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使用QueryString變量
QueryString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傳值方式,他可以將傳送的值顯示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如果是傳遞一個或多個安全性要求不高或是結(jié)構(gòu)簡單的數(shù)值時(shí),可以使用這個方法。但是對于傳遞數(shù)組或?qū)ο蟮脑挘筒荒苡眠@個方法了。下面是一個例子:
a.aspx的C#代碼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string s_url;
s_url = "b.aspx?name=" + Label1.Text;
Response.Redirect(s_url);
}
b.aspx中C#代碼
private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Label2.Text = Request.QueryString["name"];
}
2. 使用Application 對象變量
Application對象的作用范圍是整個全局,也就是說對所有用戶都有效。其常用的方法用Lock和UnLock。
a.aspx的C#代碼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Application["name"] = Label1.Text;
Server.Transfer("b.aspx");
}
b.aspx中C#代碼
private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tring name;
Application.Lock();
name = Application["name"].ToString();
Application.UnLock();
}
3. 使用Session變量
想必這個肯定是大家使用中最常見的用法了,其操作與Application類似,作用于用戶個人,所以,過量的存儲會導(dǎo)致服務(wù)器內(nèi)存資源的耗盡。
a.aspx的C#代碼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Session["name"] = Label.Text;
}
b.aspx中C#代碼
private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tring name;
name = Session["name"].ToString();
}
4. 使用Cookie對象變量
這個也是大家常使用的方法,與Session一樣,其是什對每一個用戶而言的,但是有個本質(zhì)的區(qū)別,即Cookie是存放在客戶端的,而session是存放在服務(wù)器端的。而且Cookie的使用要配合ASP.NET內(nèi)置對象Request來使用。
a.aspx的C#代碼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HttpCookie cookie_name = new HttpCookie("name");
cookie_name.Value = Label1.Text;
Reponse.AppendCookie(cookie_name);
Server.Transfer("b.aspx");
}
b.aspx中C#代碼
private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tring name;
name = Request.Cookie["name"].Value.ToString();
}
5. 使用Server.Transfer方法
這個才可以說是面象對象開發(fā)所使用的方法,其使用Server.Transfer方法把流程從當(dāng)前頁面引導(dǎo)到另一個頁面中,新的頁面使用前一個頁面的應(yīng)答流,所以這個方法是完全面象對象的,簡潔有效。
a.aspx的C#代碼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return Label1.Text;}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Server.Transfer("b.aspx");
}
b.aspx中C#代碼
private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a newWeb; //實(shí)例a窗體
newWeb = (source)Context.Handler;
string name;
name = newWeb.Name;
}
====================================================================
引言
ASP.NET提供了卓越的事件驅(qū)動編程模型,讓開發(fā)者簡化了應(yīng)用程序的總體設(shè)計(jì),但是這個也造成了它固有的一些問題,例如,使用傳統(tǒng)的ASP里,我們可以通過使用POST方法很容易地實(shí)現(xiàn)頁面間傳遞值,同樣的事情,在使用事件驅(qū)動編程模型的ASP.NET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當(dāng)然了,我們?nèi)匀挥幸恍┓椒梢詫?shí)現(xiàn)同樣的功能。本文將試著使用不同的可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可以預(yù)見是,本文將包含使用querystring,session變量以及server.Transfer方法來實(shí)現(xiàn)頁面間的值傳遞。
使用QueryString
使用QuerySting在頁面間傳遞值已經(jīng)是一種很老的機(jī)制了,這種方法的主要優(yōu)點(diǎn)是實(shí)現(xiàn)起來非常簡單,然而它的缺點(diǎn)是傳遞的值是會顯示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上的(不安全),同時(shí)又不能傳遞對象,但是在傳遞的值少而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況下,這個方法還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使用這種方法的步驟如下:
1,使用控件創(chuàng)建web表單(form)
2,創(chuàng)建可以返回表單的按鈕和鏈接按鈕
3,在按鈕或鏈接按鈕的單擊事件里創(chuàng)建一個保存URL的字符變量
4,在保存的URL里添加QueryString參數(shù)
5,使用Response.Redirect重定向到上面保存的URL
下面的代碼片斷演示了如何實(shí)現(xiàn)這個方法:
源頁面代碼: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
(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string url;
