(fā)病都是受涼,或者精神緊張引起的占多數(shù)。
  說明一方面身體陽氣不夠,另一方面也伴隨有氣機郁結。
  所以治療的大法是溫陽加理氣順氣,由于每次發(fā)作時,容易伴嘔吐沒力,所以適當還要補虛降逆。
  為什么吃止痛藥效果都不理想,因為止痛藥,大都是暫時的麻痹,它并沒有去揪出病因來治理。
  中醫(yī)認為疼痛又兩種情況,一種是不通則痛,一種是榮則痛。
  你管道氣脈堵塞了,它會痛,就像很多人一生悶氣,頭就痛,你給他泡上一杯橘葉茶,或者吃點逍遙丸,氣機一理順,痛就去掉了。
  不用管它是頭痛,還是腳痛,你只需要這病是生悶氣得的加重的,你就先把它郁悶疏解開。
  還有一種是病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吃過飽脹,然后頭痛就加重,有個脂肪肝的病人,頭痛幾年都好不了。
  做了CT、MR,并沒有發(fā)現(xiàn)頭部有長什么東西。
  想不到就吃了幾劑治療脂肪肝,通降腸腹的藥,頭痛就好了。
  隨后叫他別再應酬那么頻繁,少吃到飽脹,還真管用,頭痛都很少再發(fā)作了。
  然后偶爾有一兩次發(fā)作,他自己都知道,最近又大開口腹之欲,飲食無所畏懼的緣故。
  所以大家看中醫(yī)《黃帝內(nèi)經(jīng)》上厲不厲害,古人造就把這種道理實踐出來了。
  《黃帝內(nèi)經(jīng)》上說,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所以頭痛你要考慮到腸胃。
  如果是婦人女子,你大都要考慮到你是不是肝郁,如果是男子挺著將軍肚來的,你就要考慮是不是飲食堵塞。
  如果是飲食堵塞,七分飽,加上保和丸,居然可以治頭痛,沒有人規(guī)定保和丸,只能治食積,不能治頭痛。
  特別是很多頭痛,就是腸胃不和引起的,你就盡管治腸胃,那頭痛自然好得徹底。
  還有一種頭痛,是長期受寒引起,病人經(jīng)常大清早就要去賣菜,或者批發(fā)水果,這樣盯著風寒,開著摩托車,寒氣直接入體,就容易閉塞經(jīng)脈,不通則痛。
  有個頑固頭痛的水果商,舌苔白膩,脈沉緊,這是一派寒象,于是我們給他用川芎茶調(diào)散,雖然減輕了,但病人說,還要痛,特別是晚上一睡不好,第二天必痛得更厲害。
  我們看他舌下靜脈曲張,知道體內(nèi)還有瘀血堵塞,所以晚上睡覺,陽也難以入陰,你不把陰實打通,這陰陽就很難很好地交融。
  于是再原方的基礎上,加上全蝎、蜈蚣蟲類藥,一般我們都不輕易用蟲類藥,除非是久病入絡,沉寒痼冷,非蟲類藥不能搜刮抵達,我們才不得已而用之。
  想不到這全蟲蜈蚣一用上去,病人頭痛就基本好了。
  他說,一開始開這藥,那就不用吃那么多藥了。
  我們跟他說,你吃了三個包子,還不飽,吃到第四個包子,一下子就飽了,如果知道第四個包子一吃就飽,那前面三個是不是不用吃就是了。
  他聽了,哈哈大笑。
  這中醫(yī)治病,也是病去如抽絲,只要你方向?qū)α?,也是慢慢在抽絲剝繭,就像川芎茶調(diào)散,先是把表淺的風寒發(fā)出去,后面加進全蝎、蜈蚣,是直接深入經(jīng)骨,把沉寒痼冷發(fā)出去。
  所以醫(yī)生用藥,有時不能夠著急,一下子就給他上最厲害的藥,要慢慢來,一步步來,幫你人氣機調(diào)順后,再加大藥力,就可以一舉把邪氣趕出。
  為什么川芎茶調(diào)散,治療偏正頭痛,但屬風寒引起的,效果都不錯。
  因為古人認為,巔頂之上,惟風藥可到。
  而川芎茶調(diào)散,主要就是由風藥組成。
  風藥一進人體,就能起到疏散的作用,打開風寒外出的通道,給邪以出路。
  我們也用過補中益氣湯治好的頭痛,因為病人雙脈下陷,血壓低,這種頭痛是隱痛的,很不舒服,而且一痛很纏綿,一旦用補氣升提法,把氣血升上去,腦部氣血一供足,疼痛就消失了。
  所以對于中氣不足,少氣懶言,平時勞倦跳過的,你叫他吃補中益氣丸這中成藥,頭痛也能好。
  因為中醫(yī)是治本的,你看到上面燈泡不亮了,未必要修燈泡,有時是電力不足。
  所以你要提供足夠的電力進去,燈泡就再度亮了。
  總之,頭痛的原因多種多樣,不能見痛止痛,必須查明真正病因病機,舌苔脈勢,看病人是哪種誘因,加重了頭痛,然后兼顧治之。
  比如受寒加重的,就要適當加一些,補氣散寒之品,比如精神緊張郁悶加重的,西醫(yī)說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那就要加一些疏通經(jīng)脈,柔肝緩急之品,如川芎、當歸、白芍、炙甘草。
  又有些飽食過度加重的,必須幫他腸胃清潔清潔,而且從此要懂得七分飽,不然頭痛就沒休沒止。
  更有是縱欲而導致的頭痛,你下半身精血都打空了,都用沒得了,他怎么有多余的精血上注于腦竅,充養(yǎng)腦髓呢?
