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英語聽說;方法;課內課外
眾所周知,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也是學好英語的必要途徑。聽說領先,讀寫跟上。所以學語言首要是能“聽”會“說”。聽說能力的提高為發(fā)展學生其他各項能力如讀、寫的能力起到促進作用。所以要想真正掌握一門外語必須盡快提高自己的聽說水平。只有聽得正確,才能讀得流暢,說得流利。聽說在每年的中考英語試卷中占的比重不小為30分,約占全卷試卷分數(shù)的五分之一,是不可忽視的一條大題目。同時聽說不僅是英語測試的需要,更是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和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由于平時學生對英語聽說的重視程度不足,大部分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比較差,哪怕只是聽說簡單的日常用語,往往也會覺得不知所云,無從應付。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呢?在實踐教學中,我是這樣嘗試和探索的,與大家共享。
一、切實抓好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聽說習慣。
學生剛剛接觸英語時,往往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和一種強烈的新鮮感,所以這時對學習英語是非常感興趣。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這種好奇心理,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條件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且逐漸培養(yǎng)學生愛聽愿說英語的習慣,使學生從學習英語的一開始就養(yǎng)成一個愿意認真去聽別人說英語的好習慣,大膽模仿錄音的習慣。比如,在課堂上能夠大膽地運用英語來提問以及回答問題,自覺地運用禮貌語言。如:Hello,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等等。同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盡量使用課堂用語,從簡單的著手,重復使用。如:Read after the tape.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8.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等。學生聽多了,不僅僅是聽懂了,而且也能說上幾句,這時,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將課堂上的這種機械的聽說擴展到生活中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好奇心,使學生的好奇心轉為說英語的興趣。有了興趣,必然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抓好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是提高聽說水平的重要一步。
二、堅持每天課前五分鐘的英語值日報告。
把每節(jié)課開始的五分鐘固定為講英語的時間,讓全班同學輪流作簡短的值日報告。值日報告的內容可以是日常生活,如要求學生講周末自己通常做什么,最近見到什么有趣的事兒,有什么快樂與大家分享。為了提高值日報告的質量,輪到該生做值日之前,我要看一下該生的值日報告,提出改進建議,保證報告的質量。或者舉行一個講幽默笑話或小故事的比賽,每學期的期中前后各有一周時間,提前準備,各人收集自己感興趣的笑話小故事在班上講,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勝獎給予獎勵。班上學生積極性非常高,爭先恐后地表演。通過這一活動,我班學生背了很多趣味橫生的笑話和小故事。或是自由對話等等。最初可從“I’m on duty today. Today is Thursday. It’s fine.Everyone is here.” 這些簡單的開始,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多,學生可以進一步擴大自己所作的值日報告的內容 ,由短小淺易過渡到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這種看似簡單的英語值日報告盡管只占五分鐘,但是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也為口語訓練提供了場所。
三、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學生學英語時聽說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本身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提高學生聽說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不僅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而且要力圖使自己的語音語調準確規(guī)范,富有表現(xiàn)力。在開始階段,盡量用簡易的、學生能聽得懂的語言來組織課堂教學,授課時放慢講英語的速度,而且重復所述內容,盡量讓學生能夠跟得上,用簡易的詞或短語來解釋詞語、句子,或者用簡單的句子解釋,歸納段落意思,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漸進,盡量避免用漢語講述。這樣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例如在講The story of Xi Wang時,筆者用英語說:We can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four parts.Each part has a main idea.Please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then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放慢語速,反復講述后,學生聽懂了,也聽明白了。然后根據(jù)我所提的要求歸納出每段的大意:(1)something about Xi Wang (2) the growth of Xi Wang (3) the problems of pandas (4) takes actions to protect pandas 這樣就很好地訓練了學生聽和說的能力。