url="anotherwebform.aspx?name=" + TextBox1.Text + "&email=" + TextBox2.Text;
Response.Redirect(url);
}
目標(biāo)頁面代碼:
private void Page_Load
(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Label1.Text=Request.QueryString["name"];
Label2.Text=Request.QueryString["email"];
}
使用Session變量
使用Session變量是可以在頁面間傳遞值的的另一種方式,在本例中我們把控件中的值存在Session變量中,然后在另一個頁面中使用它,以不同頁面間實(shí)現(xiàn)值傳遞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Session變量存儲過多的數(shù)據(jù)會消耗比較多的服務(wù)器資源,在使用session時(shí)應(yīng)該慎重,當(dāng)然了,我們也應(yīng)該使用一些清理動作來去除一些不需要的session來降低資源的無謂消耗。使用Session變量傳遞值的一般步驟如下:
1,在頁面里添加必要的控件
2,創(chuàng)建可以返回表單的按鈕和鏈接按鈕
3,在按鈕或鏈接按鈕的單擊事件里,把控件的值添加到session變量里
4,使用Response.Redirect方法重定向到另一個頁面
5,在另一個頁面提取session的值,在確定不需要使用該session時(shí),要顯式清除它
下面的代碼片斷演示了如何實(shí)現(xiàn)這個方法:
源頁面代碼: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
(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textbox1 and textbox2 are webform
//controls
Session["name"]=TextBox1.Text;
Session["email"]=TextBox2.Text;
Server.Transfer("anotherwebform.aspx");
}
目標(biāo)頁面代碼:
private void Page_Load
(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Label1.Text=Session["name"].ToString();
Label2.Text=Session["email"].ToString();
Session.Remove("name");
Session.Remove("email");
}
使用Server.Transfer
這個方法相比上面介紹的方法稍微復(fù)雜一點(diǎn),但在頁面間值傳遞中卻是特別有用的,使用該方法你可以在另一個頁面以對象屬性的方式來存取顯露的值,當(dāng)然了,使用這種方法,你需要額外寫一些代碼以創(chuàng)建一些屬性以便可以在另一個頁面訪問它,但是,這個方式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傮w來說,使用這種方法是簡潔的同時(shí)又是面向?qū)ο蟮摹J褂眠@種方法的整個過程如下:
1,在頁面里添加必要的控件
2,創(chuàng)建返回值的Get屬性過程
3,創(chuàng)建可以返回表單的按鈕和鏈接按鈕
4,在按鈕單擊事件處理程序中調(diào)用Server.Transfer方法轉(zhuǎn)移到指定的頁面
5,在第二個頁面中,我們就可以使用Context.Handler屬性來獲得前一個頁面實(shí)例對象的引用,通過它,就可以使用存取前一個頁面的控件的值了
以下代碼綜合實(shí)現(xiàn)上述步驟過程的代碼:
源頁面代碼:
把以下的代碼添加到頁面中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
return TextBox1.Text;
}
}
public string EMail
{
get
{
return TextBox2.Text;
}
}
然后調(diào)用Server.Transfer方法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
(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Server.Transfer("anotherwebform.aspx");
}
目標(biāo)頁面代碼:
private void Page_Load
(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create instance of source web form
WebForm1 wf1;
//get reference to current handler instance
wf1=(WebForm1)Context.Handler;
Label1.Text=wf1.Name;
Label2.Text=wf1.EMail;
}
總結(jié)
本文講述了使用不同的方法實(shí)現(xiàn)了ASP.NET頁面間值傳遞,這三種方法是:QueryString,Session和Server.Transfer,我們應(yīng)該反覆體會幾種方法的異同
我希望本文能給你有用的助益,直到在你的代碼中運(yùn)用自如!
使用QueryString的問題可能出在組合url和表達(dá)復(fù)雜業(yè)務(wù)類型比較麻煩。
使用Application不應(yīng)該,因?yàn)閬碜钥蛻舳瞬煌瑫掜撁嬖L問有并發(fā)的可能,使用全局的參數(shù)肯定會造成錯誤。例如A會話中有Application["name"]="aa",B會話Application["name"]="bb",既可能A會話覆蓋B會話的參數(shù),也可能B會話覆蓋A會話的參數(shù)。
使用Session基本上與Application一樣。只不過因?yàn)檫@種覆蓋之可能出現(xiàn)在同一會話內(nèi)的兩個頁面,而不是影響所有會話,所以出現(xiàn)相互覆蓋的幾率很小。但是頁面上如果都使用Session["name"]的情況下如果頁面異步同時(shí)提交服務(wù)器仍然是必然出現(xiàn)這種沖突。另外,應(yīng)該用Cache來代替Session。
Transfer只適合于服務(wù)器端重定向的頁面。本來它很重要。目前,我看還是很少有人愿意用這種定向方法。在Transfer的時(shí)候的那種msdn上寫的方法(取得原來頁面的變量)不太科學(xué),因?yàn)槟汩_發(fā)頁面的時(shí)候不一定限制了只允許一個頁面(a頁面)重定向過來,所以不應(yīng)將handler強(qiáng)制轉(zhuǎn)換為a類型。實(shí)際上transfer也應(yīng)該使用與response.redirect相同的方法傳遞參數(shù)。
傳遞參數(shù),不論參數(shù)多少,都在url形成一個?id=xxxxxxxxxxxxxx的形式的標(biāo)記,然后在cache中以隨機(jī)產(chǎn)生的xxxxxxxxxxxxxxxx作為下標(biāo)增加一個對象,這樣比較好。既避免了對象與字符串之間的轉(zhuǎn)換,又傳遞了大量復(fù)雜數(shù)據(jù),又在客戶端隱藏了對象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