  這種頭痛往往伴隨記憶力減退,善忘,腦袋變得不靈光,所以縱欲除了會伴隨聰明才智的流失,更會讓疾病變得復雜難纏。
  中醫(yī)稱為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
  長期手淫縱欲的病人,精髓下流,不能上供頭部,所以容易導致不榮則痛,不榮則昏沉,腦子不靈光,也容易早衰,中風,老年癡呆。
  所以頭痛是一個小毛病,但它牽涉到五臟六腑,更牽涉到人心社會狀態(tài)。
  所以大家要透過頭痛去尋找真正背后的病根子。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16:15:48
  @halou114 1764樓 2014-04-18 15:58:16
  樓主,我月子因為太虛,婆婆急于給我進補,做了油膩的東西,吃的我月子里就腹瀉,孩子兩歲了,現(xiàn)在稍不注意還腹瀉,都不知道該怎么辦,非??鄲溃髽侵?,給予指導,或者開個方子,萬分感謝。另追帖很久了,雖然不懂,但也在堅持看,希望以后能越來越懂中醫(yī)。
  -----------------------------
  慢性腹瀉一定要調(diào)脾胃,都有兩年多了,所以更要注重護理脾胃。
  你的身體也不全是由于月子期間吃了油膩的東西所致腹瀉。
  現(xiàn)在稍不注意容易腹瀉,說明平時注意些就沒那么容易腹瀉。
  你要看哪些需要注意的。
  比如吃飯著急,腸胃蠕動的速度都跟你吃飯吞咽的速度不協(xié)調(diào)時,這時容易消化不好,所以飯要一口一口吃,要細嚼慢咽,特別是婦人女子吃飯細心細致的身體健康,吃飯?zhí)痹晏斓?,容易吃到壓氣飯,吃傷脾胃?br>  你看脾胃它是蠕緩的,當你快節(jié)奏地進餐,勢必會影響到它緩慢蠕動的頻率。
  所以對于脾胃不好的人來說,飲食要慢半個節(jié)拍,一旦這一頓吃飯,你覺得有著急之意時,說明這頓就沒有養(yǎng)好脾胃。
  我們見過一例白領,他幾年都是這樣,稍微吃飯急一點,飯后就腹痛,甚至拉肚子,后來慢慢調(diào)整習慣,我們叫他平時吃些山藥粥,更重要是把吃飯節(jié)奏放慢半個節(jié)拍。
  幾年的腹痛腹瀉,各大醫(yī)院跑個遍,檢查治療無數(shù)都沒能夠治好,想不到就通過這個小小的習慣改變,從而改善了他的脾胃,消除了腹瀉腹痛。
  雖然山藥也有幫助,但我們覺得緩慢從容的進餐,細嚼慢咽,這個習慣,對脾胃的幫助最大,而且進餐時候,都不要說話,不要看電視想事情。
  既然學習你都知道要專一,工作要專注,才能夠提高效率,你為什么不知道吃飯也要專心細嚼慢咽,慢慢此把注意力往內(nèi)收,放到身體里面去感受食物由咽喉下達胃腸的過程。
  一個忘我內(nèi)注的人,更容易從做任何事情中取得成功出效率。
  所以飲食之道,不在于你吃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吃。
  我可以吃粗茶淡飯,吃出津津有味來。你可能吃大魚大肉,還吃得索然無味,心中憂苦。
  所以一個人要安于吃飯,專心吃飯很重要。
  古人為什么說要食不言,就是叫你吃飯別分心。
  你如果經(jīng)常邊吃邊說邊看電視,雖然沒有腹痛腹瀉,但身體消化食物的功能就減退了。
  消化也不夠徹底,也容易有殘渣,堵塞胃腸,有氣滯,所以肚子容易長胖。
  你如果能夠變一種方式告訴你,你就可以換一種體質(zhì)過活。
  所以吃飯的訣竅,就是專一緩慢安定。
  這個才是真正的飲食之道。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20:21:06
  58、牡蠣4
  有個地方出現(xiàn)了一場地震,地震過后大家發(fā)現(xiàn)重新養(yǎng)的小雞都慢慢變大,原來在地震中的大雞,由于飽受驚嚇,居然不再長大,這樣后來者居上,小雞反而長得比大雞還大。
  足見中醫(yī)認為恐傷腎的道理。
  所以說碰到一些小孩子老長不大,脾胃又不錯,但是就吃進來不長肉,那該怎么辦?
  你去觀察小孩子的神色,看是不是容易擔驚受怕,或者脈象是不是虛亢,如果是的話,你就給他龍牡壯骨顆粒,配合六味地黃丸。
  這樣一邊助腎封藏,一邊滋腎精水,還能夠鎮(zhèn)心安神。
  這樣心神得安,腎水得養(yǎng),心腎相交,身體自壯。
  當然大家不要只片面地依靠藥物,一定要讓孩子順著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加強運動鍛煉,畢竟身體的發(fā)育成長,三分靠藥物飲食,七分還得靠自己運動鍛煉。
  你不可能說用藥物飲食,鑄造出一個強大的體魄來。
  我們現(xiàn)在跟大家以牡蠣為載體去講陰陽,見陰陽。

