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字母
我們現(xiàn)在所知的最早的字母文字,源起于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所使用的文字,是一種以象形文字為主,指示和表音字符為輔的文字符號系統(tǒng),因為多刻繪于金字塔和神廟墻壁等神圣地方而被希臘人稱為'ιερογλυφο?【神圣的雕刻】,英語的hieroglyph正是由此而來。
埃及圣書體文字壁畫
希臘語的'ιερογλυφο?一詞,大概是對古埃及人對自己文字的稱呼mdw n?r【神的文字】意譯而來,中文翻譯為圣書體或碑銘體。而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古埃及象形文字”這樣的說法是有失偏頗的(不少人將hieroglyphic一詞翻譯為“象形文字”);所謂的象形文字,是指純粹利用圖形來做文字使用,這種圖形文字又與所指的事物具有明顯的直接關(guān)聯(lián)。舉個簡單的例子,甲骨文中的“瓜”一字其圖形就如同一只結(jié)在藤蔓上的果實,而“瓜”一字所表示的概念無疑也指的是藤蔓植物的果實,比如西瓜、黃瓜、絲瓜、甜瓜、哈密瓜等,這個字本身就是象形字,現(xiàn)在漢語中的“瓜”字即由其演變而來,字形上還依稀看得到其所指的形象。當(dāng)然,象形字只是漢字中的一部分,除了象形以外我們還有會意字、形聲字等,因此我們不能說漢字是象形文字。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能將古埃及文字稱為象形文字,因為在hieroglyph中除了象形字符以外,還存在著不少只表示發(fā)音概念的純粹音節(jié)符號,這部分符號也是我們所知的最早的字母文字。
Hieroglyph文字始于公元前3000年之前,到了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古埃及的hieroglyph字符約有700個,其中有二十多個常用的字符被用來表示純粹的音節(jié),這些音節(jié)字符是我們確知的最早的字母。這類字母雖然還保留著原始事物的形狀,但是卻被用來表示純粹的發(fā)音概念: “腿”的符號僅僅表示b的發(fā)音、“水波”的符號僅僅表示n的發(fā)音、“獅子”的符號僅僅表示l的發(fā)音….. 這個音符系列與其表示發(fā)音對應(yīng)為:
埃及圣書體音符文字表
于是我們知道埃及艷后的名字克莉奧帕特拉Cleopatra在hieroglyph文字中被寫作,
Cleopatra
在這樣的人名中,所有的符號僅僅起著表音的作用(Cleopatra乃是希臘語名字,在埃及艷后Cleopatra時代埃及王國已經(jīng)被希臘化很久了)。事實上,正是基于對這類重要人名的成功解讀,才使得后人得以認(rèn)識這被遺忘數(shù)千年的神秘文字。
腓尼基字母
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之間,在埃及為奴的閃米特俘虜Semites因埃及音節(jié)文字所啟發(fā),創(chuàng)造出最初的字母文字,我們稱之為閃米特字母(這個民族之所以被稱為Semites,因為人們認(rèn)為他們是諾亞長子閃Sem的后裔,詳見《舊約·創(chuàng)世紀(jì)》)。這種字母文字在閃米特民族中的一支——腓尼基人Phoenicians那里發(fā)展成熟并得以發(fā)揚光大(在圣經(jīng)中,腓尼基Phoenicia被稱為迦南Canaan)。腓尼基字母一共有22個,如圖。
腓尼基字母
這些腓尼基字母只表示輔音,沒有專門的元音符號。比如國王在腓尼基文中寫作m-l-k,當(dāng)然,這并不是說腓尼基語中沒有元音,只是腓尼基文只以表現(xiàn)輔音的縮略形式書寫,于是腓尼基語的國王大概可以轉(zhuǎn)寫為英語發(fā)音的melek。事實上,元音字母的缺失乃是傳統(tǒng)閃米特文字的一大特點。希伯來人Hebrews將22個腓尼基字母做以改變,于是就有了沿用至今的22個希伯來字母,這種文字因為書寫《圣經(jīng)》而得以發(fā)揚光大,他們的后人——猶太人仍然使用著希伯來字母。阿拉米字母Aramaic也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現(xiàn)在的阿拉伯語、蒙古語、維吾爾語等語言所使用的字母體系皆源出于阿拉米字母。受腓尼基字母影響,這些字母文字都清一色沒有元音符號,或者近代以來受希臘羅馬文字影響才開始部分增加元音符號。
我們應(yīng)該看到,腓尼基字母雖然只是用來表示語言的發(fā)音符號,但這些字母的名稱和由來最初是有意義的。比如beth一詞在腓尼基語中表示“屋子”之意,于是腓尼基人將形狀像房屋的字母稱為beth,并用該字母表示輔音b;shin一詞在腓尼基語中表示“牙齒”之意,于是腓尼基人將形狀像牙齒的字母稱為shin,并用該字母表示輔音sh;resh一詞在腓尼基語中表示“頭”之意,于是腓尼基人將形狀像人頭的符號稱為resh,并用該字母表示輔音r;mem一詞在腓尼基語中表示“水”之意,于是腓尼基人將表示水紋形狀的字母稱為mem,并用該字母表示輔音m;…..
