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領(lǐng)導(dǎo)問你還請了哪些人,心里首先有去的傾向,然后再根據(jù)桌面上人,來判斷自己是否真的要去。對于上司,這屬于“常規(guī)動作”,成熟的職場人遇到下級和同級宴請,一般都要問清楚桌面上有哪些人。那些一叫就來、一來就喝、一喝就高的人,一般就是酒混子,基本不辦事兒。接受宴請和發(fā)起宴請,請上級、同級還是下級都有講究。
下屬請上級吃飯,不是溝通感情,就是有事請托,越是正式邀請,請托的可能越大。作為上司謹慎一下是必要的。作為上司,問桌面上的人,主要是有五點:
一是首先看看有沒有自己不愿意見到的人?職場人際復(fù)雜,如果有矛盾的人,坐在酒桌上,既比較尷尬,也可能喝點就打起來。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二是其次看看有沒有危險因素,比如,不熟悉不可靠的人,不可靠的人會不會拍照捅出去,陌生人太多,上司也覺得不自在。上司又不缺這頓酒,何必和一群不熟悉的人扎堆找不自在呢?
三是再次看看有沒有平級和上級領(lǐng)導(dǎo)。平級領(lǐng)導(dǎo)多了,上司心想“你請我吃飯,無法突出我這個主角,我不去。有上級領(lǐng)導(dǎo)去,一般下級都是樂意參加的,畢竟可以多接觸上級。下級請你吃飯,能叫出來大上級壓陣,一般都是不簡單的關(guān)系,這個面子你還不能不給。
四是判斷你是不是替別人安排的酒局?比如下屬請上級吃飯,可能為朋友穿針引線。上司問清楚之后,判斷可能是什么請托事項,是不是吃人嘴短,如果拿不準就不愿意去了。
五是上司知道下級請吃飯,可能會有所“表示”。問下屬都有誰?下屬說,沒外人,就請您,小酌幾杯。上司就明白你要借吃飯機會“表示”。
平級之間的飯局,多數(shù)以朋友身份邀請。一般情況下,請客人都要提前通報參加者都有誰,請客者是熟人,都明白哪些人可以叫在一起,哪些人不能叫在一起,盡量讓大家都開心,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這個情況,沒有禮儀,多少都是恩澤的意味??吹闷鹉悖沤心愠燥?。一般情況下,一是上級想加深與下屬的感情,二是上級想給下屬鼓勵打氣,馬上就要讓下屬出力了,三是上級讓下級辦私事,有些私事不方便明說,采取吃飯的方式交辦。
題主是請上級吃飯,理應(yīng)提前向領(lǐng)導(dǎo)報告清楚,你請客的目的,參加人都有誰。當然了,如果你要想邀請成功,提前是要下點功夫的。比如,判斷哪些人能作陪,哪些人不能做陪,原則上不能出現(xiàn)兩個冤家在酒桌上。
張總,我想請您吃個飯,沒有別的意思,就是特別想感謝您。上次您幫了我,我一直想找個機會表達感謝。時間您定,您看您喜歡哪家飯店?需要叫上誰?我準備請李四趙五作陪,沒其他外人,您看行嗎?
作為下屬,你用征詢意見的方式,實際上把主要信息都透露給上司了,非常得體,非常禮貌。讓上司心里有數(shù),減輕心理負擔,愉快參加,從而達到你的目的。至于你是不是有請托事情,可以在推杯問盞的過程中,慢慢提出來,也給上司留點余地,否則,讓上司感覺你請他吃飯就是利用他辦事,心里會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