  


  陰陽之道妙無窮,從個人修身到齊家再到做事業(yè)平天下里頭,都可以以陰陽觀之。
  為什么牡蠣能鎮(zhèn)心安神呢?
  大家看!海里波濤洶涌,而這些貝類沉潛其中,勝似閑庭信步,如果沒有這股在大風大浪中,示弱等閑,沉潛內(nèi)斂的本事,那牡蠣談什么來鎮(zhèn)心安神。
  常人之心若瓢在水,
  真人之心若珠在淵!
  為什么我們這個時代用龍骨、牡蠣這么頻繁,你要看到時代的特點,大家都偏于心浮氣躁,樓越蓋越高,心氣越來越傲,神志越來越散亂。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20:58:56
  58、牡蠣5
  快速的生活,讓人定不住,這時它身體最需要的就是一股重鎮(zhèn)安神的定心丸。
  就像一對士兵,如果兵敗后,如果倉皇而逃,統(tǒng)帥如果都失去主心骨,那么這群士兵佷容易作鳥獸散,而且見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害怕成這樣子,那想要東山再起,就不可能了。
  所以你的身體就是一個大道場,大戰(zhàn)場,你如果心神如果能坐鎮(zhèn)中州,若珠在淵,任你正邪交爭多么劇烈,我們心都不會散亂,那么你就掌握了制勝最重要的籌碼。
  現(xiàn)在很多人們未病先慌,已病就大亂,聽到有癌瘤腫塊更大失方寸,這時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你完全鎮(zhèn)保不住身體這個場,那癌瘤邪氣就乘機作亂,蜂擁而起。
  所以上醫(yī)治神,其次治氣,再次治形。

  


  你能從神這層面上來下手,就像孫思邈在《大醫(yī)精誠》,凡大醫(y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
  你自己神不安,志不定,談什么讓病人安神定志。
  病人神不安,志不定,就像敗軍之將,不敢言勇,拿著鋒利的武器,也四處逃跑,這樣這場正邪之戰(zhàn),怎么可能打下去。
  所以說個人的心性修養(yǎng),對于疾病的康復有莫大關系。
  我們用牡蠣幫助病人安神定志,那是在外面上用外力輔助它,而真正要令神志大安大定,還必須要病人自己去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看淡名利,看淡生死,反而你能活得更長,過得更好。
  修身如此,齊家更是這樣。
  你看為什么一個家庭要祖孫三代同堂,這樣其樂融融,家里有個老人,氣場就比較能安鎮(zhèn)安鎮(zhèn),因為老人就像貝殼,沉穩(wěn)而緩慢,小孩子就像魚兒,浮躁而好動。
  這樣老少相合,相得益彰。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8 21:28:27

