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毛選》系列解讀之外我將開設一個新的系列,與大家共同持續(xù)研討《天道》思想。這其中,我也會穿插一些《毛選》的思維,用以對比和印證。
對于《天道》這部劇的認知,網(wǎng)絡上褒貶不一。有人奉若神明,也有人棄如敝屣。我覺得這兩種觀點都是對的,《天道》這部劇引發(fā)這么多人的關注和思考必有其思想性和啟發(fā)性。但一定也有局限性,任何時代的產(chǎn)物,都有時代的局限性,《天道》也不例外。
如果站在更高的維度上批評《天道》我認為是有必要的。比如《毛選》對于政治文化的理解就要比《天道》的理解深刻很多。否則天道的某些認知無法解釋一些最近的政治現(xiàn)象。天道認為現(xiàn)象由制度決定,制度由文化決定,丁元英說了一個例子:俄羅斯這個偉大民族,歷史上從來沒有被槍炮征服過,但是在兩大陣營幾十年的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中,敗倒在自己還未搞懂的文化中。盎格魯撒克遜人用尊重客觀規(guī)律的文化贏得了飛機大炮從未贏得的東西。但是,美國人尊重客觀規(guī)律的文化并不是戰(zhàn)無不勝的,起碼在越南和阿富汗就戰(zhàn)敗了。
塔利班用當今世界上最落后閉塞愚昧的文化,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打得美國“尊重客觀規(guī)律的文化”丟盔棄甲,狼狽逃竄。這個問題用天道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劃分,顯然無法解決,但是《毛選》的政治思想就能解釋,因為天道的強勢文化只是商業(yè)世界的文化,以賺錢為目標,但是強勢的政治文化必須還有普適性,人民性,為誰服務的問題。這個差別如同《西游記》中的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一個只能自救,一個卻能普度眾生。這是《天道》思維的局限性,也可能是丁元英這個留學公知的思維局限。
當然,跳出這個政治思維的極限對比,《天道》中的思維方式對于我們生活在市場經(jīng)濟中的大部分凡人還是有非常積極的啟發(fā)性的。網(wǎng)絡上大多數(shù)批評《天道》思想的人,其實還是未看懂《天道》。
比如說有人認為:絕大多數(shù)人喜歡《天道》,是因為里面的精彩對話和主角的精彩演繹,也想從中吸取一些經(jīng)驗,提升自身的認知和提高境界。為什么說并沒有太深刻的東西呢?因為里面的臺詞和情節(jié)有些故弄玄虛了。
其實,我想說,讀懂《天道》的第一步,恰恰就是拋棄丁元英,拋棄他的只言片語,精彩臺詞。如果做不到這點,就談不上讀懂《天道》?!短斓馈匪枷氲暮诵挠^點是自我救贖之道,就是拋棄對救主的依賴,走上自我覺醒的道路。
如果看天道把丁元英當做神、當做救世主,把他的只言片語拿過來反復研究,奉為圭梨,那么離葉曉明、劉冰就不遠了。
讀懂《天道》的第一步,就是拋棄丁元英。丁元英只是這部劇中的布道者,作者借他的口說出了文化屬性的定義和一些基本原理。這部劇非常奇特,他的形式主角恰恰不是主角,丁在這部劇故事進程的三年中,什么也沒有得到,也沒有失去和改變,他還是他,孤身而來孤身而去,這就是作者的暗示。
這部劇的真正主角,是故事中的其他角色,肖雅文、歐陽雪、韓楚風、葉曉明、劉冰這些人都是主角,就是你我他,這些人物的命運才是作者給讀者傳遞的思想。
讀不懂這一層,《天道》的認知還是太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