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瓷器的制胎工藝(4)
陳逸民 陳鶯
圖15-19是伊朗沒有送展上海的一件青花麒麟蓮花紋罐,其口沿部分也有沖線現(xiàn)象。如圖15-20所示,其內(nèi)腔看不清是否受損,但能看出內(nèi)壁有施釉痕跡,這筱伊朗青花麒麟蓮花紋罐的底足如圖15-21所示,糙底和底足外壁斜削的特征十分明顯,更為可貴的是,其罐底顯示的制胎旋痕,為我們提供了元青花瓷器的一個很好的鑒定參考,這就是,這些旋痕是順時針旋轉,我們在下面的許多瓷器的底足都可以發(fā)現(xiàn)順時針旋痕,我們不會說所有元青花瓷器制胎時絕對都是順時針旋轉,我們想說的是,如果發(fā)現(xiàn)不是順時針的旋痕,應該引起我們的思索和商榷。
15-19伊朗青花麒麟蓮花紋罐
15-20伊朗青花麒麟蓮花紋罐內(nèi)腔
15-21伊朗青花麒麟蓮花紋罐底足
元代的青花四系扁壺是元代一種常見的器型,圖15-22是一件伊朗博物館所藏的青花孔雀紋四系扁壺,圖15-23是這件四系扁壺的底足。底足上的外壁斜削特征明顯,挖足也較深。圖15-24是另一件伊朗青花麒麟鳳凰紋四系扁壺,圖15-25是這件四系扁壺的底足,同圖可知,它也具有外壁斜削、施釉和挖足的特征。而圖15-26則是這件四系扁壺龍形系的貼塑圖,可以明顯看出龍形系為塑制后由瓷土粘結,粘結處還可以看到施釉不到之處。
15-22伊朗青花孔雀紋四系扁壺
15-23伊朗青花孔雀紋四系扁壺底足
15-24伊朗青花麒麟鳳凰紋四系扁壺
15-25伊朗青花麒麟鳳凰紋四系扁壺底足
15-26伊朗青花麒麟鳳凰紋四系扁壺貼塑
圖15-27是一件伊朗青花蓮花紋梅瓶,它的瓶口為后修,可能是修補者對元青花瓷器缺乏充分的了解,不僅修補處釉面太亮,而且梅瓶口并非如元代瓷器常見的梯形口,瓶口較直,還略顯上大下小。如果以這樣的瓶口來作為元青花瓷器器型的標準,就會誤導讀者。圖15-28是這件伊朗青花蓮花紋梅瓶的底足,上面不僅可以見到糙底、試釉和外壁斜削的特征,底中上也沾有燒窯時的墊沙。圖15-29是另一件伊朗青花麒麟牡丹紋梅瓶,它有著典型的元代梅瓶的器型特征,即唇口和梯形頸,它的底足如圖15-30所示,從圖上可知,底足不僅可見常有的斜削、挖足、試釉特征,還可以明顯看出制胎時的旋紋,為順時針方向旋轉,它和前文所述的大罐的底足旋紋一樣,這是我們應該予以重視的元青花大器的特征。圖15-31是這件伊朗青花麒麟牡丹紋梅瓶上的銘文,由圖還可以看出梅瓶的口沿處因使用留下的磨痕。圖15-32也是一件伊朗青花鳳凰牡丹紋梅瓶,圖15-34是這件梅瓶的底足,圖15-34是它的銘文,讀者可以自行解讀它的相關特征。在伊朗宮庭使用的元青花梅瓶上,都可以看到鑿刻的痕跡,說明當時主人對它的重視程度。
15-34伊朗青花鳳凰牡丹紋梅瓶銘文
上述的三件梅瓶,圖15-32這件伊朗青花鳳凰牡丹紋梅瓶曾于2007年送到開封展出,而另一件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如圖15-33和15-34所示),則于2009年送至首都博物館展出。這四件梅瓶都沒有送上海博物館參加上博60周年大展。
15-32伊朗青花鳳凰牡丹紋梅瓶
15-33伊朗青花鳳凰牡丹紋梅瓶底足
15-34伊朗青花鳳凰牡丹紋梅瓶銘文
謝謝各位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