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攝影小課堂,時小隙想跟大家交流的是:不能“置身事外”的風光人像!初學的同學們打開筆記本,記牢知識點,攝影圈的大大們,歡迎留言討論~
風光人像
顧名思義就是
風光 人像的攝影作品
以風景來突顯人物的狀態(tài)
以人物來展示風景的特質
本期的教學地點,我們選在了小橋流水、唐風孑遺、宋水依依的煙雨江南。本期的Model,我們依然活捉了清醒脫俗的小江老師!那么,話不多說,開始上課。
一、拍攝主題
之前我們提到過,風光人像的拍攝不能“置身事外”,也就是說,在我們確定了場景時,身處其中的人物也應該具備相似的調性才不至于顯得違和。
如何確定拍攝的主題呢?
——把握環(huán)境特點。
我們常??吹胶u行的旅拍中總是有寬檐帽和大長裙,這便是為了配合“自由、放松、灑脫”的主題。
不同民族聚居的地方也總是會帶給你靈感,因為有無數(shù)美麗的元素可以運用其中。
這一回,鏡頭下的小江老師從妝發(fā)到穿搭都配合主題,透著婉約悠然的氣息。
二、取景
跟棚拍不同,外景的拍攝沒有太多人為的空間,對光線的判斷與利用、取景的角度等等,都考驗著攝影師的經(jīng)驗與審美。
有的時候我們覺得很奇怪,明明是一樣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為什么我們拍出來的照片很容易“姿色平平”,而有的人卻能拍出“意味深長”的驚艷之作?
這不僅僅是設備上的差距(我們得承認自己硬件上的不足),軟件上怎么就比不上和你一樣的業(yè)余選手了呢?
換一個角度,你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美感。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按景象的距離,取景可分為遠景,近景和特寫。
上圖中的葉片和樹枝很好的將畫面進行了分層,虛實的結合以及景深的鏡頭,突出了畫面中的人物。隱約露出的穿斗式木構架和雕刻的木欄也透露出江南建筑的特色。
這張照片也呈現(xiàn)出了景深效果,前景和背景都比較模糊。那么問題來了,何謂景深?
拿筆啦~
景深:焦距對準一點,前后仍清晰的范圍。
▲ 光圈、鏡頭、及拍攝物的距離是影響景深的重要因素:
01. 光圈越大(光圈值f越?。┚吧钤綔\,光圈越?。ü馊χ礷越大)景深越深。
02. 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淺、反之景深越深。
03. 主體越近,景深越淺,主體越遠,景深越深。
我舉個栗子
我們經(jīng)??吹降囊恍z影作品,花蕊、昆蟲、水滴等背景很模糊,這就是小景深效果(微距屬于極小景深);而你去某個景點拍的游客照(你和景點一樣清晰的那種),則是大景深。
講真,景深效果會讓你到照片看起來更高級!
三、構圖
攝影構圖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今天挑三種來講,別看它簡單,其實非常實用。
/
中
心
構
圖
/
中心構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即使是攝影小白也會懂得拍攝時要將重點放在鏡頭中央,好突出被拍攝對象,呈現(xiàn)更直接的視覺感受。
而我們看到的上圖中,不僅將美美噠小江老師放在畫面最中心,還做到了左右對稱,這就形成了一種非常和諧與平衡的畫面感受。
此方法適用于背景比較單一時,拍攝人物和建筑物都是推薦選擇!
/
三
分
構
圖
/
三分法,又被稱為井字構圖法,也有人認為是“黃金分割”的簡單版。
你需要將鏡頭中的畫面用兩條豎線和兩條橫線(即“井”字型)進行分割,這樣一來,你會得到四個交叉點(它們被稱為趣味中心),然后,你只需要將被拍攝對象放在其中的一個點即可。
這樣一來,人們的視線很容易被吸引到趣味中心的位置,當然,如果主體和陪體都在趣味中心,畫面看起來會更具有美感。
/
口
型
構
圖
/
口形構圖也稱框式構圖,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構圖方式。一般多應用在前景構圖中,利用門、窗等框架作為前景來表達主體,闡明環(huán)境。
從這個小窗口看出去,可以是風景,可以是人物,無論是什么,都會給觀賞者很強的身臨其境之感。同時,它還為攝影作品增添了很多故事性,讓人忍不住腦洞大開。
除此之外,攝影中的構圖方法還有很多種,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我們一起保持對生活和攝影的熱愛,將眼前的日子過成詩吧!
別說沒福利,文末送上小江老師美照賞析。
End
鳴謝:
妝發(fā):唐子昕 攝影:楊林 服裝:init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