注釋:
1、beth一詞在閃語中意為房屋,從現(xiàn)在還保留的地名博特爾Bethel【house of God】、伯利恒Bethlehem【house of bread】等地名中仍能看出這一點。注意到希伯來語與腓尼基語同屬閃族語,在基本詞匯上有很大程度的相似,而且希伯來字母幾乎是腓尼基字母的翻版,故本文中關(guān)于腓尼基語言中的內(nèi)容多用希伯來語證明。
2、resh一詞在閃語中意為頭部,引申為開始,從希伯來語《舊約》中仍能看出這一點,在《舊約·創(chuàng)世紀(jì)》第一節(jié)中“太初”在希伯來語中稱為rosh。
3、mem一詞在閃語中意為水,而現(xiàn)在的希伯來語人名Maya即表示“水”的含義,在《舊約·創(chuàng)世紀(jì)》第一節(jié)中“眾水”在希伯來語《圣經(jīng)》中稱為mayim(-im為陽性名詞的復(fù)數(shù)形式),著名的以色列“水舞”叫做Mayim Mayim也是相同的道理。
必須聲明的一點是, 22個腓尼基字母的名稱與字母圖形本身所表示的概念是相應(yīng)的,但是字母的作用本身僅僅是用來記錄語言的發(fā)音單位,僅僅是傳達(dá)語言詞匯的發(fā)音符號而已,在一個單詞中,任何字母都與其本身字符的含義無關(guān)。這一點上需要嚴(yán)格的將語言和文字區(qū)分開來,文字只是書寫語言的一種方式,而語言早在文字出現(xiàn)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了。舉個簡單的例子,melek在腓尼基語中表示“國王”,在腓尼基文中寫作m-l-k(因為無法打出腓尼基字母,文字用對應(yīng)的拉丁字母代替,凡腓尼基詞匯其字母之間用短線予以區(qū)分,如m-l-k),這個國王的概念與腓尼基字母中的m、l、k(也就是腓尼基字母中的mem、lamedh、kaph)的字母符號含義沒有任何關(guān)系,并不是用“水”、“趕牛棒”、“手”三個含義構(gòu)成了國王的概念。須記?。赫Z言的出現(xiàn)遠(yuǎn)遠(yuǎn)早于文字,而文字只是一種書寫語言的工具而已。只可惜國內(nèi)不少學(xué)者將這二者混為一談,甚至努力想證明語言源于文字,這樣的努力顯然不會有真正意義的成果。
腓尼基人是最早航行于地中海中的民族,他們的船只往返于地中海各處的海岸和島嶼,并在沿岸建立眾多殖民地作為據(jù)點和貿(mào)易通商口,在開發(fā)沿岸的同時他們將腓尼基字母帶給了那些尚沒有文字的民族。古希臘人習(xí)得并改良了腓尼基字母,使其更適應(yīng)本民族的語言,在腓尼基字母基礎(chǔ)上造出希臘字母;希臘字母的一個分支伊特魯利亞字母被羅馬人接受,從而衍生出了后來的拉丁字母,并成為現(xiàn)代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字母體系,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眾多語言都用拉丁字母書寫。希臘字母的另一支則演變出西里爾字母,并廣泛被斯拉夫民族所使用,比如俄羅斯語、烏克蘭語、保加利亞語就使用這種字母書寫。另一方面,腓尼基字母又向東傳播,被各個民族學(xué)習(xí)了改造,便有了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波斯字母、梵文字母、緬甸字母等至今依舊在使用的字母體系。
字母文字的衍化
除了朝鮮的彥文以外(它獨立發(fā)明于15世紀(jì)中期),我們今天使用的所有字母符號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起源,那就是被腓尼基字母發(fā)揚光大的閃米特字母體系。這些字母的應(yīng)用是如此廣泛,實在不得不讓人對其心生敬仰。