四、課堂教學堅持聽說領先。
每授新課時,堅持讓學生先聽錄音,然后根據(jù)所聽內容來做一些簡單的練習。如:判斷句子的正誤或回答問題。教師提問可以是一般疑問句,也可以是特殊疑問句,內容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這樣可以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進來,真正達到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目的。同時在回答問題時盡可能地要求學生使用英語來回答。新課文講完后,要求學生熟讀并能夠背誦課文,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或表演課文內容。這種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最佳方式,同時也能進一步起到強化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
五、經常進行聽寫訓練。
首先是聽寫材料的選擇, 聽寫材料的長度應該是一分鐘左右的美文或段落,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要選對話聽寫。聽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填空,把短文中關鍵詞留空,放三遍錄音完成,然后全班校對,最后跟錄音讀三遍。第二階段補全句子,把短文中重要句子一部分留空,聽錄音補全。第三階段全文聽寫,步驟同前面第一階段。這些短文聽寫朗誦完后,再精選一半短文讓學生背誦,每學期堅持聽寫三四十篇短文,背誦二十幾篇短文。做任何事情關鍵在堅持,初中六個學期能堅持下來,學生的聽說水平會突飛猛進。課內課外
六、發(fā)揮網(wǎng)絡和多媒體的優(yōu)勢。
利用網(wǎng)絡提高聽說能力好處很多。第一是資源豐富,目前就國內而言有幾十個英語門戶網(wǎng),象《旺旺英語》、《可可英語》等,包括了從入門到高級的內容,滿足了個性化與多樣性的學習需求。大量的音頻資料可以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東西,可以反復播放,直到聽懂。視頻資料有電影、流行歌曲、新聞時事,既可以了解世界大事,又可以學習英語。Flash動畫,英語知識類的游戲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但是,網(wǎng)絡學習,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督促?,F(xiàn)在雙休日節(jié)假日歸還給了學生,教師要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選擇相應的材料,明確方法和要求,周一要檢查。如,要求學生學習某段對話,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復述或背誦出來。人是有惰性的,只有布置,沒有檢查收效甚微。
七、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加強語言實踐。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開展課外活動,為學生學好英語,提高聽說能力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機會。課外活動可以進行一些對話或表演,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組織學生講故事,進行朗誦比賽,猜謎語,學唱英語歌,英語文藝演出,出黑板報,或者舉辦英語知識競賽等等。這些活動不但可以增長學生的英語知識,有可以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專門開設英語聽說課,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聽說訓練。平時可要求學生之間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以鍛煉聽說的能力。這樣,多方位地開展聽說訓練,相輔相成,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歸根到底,提高聽說能力的根本途徑就在于多聽多說。多聽,需要教師幫助提供好的聽力材料及保證足夠量的訓練。多說,需要教師幫助提供良好的訓練機會及訓練場所。如果我們能夠調動學生的熱情,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多聽與多說相結合,訓練與娛樂相結合,持之以恒,相信心血不會白費,一定會有所獲。
眾所周知,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也是學好英語的必要途徑。聽說領先,讀寫跟上。所以學語言首要是能“聽”會“說”。聽說能力的提高為發(fā)展學生其他各項能力如讀、寫的能力起到促進作用。所以要想真正掌握一門外語必須盡快提高自己的聽說水平。只有聽得正確,才能讀得流暢,說得流利。聽說在每年的中考英語試卷中占的比重不小為30分,約占全卷試卷分數(shù)的五分之一,是不可忽視的一條大題目。同時聽說不僅是英語測試的需要,更是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和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由于平時學生對英語聽說的重視程度不足,大部分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比較差,哪怕只是聽說簡單的日常用語,往往也會覺得不知所云,無從應付。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呢?在實踐教學中,我是這樣嘗試和探索的,與大家共享。
一、切實抓好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聽說習慣。
