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鴻雁
畢業(yè)3年,從月薪5000到年入100萬;運營自媒體3個月,漲粉20萬;撰寫300萬字,100多個爆文刷屏,他是怎么做到的?粥左羅把他的寫作經(jīng)驗寫在《學會寫作》這本書里。
大道至簡。本文將用簡短文字為你分享《學會寫作》這本書中的4個精華內(nèi)容。
文末為大家奉上3個寫作公式。
寫作能力決定了溝通能力。新媒體時代,溝通由原來的面對面轉(zhuǎn)向社交網(wǎng)絡,人們更多地在線上通過文字溝通,這就需要具備寫作能力。
口頭溝通也是“即興寫作”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其實每天都在“寫作”。
寫作能力與溝通效果息息相關(guān)。比如,你想加一個大V的微信,成功與否取決于你對驗證話術(shù)的組織能力。
此外,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人,盡管大家一直認為,視頻將是下一個風口。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有準備和沒準備結(jié)果大不相同。做一個好視頻、音頻,都離不開溝通和表達。
羅振宇有個觀點:
職場,以至于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chǎn)是影響力。而構(gòu)成影響力的方法,一是寫作,二是演講。
粥左羅在寫作300萬字之后認為:
一紙毫無含金量的學歷并沒有給我這個毫無背景和資源的年輕人帶來什么。
那么,后來是什么改變了我?
——寫作!
他從六個維度,定義了寫作的價值。
寫作是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一個人的溝通能力決定了他最終能獲得的資源的規(guī)模、質(zhì)量,以及獲取速度。
寫作是倒逼成長的絕佳方法。用輸出倒逼輸入,用寫作逼著自己每天成長、每天思考。
寫作是學習效果的放大器。想不明白就寫不明白。反過來,只有寫明白了,才是真正的想明白。只有想明白了,才是有效學習。
寫作是個人能力的放大器。通過寫作“發(fā)聲”,讓更多人看到、認可你的能力。想打造個人品牌,需要擁有技能和持續(xù)曝光。想持續(xù)曝光,就需要借助寫作能力。
寫作可以重復銷售自己的時間。寫一篇文章,可以長期被讀者閱讀,這就等于在重復“售賣”你的時間。
寫作是抗攻擊性最強的技能。寫作是一項底層、普適技能,可以為所有技能賦能。寫作也是一項高保值的軟技能,一旦形成,別人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超過你。因此,寫作越早開始積累越好。
如何寫作?這在我的另一篇文章《豆瓣8.9<寫作這回事>:文學大師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一學就會的寫作課》中,有所詳述。這里不再贅述。
本書作者提出:在開始不知道寫什么內(nèi)容的時候,要“硬寫”。
初學者如果不能完成一篇文章,可以先以段落為基礎進行“微創(chuàng)作”,或者寫一些100-200字的隨筆、分享。
這里可以借鑒《微習慣》中的方法,每天給自己定一個寫作“小目標”,以能輕松完成為原則,逐漸養(yǎng)成寫作習慣,直到“寫作上癮”。
關(guān)于微習慣的養(yǎng)成,可參見
《6分鐘手把手教你養(yǎng)成好習慣:你所理解的<微習慣>可能是錯的》
馬云在一次演講中說:
“創(chuàng)業(yè)者就是要在一切都未就緒的時候去作死。如果什么事情都準備好了,我就不會成功了。”
寫作也是一樣,不用等什么都想清楚了再去寫,而是應該現(xiàn)在、立刻、馬上就去寫。
我們花費時間來談論寫作,始終不如花時間實際去寫(斯蒂芬·金)。
廣告學大師大衛(wèi)·奧格威說過:閱讀標題的人數(shù)是閱讀正文人數(shù)的5倍。
新媒體時代,信息爆炸,這個數(shù)值可能更大。
你的文章能否被閱讀,很大程度決定于標題。標題是“橋梁”還是“壁壘”,決定了這篇文章的命運。
標題是讀者對文章的第一印象,同時也是文章價值點的提煉、價值觀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