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婦聯關于農村留守兒童
情況調查報告
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勞務經濟的進一步盛興,越來越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離開故土進城務工,導致許多農村兒童脫離父母的直接監(jiān)護,成為一個獨特的農村留守兒童群體。部分留守兒童因種種原因而存在這樣那樣、或多或少的問題,給其自身成長,家庭幸福、社會穩(wěn)定帶來不同程度地影響。因此,關心關愛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市一直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按照省婦聯通知的要求,我們就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具體匯報如下:
一、 我市農村留守兒童總數
我市農村留守兒童共有2560人,其中女童1031人。
二、 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現狀
1、 學習情況
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情況看,大部分為中等水平,也有一些孩子是由爺爺和奶奶或姥姥姥爺撫養(yǎng),由于當時祖輩的一代人多數教育程度不高,甚至還有文盲,根本無法承擔起對孫輩的教育義務,因而導致一些孩子學習成績差,生活自由散漫。
2、 生活情況
留守兒童的生活現狀極好極壞的少,中間的較多,絕大多數農民外出打工后,其家庭經濟能力比未外出打工前大大增強。但是,很多留守兒童的生活水平卻沒有隨著家庭經濟能力的增強而有所提高,相反,留守兒童生活質量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一是吃的花樣單一,只是吃飽肚子,不講營養(yǎng)。二是隔輩人很疼愛和關心留守兒童,即使父母給孩子寄錢老人也舍不得給孩子花。三是有好多監(jiān)護人身體不好,反過來還要孩子照顧他們,所以他們的家務也很重。這些留守兒童面臨的困難是缺乏父母的關愛、溫情的體貼和精心的呵護。
三、 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由于生活缺少必要的關愛,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長期和父母的分離和缺乏聯系,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和人格的成長非常不利,還有的兒童上學路較遠也很危險。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學習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因為他們和祖父母一起生活,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低,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方法,因此,成績大多平平。
2、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親人出于補償的心理,對留守兒童較為溺愛,零用錢的限制較為寬松,導致好多的孩子進入網吧和游戲廳等娛樂場所的機會,而且由于與祖父母輩的年齡差距懸殊,處于青春期的留守兒童無法接受父母的正確引導,感情上的溝通較為困難。
3、留守兒童衛(wèi)生狀況不好。隔輩人只求孩子吃飽穿暖,對孩子的日常衛(wèi)生不在意。特別是小學六年級和初中的女孩子,她們的生理和身體正處于快速發(fā)育和變化的時期,由于父母雙方特別是母親位置的缺位,使她們缺乏衛(wèi)生方面的指導和關懷,加之農村學校對生理衛(wèi)生課的重視不夠,母親又不在家,一些留守女孩子青春期表現極大的恐慌。
四、我市的縣(市)、區(qū)只有雙遼市開展了留守兒童救助工作,主要是針對即將輟學的女童,雙遼市在女企業(yè)家、女狀元中籌集了一點扶助資金,使兩名面臨輟學的女童安心學習,確保完成義務教育。
五、開展留守工作存在的困難
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工作面臨的主要困難是:1、兒童居住地較為分散,不便于管理;2、資金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不能很好的開展各項扶助工作;3、光靠婦聯組織單打獨奏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各個相關部門聯合起來,各負其責,形成工作的長效機制和合力,共同做好留守兒童工作。
六、對策和建議
1、政府特別是教育部門應加大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對一些有條件接受流動兒童入學,但對通過多收費和亂收費的方式設置障礙的學校進行查處和處罰。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幫助改善流動兒童在城市學校就學。幫助一些有條件攜帶子女到城市讀書的農村流動父母解決孩子留在家鄉(xiāng)的后顧之憂。城市政府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確保留守兒童跟隨父母到城市后有學上,上好學。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流動農民與其未成年子女長期兩地分居的狀況,使留守兒童結束遠離父母的留守生活。
2、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共同承擔起對留守兒童保護責任,形成教育保護合力。學校要全面掌握他們的數量,家庭狀況等,對其學習成績,行為習慣等進行了解掌握。同時學校也可主動與外出務工父母和臨時監(jiān)護人保持聯系。共同承擔起關愛留守兒童的責任和義務。
3、要引導外出務工父母正確關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物質生活,更要重視孩子精神和心理的需求,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不論是電話好是書信形式,都要經常和孩子溝通,確保對孩子的情況非常熟悉。在溝通內容上,不能只談學習成績,其它方面也應該詢問,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要有更多的關心。此外,外出務工的父母也要和孩子的托管人經常溝通,囑咐他們多多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多和孩子交流談心,獲知他們的真實想法、需要、內心的煩惱,以便于自己更好的掌握孩子的情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4、動員全社會共同關心“留守兒童”的成長。鄉(xiāng)村組織要作好工作,確保外出務工人員妥善安排孩子,落實好監(jiān)護和教育責任。并盡可能的多組織孩子開展有意義的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他們融入集體之中,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婦聯和共青團等社會團體要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關愛這一特殊群體,婦聯可充分發(fā)揮社會各界婦女的特殊作用,開展各種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抓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和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