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罰是必要的
管理部門也應(yīng)自查
《道交法》規(guī)定了行人闖紅燈可罰款10元,非機動車闖紅燈罰款20元。
東新交通大隊的交警劉德照說,武漢市一直也在執(zhí)行這條規(guī)定,但效果并不好,闖紅燈的行人太多了,路口的一兩個交警根本罰不過來,即便是攔下了,很多人都求情:“第一次,以后再也不闖了!”通常最短也要10多分鐘才能把市民說服,有的人會在原地糾纏一個小時甚至半天,也不愿交10塊錢。
劉德照也遭遇過闖紅燈行人的“挑釁”:他曾經(jīng)罰一個行人10元錢,那人扯了半天理由,最后丟下一張50元:“給你50塊不用找了,下次我還闖!”
既然交警人手不夠,此次為何啟動新一輪的罰款執(zhí)法?昨天,交管部門解釋,自去年警務(wù)機制改革以來,更多民警充實到一線,巡警也可以管交通了,警力與之前相比得到了很大提升,今后不僅將這一執(zhí)法行為持續(xù)下去,而且將會加大對行人和機動車的整治力度。
“對于行人闖紅燈,罰是必要的,但在罰之前要進行廣泛的宣傳,對于交通設(shè)施上存在的缺陷,管理部門也應(yīng)自查。”昨天,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漢分院交通所所長胡潤洲認為,整治行人闖紅燈,是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搞“一陣風”。
胡潤洲稱,隨著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不少市民的交通法規(guī)意識很差,在離開學校后,交通法律法規(guī)方面的宣傳、教育太少。
“另外,很多人搶紅燈,是因為害怕過不了?!焙鷿欀拚J為,武漢的過街設(shè)施還未能完全滿足過街需求,有些地方設(shè)置并不人性化,按照標準,在大路上每隔300至500米就要劃一條橫道線,但武漢的道路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往往是將人流都集中在大路口,大家都擠在一處通過,綠燈時間又短,導致不少行人搶行。
“還有個問題,就是‘車讓人’的意識太差,在外國,行人永遠是第一位的,但在中國,汽車巴不得按喇叭按得把行人按退回去才行,行人在路權(quán)上是弱勢的,過馬路時安全感太差,也會產(chǎn)生亂穿馬路的行為。”
【新聞鏈接】
浙江罰行人數(shù)量超機動車
浙江省3月初開始對行人闖紅燈、不走斑馬線等行為進行處罰。浙江省公安廳稱,“嚴管”實施以來,全省已處罰各類交通違法行為近11萬起,其中查處行人闖紅燈行為8283起,過馬路不走斑馬線1622起。這一數(shù)據(jù)遠遠超過了機動車闖紅燈的6757起。
此后,南京、南昌、北京、成都、湛江等地紛紛跟進,加大處罰力度。
各地處罰行人招數(shù)大不同
西安的行人闖紅燈最高罰款50元,并且在單位社區(qū)曝光;石家莊是抓“帶頭大哥”處罰前三名——不是所有的人都罰,只罰領(lǐng)頭羊;天津處50元的罰款;溫州比較便宜罰5塊錢;杭州行人闖紅燈以及不走“斑馬線”罰款5-20元;深圳最高罰200元。
執(zhí)法過程中雷人場面頻現(xiàn)
浙江金華,一位大姐闖紅燈被交警攔下,電動車被扣,隨后便追著警察吐口水,一連吐了八個警察。周圍的行人也遭了秧,大姐一再表示,自己是農(nóng)民。
南京一位大媽亂穿馬路,交警對她說:“旁邊就是路口,多繞幾百米不就到了嗎?”大媽說:“人生能有多少個幾百米,每天都繞幾百米,那人生很大一部分就荒廢了!”這個新聞也在網(wǎng)上得到大量的傳播。網(wǎng)友說,亂穿馬路,有可能不是人生荒廢,而是生命“洗白”。
記者梁爽 通訊員呂立坤 吳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