希臘字母
編輯本段回目錄根據(jù)古希臘神話傳說,腓尼基王子卡德摩斯Cadmus為了尋找被宙斯拐走的妹妹歐羅巴Europa而來到希臘境內(nèi),由于未能完成父命找到妹妹而無法回國復(fù)命,便在希臘境內(nèi)入住下來,并建立了著名的卡德米亞Cadmia,也就是后來的底比斯城Thebes(在此請將希臘的底比斯Thebes和埃及的底比斯Thebes城市區(qū)分起來,雖然這兩個城市都是腓尼基人所建)。希臘的Thebes城有時也譯為忒拜城,著名的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七雄攻忒拜等故事都發(fā)生在這里。當(dāng)然,我們本篇要講的不是城市,而是Cadmus帶給希臘的一樣重要的東西——文字。
最初Cadmus為希臘帶去了16個腓尼基字母,后來在特洛伊戰(zhàn)爭年代,希臘人再從腓尼基文字中引進(jìn)了3個字母。他們對腓尼基字母進(jìn)行改造,使其更加適合本民族語言,從而產(chǎn)生了希臘字母。希臘人在借用了19個腓尼基字母之后,又重新增加了5個新創(chuàng)造的字母,從而完善并確立了24個字母古希臘字母表,該字母體系直到現(xiàn)在仍被使用著。
希臘字母
在希臘字母表中,前19個字母都是從腓尼基文字中改造過來的,從這些字母的名稱中明顯能看出來:
希臘字母序號希臘字母字母名稱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含義
1Α αalphaaleph牛
2Β βbetabeth屋子
3Γ γgammagimel駱駝
4Δ δdeltadaleth門
5Ε εepsilonhe窗戶
6Ζ ζzetazayin工具
7Η ηetaheth墻
8Θ θthetateth輪子
9Ι ιiotayodh手
10Κ κkappakaph手掌
11Λ λlamdalamedh刺棒
12Μ μmumem水
13Ν νnunun蛇
14Ξ ξxisamekh魚
15Ο οomicron'ayin眼睛
16Π πpipe嘴巴
17Ρ ρrhoresh頭
18Σ σ ?sigmashin牙齒
19Τ τtautaw標(biāo)記
后5個字母是希臘人自己創(chuàng)造的,它們是:
希臘字母序號希臘字母字母名稱
20Υ υupsilon
21Φ φphi
22Χ χchi
23Ψ ψpsi
24Ω ωomega
注 釋:
1、注意希臘字母的大寫H為字母eta,大寫P為字母rho,請不要和我們常用的拉丁字母H、P混淆。
2、這些大寫字母的形狀也經(jīng)常被用來表示類似的形狀概念,比如:Δ呈三角形狀,故delta一詞也被用來指三角形的概念,比如三角洲delta、三角肌deltoid【Δ狀之物】;Σ呈扭曲形,故這類形狀的東西往往被冠以類似的概念,比如乙狀結(jié)腸sigmoid【Σ狀之物】、S型sigmate【Σ狀的】; Y呈倒人字形,故upsilon被用來指這種形狀,比如倒人形upsiloid【Y形狀物】;X呈交叉狀,故chi被用來指交叉狀事物的概念,比如染色體交叉chiasma【X狀】、語句交錯chiasmus【X類交錯】。
3、 希臘字母表中前兩個字母為alpha與beta,希臘人便使用前兩個字母以表示全體字母的概念,于是就有了英語中的字母表alphabet。希臘語的首字母和尾字母分別為alpha與omega,故習(xí)語the alpha and the omega 表示“從開始到結(jié)束、從頭到尾”,《新約》一書最早用希臘文寫成,對比《新約·啟示錄》中
Εγω το Αλφα και το Ωμεγα , 'ο πρωτο? και 'ο εσχατο? , 'η αρχη και το τελο? .