學生剛剛接觸英語時,往往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和一種強烈的新鮮感,所以這時對學習英語是非常感興趣。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這種好奇心理,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條件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且逐漸培養(yǎng)學生愛聽愿說英語的習慣,使學生從學習英語的一開始就養(yǎng)成一個愿意認真去聽別人說英語的好習慣,大膽模仿錄音的習慣。比如,在課堂上能夠大膽地運用英語來提問以及回答問題,自覺地運用禮貌語言。如:Hello,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等等。同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盡量使用課堂用語,從簡單的著手,重復使用。如:Read after the tape.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8.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等。學生聽多了,不僅僅是聽懂了,而且也能說上幾句,這時,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將課堂上的這種機械的聽說擴展到生活中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好奇心,使學生的好奇心轉為說英語的興趣。有了興趣,必然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抓好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是提高聽說水平的重要一步。
二、堅持每天課前五分鐘的英語值日報告。
把每節(jié)課開始的五分鐘固定為講英語的時間,讓全班同學輪流作簡短的值日報告。值日報告的內容可以是日常生活,如要求學生講周末自己通常做什么,最近見到什么有趣的事兒,有什么快樂與大家分享。為了提高值日報告的質量,輪到該生做值日之前,我要看一下該生的值日報告,提出改進建議,保證報告的質量?;蛘吲e行一個講幽默笑話或小故事的比賽,每學期的期中前后各有一周時間,提前準備,各人收集自己感興趣的笑話小故事在班上講,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勝獎給予獎勵。班上學生積極性非常高,爭先恐后地表演。通過這一活動,我班學生背了很多趣味橫生的笑話和小故事。或是自由對話等等。最初可從“I’m on duty today. Today is Thursday. It’s fine.Everyone is here.” 這些簡單的開始,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多,學生可以進一步擴大自己所作的值日報告的內容 ,由短小淺易過渡到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這種看似簡單的英語值日報告盡管只占五分鐘,但是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也為口語訓練提供了場所。
三、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學生學英語時聽說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本身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提高學生聽說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不僅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而且要力圖使自己的語音語調準確規(guī)范,富有表現(xiàn)力。在開始階段,盡量用簡易的、學生能聽得懂的語言來組織課堂教學,授課時放慢講英語的速度,而且重復所述內容,盡量讓學生能夠跟得上,用簡易的詞或短語來解釋詞語、句子,或者用簡單的句子解釋,歸納段落意思,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漸進,盡量避免用漢語講述。這樣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例如在講The story of Xi Wang時,筆者用英語說:We can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four parts.Each part has a main idea.Please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then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放慢語速,反復講述后,學生聽懂了,也聽明白了。然后根據(jù)我所提的要求歸納出每段的大意:(1)something about Xi Wang (2) the growth of Xi Wang (3) the problems of pandas (4) takes actions to protect pandas 這樣就很好地訓練了學生聽和說的能力。
四、課堂教學堅持聽說領先。
每授新課時,堅持讓學生先聽錄音,然后根據(jù)所聽內容來做一些簡單的練習。如:判斷句子的正誤或回答問題。教師提問可以是一般疑問句,也可以是特殊疑問句,內容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這樣可以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進來,真正達到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目的。同時在回答問題時盡可能地要求學生使用英語來回答。新課文講完后,要求學生熟讀并能夠背誦課文,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或表演課文內容。這種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最佳方式,同時也能進一步起到強化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
五、經常進行聽寫訓練。
首先是聽寫材料的選擇, 聽寫材料的長度應該是一分鐘左右的美文或段落,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要選對話聽寫。聽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填空,把短文中關鍵詞留空,放三遍錄音完成,然后全班校對,最后跟錄音讀三遍。第二階段補全句子,把短文中重要句子一部分留空,聽錄音補全。第三階段全文聽寫,步驟同前面第一階段。這些短文聽寫朗誦完后,再精選一半短文讓學生背誦,每學期堅持聽寫三四十篇短文,背誦二十幾篇短文。做任何事情關鍵在堅持,初中六個學期能堅持下來,學生的聽說水平會突飛猛進。課內課外
六、發(fā)揮網(wǎng)絡和多媒體的優(yōu)勢。