  @baihe8huakai 1771樓 2014-04-18 20:58:14
  你好,想再請較下,我今天已經(jīng)給寶寶減少喂藥了,但是寶寶晚上出現(xiàn)口唇周圍發(fā)青,是什么原因?(ps寶寶今天有點鼻塞,也出門了,難道因為見風了?)
  -----------------------------
  用藥一定要當?shù)卣裔t(yī)生,不能夠隔空點穴。
  健康靠自己,這是養(yǎng)生養(yǎng)在平時,生病找醫(yī)生,這是治病治在及時。
  大家要從這帖里頭學到如何使用身體,借助學習一些中藥的常識去領悟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
  讀者容易誤會,以為來這帖中求醫(yī)問藥。
  其實我們多次說了,這帖是學習帖,是普及中醫(yī)知識的地方,就像學堂一樣。
  大家把問題,一起處處建議,分析分析,理順理順思路,最后一定要回歸到如何落實養(yǎng)生,如何落實修心。
  從飲食起居情志喜怒,陰陽寒暑,多方面入手,確確實實做到能夠符合常規(guī)生活,爭取做一個常人平人,現(xiàn)在這個時代之所以那么多病,是因為大家背離常規(guī)太遠了。
  既然叫不熬夜,大家做不到,那就別熬那么兇。
  既然應酬飲酒下館子沒辦法,那么在你力所能及范圍內(nèi)就要有所節(jié)制。
  既然給娃子買零食,知道這樣會導致疾病,就要減少這方面的開支,而不是因為自己有錢,就給足娃子零花錢。
  既然知道飽食容易得消化系統(tǒng)疾病,進而周身抵抗力會下降,就要給孩子七分飽,不要給他吃撐吃脹。
  這些在古代都是常規(guī)常識,在《素書》中說,病莫病于無常。
  當你不循常規(guī)時,疾病就上門來了。
  本來好好的,熬幾個月,臉上長痘,炒幾次架,胸悶堵塞,下館子多應酬,痔瘡就頻頻發(fā)作。
  你說人在這個世上圖個什么?
  所以在物欲的追求里頭,大家時時刻刻頭上要打這個問號。
  還有有些家庭夫妻關系不好,大家想想,最受遭殃的是誰,是小小的娃子啊!
  有什么樣的家庭環(huán)境,就容易養(yǎng)什么樣的娃子,古人說,疾風驟雨,禽鳥戚戚,和風細雨,草木欣欣,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沒有歡喜,家庭不可一日缺乏安寧啊!
  為什么古代的皇宮要叫乾清宮?
  皇后住的要叫坤寧宮?
  因為天地清寧出神靈,所以一個家庭,做父親的,清秀清靜,做母親的,安寧平和,那么娃子身體容易健康,事業(yè)容易有成,更聰明伶俐,討人喜歡。
  所以你不要以為你的修養(yǎng),你家庭的環(huán)境跟娃子沒有關系,有時娃子往往就是你們修養(yǎng)的投影。
  所以通過改善家庭關系,家庭環(huán)境,提高自身的心性修養(yǎng),必定可以讓娃子,步步走向更健康。
  只是現(xiàn)在很多父母雖然很關心娃子,但自己卻并沒有注意這一點,也沒有重視去提高自身修養(yǎng),改善家庭環(huán)境。
  這個不怕,不怕現(xiàn)在問題多,就怕覺悟覺醒后,并沒有去努力踐行,努力做。
  再次提到,養(yǎng)生是一個百年大計,是一個長久之事,要慢慢來,若身體有疾病,速當找當?shù)蒯t(yī)生調(diào)理,切莫在網(wǎng)上糾纏,以免誤了自己。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9 08:47:43
  @中醫(yī)普及學堂 2014-04-18 15:54:46
  @jiejiexiang023 1758樓 2014-04-18 13:06:44
  樓主,我偏頭痛10多年了,每次發(fā)病都是背部受寒或精神緊張或月經(jīng)期,月經(jīng)期是必痛,每次發(fā)作的時候就是嘔吐,沒力,開始以為頸椎有問題,
  -----------------------------
  @jiejiexiang023 1776樓 2014-04-18 22:16:22
  謝謝樓主,沒想到那么快就能看到你的回復,我也不知道我們這邊哪里有好中醫(yī),中醫(yī)是看過不少,但是效果都不好,我應該是屬于肝經(jīng)有寒的那種,我試試你說的那個湯,謝謝樓主了
  -----------------------------
  不能以身試藥,要在當?shù)蒯t(yī)生辯證指導下進行,這是個大原則。
  中醫(yī)愛好者不能夠看到方子藥書上的哪個證型跟自己相像,就套過來用。
  因為人體是復雜的,病有本末,因有先后,治有緩急,藥有輕重,這都是要考慮到的。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9 09:00:35
  58、牡蠣6
  所以有智慧的家庭,他們老人都很平靜淡定,小孩子都很活潑,惹人喜愛。
  你有這個氣場,就像魚塘里有牡蠣貝殼在鎮(zhèn)住,真?zhèn)€家庭就一團和氣,外邪也不容易攻進來。
  我們由家庭再想到團隊公司,進而去看到如何做事業(yè),為什么一個單位既要有智囊團,莫定而后動的人物,也有要有開拓市場,沖鋒陷陣的年輕人,這樣老少共事,智勇可成。
  因為老人善謀者,它的氣就像牡蠣,沉潛而后動,謀定而后動,使公司的運作有條不紊。
  而年輕的員工,跑市場,就像魚兒去執(zhí)行命令干事業(yè)。

