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牡蠣9
牡蠣的第三大功效,是平肝潛陽。
為什么說牡蠣能平肝潛陽?
古人認為大抵貝殼類的藥物,屬于金石質(zhì)地,在五行里頭,大家知道,金能克木,所以貝殼類藥物,大都可以平肝潛陽。
所以病人肝陽上亢,血壓高,憤怒后,氣血并走于上,這時你就可以用貝類藥以平降之。
大家看為何鎮(zhèn)肝熄風湯里頭用牡蠣,大定風珠里頭也用牡蠣,它們能夠治療陰虛陽亢,水不涵木,導致氣血上沖,頭暈目眩之象。
這時牡蠣下去,就讓上沖的氣血轉(zhuǎn)個彎,把它帶到下焦去,所以你碰到病人,心急火燎,脾氣暴躁,不管是頭暈目眩,還是耳鳴耳聾,你都可以育陰涵陽,平肝潛陽而用牡蠣。
第四點我們就要提到牡蠣收斂固澀,澀精止遺之功了,這就是《藥性賦》里提到的“牡蠣澀精而虛汗收”。
我們看張仲景經(jīng)方里頭,有個專治療男子失精,女子夢交的方子,叫什么呢?
叫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大家看,為什么龍骨、牡蠣在這里頭能夠澀精止遺呢?
原來它們不單是重鎮(zhèn)安神之品,同時更是澀精止遺最佳搭檔。
大家看,這些貝殼類,它有什么特點?
它能夠保護自己肉體,包藏氣啦,而且它的殼,呈一個封藏合攏之象,在兼著它處于大海之中,海水味咸,對應是腎,故牡蠣能夠入腎以助封藏。
所以古人看到這點,他就看到牡蠣收斂固澀之功用。
故而張仲景可以用它來治療滑脫之癥,比如遺精滑精,甚至崩漏帶下,自汗盜汗。
這正是利用牡蠣澀能夠固脫之功,所以你如果要重鎮(zhèn)安神,或平肝潛陽,一般生用,但你想收斂固澀,一般是煅用。
這真是體現(xiàn)不同的加工炮制之法,突出不同功效的重要炮制智慧。
關于牡蠣澀精止虛汗的方子有很多。
比如牡蠣散、金鎖固金丸等,這些等以后我們講方劑時再來談。
古人單用牡蠣打粉,來撲在皮膚上都可以止汗。
大家看,牡蠣止汗它不獨收斂,它還能夠鎮(zhèn)心安神,大家看,汗是不是為心治液,你一方面又能收,一方面又能鎮(zhèn)。
所以對于體虛,汗受不住的病人,心中又慌悸的,你自然能想起牡蠣。
《千金方》里頭,有個氣虛盜汗小方,就是用牡蠣配杜仲等分打粉。
能夠收汗于下,納氣于腎中,使汗不外越,心不慌悸,每次用酒來送服。
順便再跟大家提到,這煅過后的牡蠣,還有制酸止痛的效果。
所以單純的胃炎胃痛泛酸,用牡蠣配海螵蛸打粉,可以急則治其標,把酸收收。
但大家緩則治其本,看什么原因引起泛酸。
如果是腑氣不降,還是要降其腑氣,以治療泛酸之根本。
好這節(jié)課講到這里,下節(jié)課我們講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