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為何在黃鶴樓大發(fā)悲情?
丁啟陣
《苕溪漁隱叢話》、《唐才子傳》等多種文獻記載,李白游黃鶴樓,因為已經(jīng)有崔顥的《黃鶴樓》詩題于壁上,發(fā)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感慨,沒再寫詠黃鶴樓的詩。但是,大詩人并不甘心服輸,后來還是寫了意在跟崔顥《黃鶴樓》爭勝的《登金陵鳳凰臺》和《鸚鵡洲》等詩。
對一位自信滿滿的大詩人來說,面對佳景,有心作詩,但一時又寫不出比別人更好的詩歌,只能斂手無作而去,不難想象,這是一件相當郁悶的事情。
黃鶴樓所給予李白的,并非只有這一件郁悶之事。事實上,它就是李白的傷心之地。他有多首寫到黃鶴樓的詩,幾乎都是在那里大放悲聲的。因為,李白曾多次在那里與朋友相別?!镑鋈讳N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可以肯定,李白曾在那里灑下過不少眷念友情的清淚。
李白有一首題為《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的詩,其中有“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兩句,這說明李白曾多次到過黃鶴樓。李白每次到黃鶴樓,似乎都不是為了游覽風景,而是為了與朋友道別。他曾在那里深情道別的朋友有:“蜀僧晏”、“王判官”、史欽、孟浩然等。有詩為證: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昔別黃鶴樓,蹉跎淮海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江夏送友人》:雪點翠云裘,送君黃鶴樓。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其中,送別孟浩然,是最著名的一次,也是李白最動感情的一次?!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蹦克兔虾迫凰朔x去,帆船的蹤影早已經(jīng)完全消逝在江面上了,李白仍然望著長江水,獨自在那里發(fā)呆,久久不肯離去。感情之深,留戀之切,千載如見。我們知道,孟浩然是李白最欣賞、最崇拜的前輩詩人。李白在一首題為《贈孟浩然》的詩中,有如下一些詩句,“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用今天的話說,李白就是孟浩然的粉絲,迷戀程度,堪稱狂熱。其他幾次跟朋友相別,或者因為再也沒能聚首,或者因為李白自己人生坎坷,理想幻滅,心情很糟糕,別后的思念,都很真誠深摯。
李白曾寫過一首《江夏行》,講述了一個跟黃鶴樓有關、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請看全詩:“憶昔嬌小姿,春心亦自持。為言嫁夫婿,得免長相思。誰知嫁商賈,令人卻愁苦。自從為夫妻,何曾在鄉(xiāng)土。去年下?lián)P州,相送黃鶴樓。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使妾腸欲斷,恨君情悠悠。東家西舍同時發(fā),北去南來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個音書能斷絕。適來往南浦,欲問西江船。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一種為人妻,獨自多悲凄。對鏡便垂淚,逢人只欲啼。不如輕薄兒,旦暮長相隨?;谧魃倘藡D,青春長別離。如今正好同歡樂,君去容華誰得知?!痹姷膬?nèi)容,就是商人之妻抒發(fā)夫妻不能長相廝守的怨情。白居易的《琵琶行》與之極為相似。所不同者,《琵琶行》中的女主人公,明言是妓女出身,李白詩中的女主人公,未交待出身,似是良家女子。李白將這個故事的主要背景地,放在黃鶴樓,等于把黃鶴樓當作了令相愛男女斷魂的“藍橋”。這一首詩,應該是李白的一次純文藝創(chuàng)作。李白之所以選黃鶴樓作為男女離別的場所,那是因為,黃鶴樓在他心中是一個充滿離別悲情的地方。
李白之所以在黃鶴樓大發(fā)悲情,除了不能寫出超過崔顥的詩、多次在那里跟好朋友離別之外,我認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學道難成。
眾所周知,李白早年即癡迷道家修煉成仙那一套東西,中年還正式加入道籍,夢想著有朝一日羽化成仙。但實際上,他一直在人間經(jīng)受著坎坷貧困日子的煎熬。因此,李白的內(nèi)心必定曾產(chǎn)生迷惘與痛苦。這一點,在《望黃鶴樓》一詩中有所流露。請看其中詩句:“頗聞列仙人,于此學飛術。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李白詩集中有一首題為《江夏贈韋南陵冰》的詩,“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赤壁爭雄如夢里,且須歌舞寬離憂”。把“槌碎黃鶴樓”與“倒卻鸚鵡洲”當作擺脫愁苦的方法。郁悶、失望、痛苦,使得李白對黃鶴樓產(chǎn)生了一種痛恨之情,恨不能砸碎黃鶴樓。這合乎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