  


  這樣陰陽老少搭配,一智一勇,一靜一動,這樣公司事業(yè)就會蒸蒸日上,團隊就會日益壯大。
  原來這里頭遵循的都是陰陽互根互用的道理。
  由于我們這個社會,安定的謀慮者較少,浮躁打拼的年輕人占多數(shù),所以整個社會都呈現(xiàn)一股浮躁之氣,故而都需要沉潛內(nèi)定。
  這就是為何碰到很多時代雜病,我們都需要用龍骨、牡蠣幫病人心神收一收。
  不要只顧著心神外散,要懂得及時收回來,你身體才會好。
  就像珍珠發(fā)光,跟電筒是不同的,珍珠發(fā)光,它的光體還會收回來,滋潤自己的珠體,而手電筒發(fā)光卻是一種耗油的,是一種外散浮躁之光,如果過用了,又不懂得及時充電,那么很快就會暗淡下來。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9 10:11:58
  58、牡蠣7
  我們再看桂甘龍牡湯,現(xiàn)在大家應該看得懂這湯方的陰陽吧!
  桂枝、甘草強大心陽,就像年輕人精力充沛,朝氣蓬勃。
  龍骨、牡蠣鎮(zhèn)心安神,收斂封藏,沉潛內(nèi)定,就像老年人經(jīng)多世事,氣定神閑,納氣歸田,不輕易受到外在干擾。
  這樣桂甘龍牡湯不正是一對強心安神之妙方嗎,正是智勇雙全,老少共事,陰陽搭配的一個千古名方嗎?

  


