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上的很多基層人員工作很長時間,卻沒有等到提拔重用,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沒有站在領導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不能揣摩準上級的意圖。那么身居高位的領導者為人處事策略有哪些規(guī)律呢?與基層員工何有不同呢?古代兵法之中對此有比較精辟的總結,主要有下面兩條原則:

1.威在于不變
俗話說:“君無戲言”。作為領導者,他的影響力要比一般人大得多,一言一行都受到眾多下屬的密切關注,因此他們必須格外謹慎,以防止被人發(fā)現(xiàn)漏洞,使得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個人威信受到削弱。那么怎么樹立并鞏固自己的權威呢?尉繚子強調:“威在于不變”。這里的“不變”,我們應該怎么理解呢?1.要適當信奉“保守主義”,堅持“存在即合理”,這樣就會減少因“盲動”而造成失誤,而使威信受損;2.要通過保持個人品牌的“不變”,而使得良好的信譽能夠一直積累下去,形成巨大的勢能。因此,絕大多數(shù)領導者都比較固持己見,而輕率去觸動逆鱗的人一般都會悲劇收場。
2.惠在于因時
恩威并重,是領導者駕馭下屬的重要策略?!笆┒鳌迸c“立威”在操作層面有什么不同之處呢?尉繚子指出:“惠在于因時”,就是說,與樹立威信不同,施加恩惠就需要非常靈活的手腕,必須做到審時度勢才能夠效益最大化。具體怎么理解這里的“因時”呢?1.投資未來比肯定過去重要。作為領導者或謀略家,給予別人特殊的優(yōu)待,通常是“有所企圖”的,期望對方在未來某個時候給以超額回饋。例如劉邦對韓信的“解衣推食”是削平群雄之前,后面這種待遇是不可能再出現(xiàn)了。2.恩惠的施加會隨著對方重要性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高明的領導者,通常是精明的投資家,能夠充分地配置資源,只會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比較復雜的,特別是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就更加微妙。因此想要在職場上步步為營,我們就必須洞察各種角色的處事規(guī)律,清楚彼此之間的利害關系,從而才能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