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關(guān)系 不親原因 彌補方法
共2061字,建議閱讀時長6分鐘
1
前幾天,一位寶媽一臉郁悶的找到我說:“睿媽,我家女兒今年快5歲了,由于工作原因,孩子2歲的時候我把她放在姥姥家來著,最近到了入學(xué)年齡才把孩子接回來。 女兒跟我還是很親的,一口一個媽媽叫的很窩心,可是跟她爸爸就一點也不親了,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害怕,每次她爸爸想要抱抱她的時候,孩子就躲的遠(yuǎn)遠(yuǎn)的,不管我怎么勸說都沒用。
有時候把她爸爸氣的直呼:‘我真是白養(yǎng)你這個女兒了?!驗楹⒆樱覀兊姆蚱揸P(guān)系也開始變得不好,經(jīng)常會因為教育觀點不統(tǒng)一而吵架。我們該怎么辦,才能讓女兒和爸爸親一點呢?”
相信不只是這位寶媽會有這樣的疑惑吧,很多家庭都會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孩子成天圍著媽媽轉(zhuǎn),卻一點也不和爸爸親。為什么會這樣呢?
仔細(xì)想一下,爸爸媽媽都是從孩子出生那刻起就陪在孩子身邊的人,每個孩子都渴望和爸爸媽媽親近,如果不是問題出在父母自己身上,又怎么會導(dǎo)致后來孩子對父母的喜愛程度出現(xiàn)差距呢?
2
其實,孩子不和爸爸親的原因,總結(jié)起來,無非這3點:
根本不懂得怎么愛孩子
其實,這也是大多數(shù)爸爸的通病。哪有爸爸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有些爸爸覺得,愛孩子就是讓孩子懂規(guī)矩。于是整天把“不許”、“不行”、“你必須聽我的!”之類的話掛在嘴上,對孩子嚴(yán)格要求,使孩子在爸爸面前慢慢變得小心翼翼,不敢與爸爸嬉戲打鬧。
其實教會孩子懂規(guī)矩,也沒必要整天端著自己,板著一張臭臉啊,陪孩子玩玩游戲,給孩子講講故事,在陪伴中教會孩子道理不是更能讓孩子接受嗎?
還有些爸爸覺得,愛孩子,就要給孩子最好的物質(zhì)生活,于是他們拼了命的工作賺錢,整天在外出差,難得回家一次,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得可憐,自然也就與孩子生疏了。孩子的物質(zhì)生活是提升了,可每次孩子見到爸爸的時候,都是一副陌生的眼神,這樣的情景是爸爸們愿意看到的嗎?
作為爸爸,想要給老婆孩子一個美好的生活沒錯,但也要學(xué)會做孩子的朋友和導(dǎo)師啊。平時很少回家也沒關(guān)系,但只要一回家,爸爸就與孩子聊聊天,做做游戲,再送孩子一個小禮物,這樣孩子就會每次都盼著爸爸回來了,即使和爸爸好久沒見,再見到爸爸的時候,孩子還是會很開心。
不懂得體貼孩兒他媽
不管怎么說,爸爸們得承認(rèn)一個事實:媽媽們永遠(yuǎn)比你和孩子多相處了10個月,所以孩子生來就與媽媽關(guān)系更密切也是無可厚非。
有時候,夫妻兩人因為一點小矛盾吵架了,爸爸對媽媽惡言相向了,甚至對媽媽動了下手,都會讓孩子覺得媽媽受傷了,再加上媽媽一委屈就會哭,孩子看到更會覺得是爸爸欺負(fù)了媽媽,自然就不會太喜歡爸爸了。
有時候,爸爸正在氣頭上的時候,脾氣上來連孩子也不放過,對著孩子大吼幾句,大人覺得沒什么,可對于孩子來說,那些被記在心里的事情往往是讓自己受傷的事。爸爸的壞一直被孩子記在心里,慢慢的就對爸爸沒有任何好感了。
媽媽也有責(zé)任
孩子小時候會和爸爸媽媽睡在一起,到了分床時期,孩子遲遲不肯分,但原本的雙人床住3個人的話已經(jīng)有點擠了,所以這種情況下,媽媽們一般會讓爸爸們讓位,獨自去睡書房,從而導(dǎo)致了媽媽跟孩子過度親密,而爸爸卻漸漸成為了一個“局外人”。
還有些媽媽,擔(dān)心爸爸帶不好孩子,寧愿自己累的半死,也不把帶孩子的工作分給孩兒他爸一部分。孩兒他爸可能本來挺喜歡帶孩子的,可每次爸爸帶孩子時,稍有不妥,就會被孩兒他媽數(shù)落一頓,然后馬上把孩子接過去。長此以往,爸爸哪還會有帶孩子的積極性,沒有了和孩子的親密接觸,自然也就不受孩子待見了。
3
孩子不和爸爸親,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等都會受影響。
孩子剛出生那會兒,大多是媽媽哺乳、照料;等到孩子去上幼兒園了,園里的老師又大多是女老師,而且學(xué)校里的老師也以女老師為主,這么看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已經(jīng)接受了太多“母性教育”了,如果孩子再不和爸爸親一點,那很容易被女性思維同化,表現(xiàn)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性格孤僻以及自卑等特點。
有些事情,男性與女性的看法并不一樣,孩子過多的和媽媽親近,容易使孩子想法單一化,性格容易走極端。而爸爸的缺席,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性格上的缺陷,等出現(xiàn)問題時往往已經(jīng)為時過晚了。
而且,如果孩子不和爸爸親,不管爸爸怎么嚴(yán)厲(越嚴(yán)厲孩子越不和爸爸親),他都不會聽爸爸的話,甚至還會處處與爸爸作對,因為爸爸在他心里已經(jīng)失去了地位和威信了。
4
如何“修補”爸爸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呢?
作為爸爸,一定要多抽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話不多沒什么,做孩子的傾聽者就夠了。不一定要經(jīng)常跟孩子親吻、擁抱,因為爸爸畢竟有一種不怒自威的男性威嚴(yán)在,但是一定要在一些重要的日子,比如孩子的生日、老婆的生日等,認(rèn)真地告訴孩子“爸爸愛他”,同時也讓孩子看到,你是愛他的媽媽的。
另外,對于孩子來說,誰能跟他玩到一起去,誰就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如果爸爸能和孩子一起玩,一起樂,一起瘋,那么就能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guān)系了。
沒有人生來就會做父母,尤其是笨手笨腳的爸爸,更需要比媽媽們多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得到與孩子親近的機會。
孩子不喜歡爸爸,除了爸爸們自身的一些問題外,媽媽們也要適當(dāng)?shù)姆攀?,給爸爸一個與孩子親密接觸的機會。
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也沒有不心疼父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