  人如果心臟陽氣動力不夠,你就加大桂枝甘草量,就像加油一樣。
  如果心腎不安不定,容易受到外邪干擾,你就加大龍骨、牡蠣量,就像給車子踩踩剎車,開慢點,穩(wěn)點,安定點。
  大家看,用這樣思維來看仲景古方,你將迅速悟入陰陽之境,領略組方之大美,然后可以隨機變化于無窮,應對疾病于萬有。
  關于解湯方我們,會重點放在講方劑時,這里由于講《藥性賦》就不能放太多的篇幅講方子,但為什么又有體到方子呢?
  因為藥無方不活,方無藥不穩(wěn)。
  講藥不能離開方,就像講一個人就要談他的公司單位家庭,有秩序有紀律的團體,下面每一味藥每一個人都不簡單。
  所以我們大家要由講一味小小的藥物,必須要看到陰陽升降的只需,動靜開合搭配的規(guī)律。
  這樣你學每一味藥,都是在把握中醫(yī)最精髓的陰陽。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9 10:41:31
  58、牡蠣8
  第二點我們要講牡蠣的軟堅散結。
  軟堅散結的藥物,它一般有個特點,它味咸,好比如海藻、昆布、旋覆花,為什么?
  中醫(yī)認為,咸能軟堅散結。
  所以你身體痰火堵塞在那里,長成一個個包塊,中醫(yī)就叫做堅結。
  這時大都會用到一些味咸之類的藥來軟化,故而有個名方出自《醫(yī)學心悟》叫消瘰丸,就是由玄參、浙貝母配合牡蠣而成。
  專治療痰火郁結引起的癭瘤瘰疬,脖子長包塊。
  但是還要跟大家提到,你用軟堅散結的藥,不是單純用它,經(jīng)常我們會配合行氣活血之品,為什么呢?
  因為堅聚包塊,本身就是一個氣滯血瘀之象。
  所以丹參、莪術、鱉甲、歸尾,這些藥物常配合軟堅散結的消瘰丸,可以讓消瘰丸威力更大,就像坦克又在裝甲車上。
  你氣血能夠通暢,那么藥效更能夠徹底發(fā)揮,這些都是我們以后要講組方技巧時要談到的配伍規(guī)律。
  用牡蠣來軟堅散結,張錫純他親自反復試驗過,印證古人所說,真實不虛。

  


  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里頭的牡蠣解里頭說,有一個貧窮的少年,為別人打工耕田,不要說是沒有錢買藥,就算是買來藥也不會有時間來煎藥服用。
  他的脖子上長了一個大大的包塊,想找人治,但一般醫(yī)生說,這么大包塊,沒有吃上幾十上百付藥,消不下來??!
  然后張錫純就看他人比較強壯,胃口也不錯,就給他出了一個招,在每天三餐的時候,用飯湯送服牡蠣打成的細粉七八錢,一個月之間消無芥蒂。
  真是單方一味,氣煞名醫(yī)啊!
  單用一味牡蠣,獨用它軟堅散結的能力,重劑起頑疾,消包塊瘀積。
  張錫純感慨地說,這是因為此人,經(jīng)常勞作,身體強壯,并且胃口不錯,才可以用此單藥重劑。
  如果脾胃稍微弱些的,你就要配伍一些健脾和胃的藥,不然的話,恐怕身上脖子的包塊沒好,脾胃就先傷了。
  這正是重鎮(zhèn)的礦石藥的不足,所以說,凡物有一利必有一弊,我們不能只見它的好忘了它的不足。
  故而在用礦石藥時,大家要注意照顧到脾胃,雖然這礦石藥,威力比較大,但你沒有強大的脾胃做后盾,反而容易搞傷身體。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9 10:44:00
  58、牡蠣9
  牡蠣的第三大功效,是平肝潛陽。
  為什么說牡蠣能平肝潛陽?
  古人認為大抵貝殼類的藥物,屬于金石質(zhì)地,在五行里頭,大家知道,金能克木,所以貝殼類藥物,大都可以平肝潛陽。
  所以病人肝陽上亢,血壓高,憤怒后,氣血并走于上,這時你就可以用貝類藥以平降之。
  大家看為何鎮(zhèn)肝熄風湯里頭用牡蠣,大定風珠里頭也用牡蠣,它們能夠治療陰虛陽亢,水不涵木,導致氣血上沖,頭暈目眩之象。
  這時牡蠣下去,就讓上沖的氣血轉(zhuǎn)個彎,把它帶到下焦去,所以你碰到病人,心急火燎,脾氣暴躁,不管是頭暈目眩,還是耳鳴耳聾,你都可以育陰涵陽,平肝潛陽而用牡蠣。
  第四點我們就要提到牡蠣收斂固澀,澀精止遺之功了,這就是《藥性賦》里提到的“牡蠣澀精而虛汗收”。

  