利用網(wǎng)絡提高聽說能力好處很多。第一是資源豐富,目前就國內而言有幾十個英語門戶網(wǎng),象《旺旺英語》、《可可英語》等,包括了從入門到高級的內容,滿足了個性化與多樣性的學習需求。大量的音頻資料可以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東西,可以反復播放,直到聽懂。視頻資料有電影、流行歌曲、新聞時事,既可以了解世界大事,又可以學習英語。Flash動畫,英語知識類的游戲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但是,網(wǎng)絡學習,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督促?,F(xiàn)在雙休日節(jié)假日歸還給了學生,教師要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選擇相應的材料,明確方法和要求,周一要檢查。如,要求學生學習某段對話,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復述或背誦出來。人是有惰性的,只有布置,沒有檢查收效甚微。
七、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加強語言實踐。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開展課外活動,為學生學好英語,提高聽說能力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機會。課外活動可以進行一些對話或表演,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組織學生講故事,進行朗誦比賽,猜謎語,學唱英語歌,英語文藝演出,出黑板報,或者舉辦英語知識競賽等等。這些活動不但可以增長學生的英語知識,有可以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專門開設英語聽說課,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聽說訓練。平時可要求學生之間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以鍛煉聽說的能力。這樣,多方位地開展聽說訓練,相輔相成,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歸根到底,提高聽說能力的根本途徑就在于多聽多說。多聽,需要教師幫助提供好的聽力材料及保證足夠量的訓練。多說,需要教師幫助提供良好的訓練機會及訓練場所。如果我們能夠調動學生的熱情,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多聽與多說相結合,訓練與娛樂相結合,持之以恒,相信心血不會白費,一定會有所獲。
一.堅持聽說訓練,培養(yǎng)語音技能
聽力能力的提高必須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礎上,學生必須有很好的語音知識,要能正確區(qū)分單詞的重讀、弱讀,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別句子的連續(xù)、節(jié)奏以及語調等發(fā)音技巧方面的變化,還有盡可能熟悉各種人的音調以及輕重緩急,喜怒哀樂,個體差異等口語特征。因此聽和說相輔相成(比如邊聽磁帶邊朗讀,聽寫單詞、句子,做短文聽力填空練習,互相練習對話等),聽說并進,持之以恒,保質保量,打好聽力基礎。
二.解文化背景,熟悉日常交際。
讓學生了解適當?shù)挠⒄Z國家背景知識,擴大知識面,認真梳理并熟悉在特定情景中的語言交際的場合及功能,消除學生在風俗習慣的差異方面的能力理解障礙。教師可以用教材.精美英文閱讀欣賞。英美風情介紹等不同形式拓展學生視野,做到中美文化交融,從而促進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精選聽力材料,適應學生特點
聽力材料的選用直接影響學生的“聽”的積極性和聽力效果。教師首先在選聽力材料時,材料的難易程度要適合初中學生的聽力水平,應選擇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系列材料,可以先從單詞入手,然后逐步過渡到短語、句子、段落。其次,聽力材料不宜太長,切忌長時間讓學生處于聽的狀態(tài),欲速則不達。教師可以對學生可能遇到的障礙在聽前進行適當?shù)闹v解,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信心。再次,讓學生聽不同人士的朗讀材料,以便適應不同的英語口音。教師選擇聽力材料時如果能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選擇符合初中生知識特點和審美情趣的文章,使學生在提高聽力能力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審美品位和價值觀。
四、熟記掌握中學英語聽力理解的答題技巧,
?。?、聽前的合理導入。讓中學生了解英語聽力訓練材料的背景知識,讓中學生熟悉聽力材料的情節(jié),幫助中學生排除英語聽力方面的障礙,如生詞、短語等。
?。病⒙犌耙龊眯睦頊蕚?,一定要放松心情去聽,享受聽力訓練的樂趣。如果緊張的話,可以先做深呼吸,后再看聽力材料,看時要大體了解材料的主要內容,把握其主攻方向。
3、聽力訓練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聽好每段材料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因為這兩處是情景信息集中最多的地方,要合理分配注意力,捕捉重要詞或關鍵詞及短語,同時學會根據(jù)上下文來猜測或推敲生詞詞義,并掌握其文章或短文大意等。
4、每聽完一段對話或獨白后,應迅速整理和回憶所聽過的英語聽力內容,耐心細致地檢查、核對,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答案作出正確的選擇或判斷,力爭一步到位,有效地完成聽力訓練或測試的任務。
五.加強聽力教學,開展第二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盡量用英語教學,安排好聽力訓練,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得到深入淺出的口語聽力訓練;同時多開展英語學習活動,利用好第二課堂,增加學生接觸鮮活英語的機會,比如聽英語磁帶、英語歌曲、英語廣播、英語演講,看原版電影,英語學習片,參加英語角、英語晚會、英語沙龍等,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中的無限樂趣。
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聽力的培養(yǎng)非一日之力,需要長期地、認真地培養(yǎng)聽力理解能力,加強記憶、判斷、推理等能力??鬃釉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如果師生共同努力發(fā)現(xiàn)打開英語聽力之門的鑰匙,漸漸地,學生們一定能輕松駕馭英語聽力。讓老師們和孩子一起享受英語之美,感受聽的樂趣吧!
參考文獻: 1《跨越重點線~英語聽力大突破》中國致公出版社
2.《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03)全國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