  我們看張仲景經(jīng)方里頭,有個專治療男子失精,女子夢交的方子,叫什么呢?
  叫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大家看,為什么龍骨、牡蠣在這里頭能夠澀精止遺呢?
  原來它們不單是重鎮(zhèn)安神之品,同時更是澀精止遺最佳搭檔。
  大家看,這些貝殼類,它有什么特點?
  它能夠保護自己肉體,包藏氣啦,而且它的殼,呈一個封藏合攏之象,在兼著它處于大海之中,海水味咸,對應是腎,故牡蠣能夠入腎以助封藏。
  所以古人看到這點,他就看到牡蠣收斂固澀之功用。
  故而張仲景可以用它來治療滑脫之癥,比如遺精滑精,甚至崩漏帶下,自汗盜汗。
  這正是利用牡蠣澀能夠固脫之功,所以你如果要重鎮(zhèn)安神,或平肝潛陽,一般生用,但你想收斂固澀,一般是煅用。
  這真是體現(xiàn)不同的加工炮制之法,突出不同功效的重要炮制智慧。
  關于牡蠣澀精止虛汗的方子有很多。
  比如牡蠣散、金鎖固金丸等,這些等以后我們講方劑時再來談。
  古人單用牡蠣打粉,來撲在皮膚上都可以止汗。
  大家看,牡蠣止汗它不獨收斂,它還能夠鎮(zhèn)心安神,大家看,汗是不是為心治液,你一方面又能收,一方面又能鎮(zhèn)。
  所以對于體虛,汗受不住的病人,心中又慌悸的,你自然能想起牡蠣。
  《千金方》里頭,有個氣虛盜汗小方,就是用牡蠣配杜仲等分打粉。
  能夠收汗于下,納氣于腎中,使汗不外越,心不慌悸,每次用酒來送服。
  順便再跟大家提到,這煅過后的牡蠣,還有制酸止痛的效果。
  所以單純的胃炎胃痛泛酸,用牡蠣配海螵蛸打粉,可以急則治其標,把酸收收。
  但大家緩則治其本,看什么原因引起泛酸。
  如果是腑氣不降,還是要降其腑氣,以治療泛酸之根本。
  好這節(jié)課講到這里,下節(jié)課我們講貝母。
舉報 回復
樓主:中醫(y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19 16:09:54
  @葉戟 1790樓 2014-04-19 11:15:15
  樓主您好,一直比較喜歡中醫(yī),一直在看,大學專業(yè)雖然和中醫(yī)沒有關系,但是平時也都自己買些中醫(yī)藥書看,在天涯看到您的帖子,甚是歡喜,講解中草藥生動易懂,收獲頗多,整理成筆記,閑暇時翻看,點滴積累,不敢荒廢。家人若有小疾,皆建議用中醫(yī)之道調(diào)理,近些日,鄰居有四月大男孩,拉肚子多有半月,一天五六次,糞便顏色發(fā)黃,有積沫,不時會有打嗝,精神狀態(tài)好,其父母交代有驚嚇,去醫(yī)院診治無效,因小孩較小,學術未精......
  -----------------------------
  前面跟大家提到小孩子的養(yǎng)生護理,中醫(yī)愛好者們可以看看李德修的小兒推拿,以及羅達倫先生的《不咳嗽不發(fā)燒不積食》。
  這些通俗易懂,又容易操作的中醫(yī)書籍,大家在未病先防階段,可以多關注多留意。
  以其關注疾病,不如關注健康。
  以其一味找藥,不如全力養(yǎng)生。
  小孩子拉肚子,是常見病,但有些是身體自救反應,吃了臟東西,有積滯在里面,在排邪,所以不能夠見拉肚子就止瀉。
  當然也有些娃子體虛正氣不足,容易受到驚嚇,元氣波動,這樣氣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食物不能安于本位,遂痛瀉而出。
  娃子容易打嗝,大便發(fā)黃臭,要注意飲食了,不要喂養(yǎng)過飽,喂養(yǎng)過快。
  不要招風受涼,很多娃子一旦受涼后就腹瀉。
  人體腸道是里面的表,皮膚是外面的表。它們往往是相通應的,所以不少胃腸型感冒,感冒型胃腸病,都是這樣來的。
  一方面外面吹了空調(diào),傷風受冷,容易肚子痛,一方面里面吃了生冷,抵抗力不足,外面就容易招風感冒。
  所以保護好腸道,就可以防止感冒,同樣防止風寒風濕,也是在保護腸道。
  所以孩子坐臥不當風,家里空氣既要保持流通,也不能夠太大風,太閉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散節(jié)僅2步?這幾味藥搭配恰到好處!
治肺結節(jié),一個方子有奇效
輕松學中醫(yī)系列——《藥性賦》選講31(知母)
每日一學草藥98:桂枝
專調(diào)肺結節(jié)的方子,分享給需要的人
夏至|補腎的10天黃金期來了!一個老方子,八味藥,讓你脫胎換骨,存得住陽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