——Revelation 22:13
英語版本一般翻譯為
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the First and the Las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我們看到,腓尼基字母中的aleph被希臘人改稱為alpha;腓尼基字母中的beth被希臘人改稱為beta;腓尼基字母中的gimel被希臘人改稱為gamma;腓尼基字母中的daleth被希臘人改稱為delta;腓尼基字母中的zayin被希臘人改稱為zeta;腓尼基字母中的heth被希臘人改稱為eta;腓尼基字母中的teth被希臘人改稱為theta;腓尼基字母中的yodh被希臘人改稱為iota;腓尼基字母中的kaph被希臘人改稱為kappa;腓尼基字母中的lamedh被希臘人改稱為lamda;腓尼基字母中的pe被希臘人改稱為pi;腓尼基字母中的taw被希臘人改稱為tau。希臘字母幾乎都還保留著腓尼基人對字母本身的稱呼,只是在腓尼基語中這種稱呼是有含義的,而到了希臘語中該稱呼幾乎只是完全抽象的概念。比如,腓尼基語中的beth本意為“房屋”,而希臘語中beta只是一個發(fā)音而已,除了用來指字母表中第二個字母以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上述其他字母。當(dāng)然,還有部分字母名稱與對應(yīng)的腓尼基字母名稱上相去甚遠(yuǎn),比如腓尼基字母he被希臘人改為epsilon,腓尼基字母'ayin被希臘人改為omicron,腓尼基字母shin被希臘人改為sigma,腓尼基字母resh被希臘人改為rho,腓尼基字母samekh被希臘人改為xi,腓尼基字母mem被希臘人改為mu,腓尼基字母nun被希臘人改為nu,這些不規(guī)則的改變及其名稱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希臘語和腓尼基語有著很大的差別,因為希臘語擁有相當(dāng)發(fā)達(dá)的元音體系??梢韵胂?,希臘人一開始或許發(fā)現(xiàn)腓尼基文字并不好用,于是他們將這些字母中不適用于自己語言的輔音字母改造為元音字母,將腓尼基語中的輔音字母aleph、he、heth、yodh、'ayin分別改為元音字母alpha、epsilon、eta、iota、omicron(注意到aleph和'ayin在腓尼基語中皆為輔音字母,這兩個字母都表示著閃語中特有的喉音),也就是希臘文字中元音字母A a、E ε、H η、I ι、O ο,后來又增加了兩個個新元音字母upsilon和omega,也就是Y υ 、Ω ω。于是,希臘文字中一共A a、E ε、H η、I ι、O ο、Y υ、Ω ω七個元音字母,其中E ε、O ο只表示短音,H η、Ω ω是其對應(yīng)的長音。為了區(qū)別短音E ε和長音H η,便將前者取名為epsilon【簡潔的e,短音e】,同樣的道理字母upsilon發(fā)【短音u】,故得此名;為了區(qū)別短音O ο和長音Ω ω,故將前者命名為omicron【短音o】,將后者命名為omega【長音o】。
注 釋:
1、omicron可以拆分為o-micr-on,-on為中性后綴,故omicron可以理解為【短o音(字母)】,對比微觀世界microworld【小世界】、微生物microbe【小生命】、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小島群島】、顯微鏡microscope【微小事物的觀測鏡】。
2、omega可以拆分為o-mega,意思為【大o,長音o】,對比巨石megalith 【大石頭】、特大城市megapolis【大的城市】、大懶獸megatherium【巨大的野獸】、冢雉megapode【大腳】。
腓尼基字母resh被改造為希臘字母Ρ ρ,希臘人也改變了對其的稱呼,不再稱之為resh,而稱為rho,因為這個字母在希臘語中讀作rh,后面的o只起到輔助發(fā)音的作用;相似的道理,腓尼基字母mem被希臘人改為mu,也就是字母Μ μ;腓尼基字母中的nun被希臘人改為nu,也就是字母Ν ν;腓尼基的samek被希臘人改為xi,也就是Ξ ξ。
腓尼基字母shin被希臘人改造為Σ σ /?,這個字母因為發(fā)s音而被稱為sigma,sigma一詞是由希臘語siz-ma→sigma演變而來(siz部分為動詞sizein 【發(fā)/s /音】的詞基),意思是【s音】。
在引進(jìn)了改造了19個腓尼基字母之后,希臘人發(fā)現(xiàn)本民族語言中還有一些特殊發(fā)音不能用這些文字表現(xiàn)出來,于是在此基礎(chǔ)上新發(fā)明了5個字母,分別是發(fā)u音的Υ υ、發(fā)phi音的Φ φ、發(fā)chi音的Χ χ、發(fā)psi音的Ψ ψ、發(fā)長o音的Ω ω。拜占庭時代為了區(qū)分長音Ω ω和短音O ο,將前者更名為omega【長o】,后者稱為omicron【短o】;為了區(qū)分長音ου和短音υ,故將后者更名為upsilon。至此,希臘字母名稱最終確定了下來。
注釋:為了創(chuàng)造出一個表示長音的O,希臘人使字母O底部開裂,便有了字母Ω。
當(dāng)然,本文中所探討的字母表為成熟確立后的古希臘字母體系。事實上,希臘字母體系最初在希臘東部和西部略有差異,也就是有兩個分支。公元前八世紀(jì)時,由西部分支衍生出意大利地區(qū)的埃特魯利亞Etruria文字,繼而演變?yōu)槔atin字母,稱為現(xiàn)在世界上使用最廣的文字系統(tǒng)。
拉丁字母
另一方面,東部分支經(jīng)由后期東正教的影響,由拜占庭傳人斯拉夫民族,從而衍生出基里爾Cyrillic字母,并被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國家使用至今。
西里爾字母
拉丁字母
公元前8世紀(jì)左右,居住在意大利中部地區(qū)的埃特魯利亞人Etruscans深受希臘殖民地的影響,他們借用并改造了希臘字母,形成埃特魯利亞字母。到公元前6世紀(jì),埃特魯利亞人在意大利建立王朝,統(tǒng)治著羅馬和其他地區(qū)。后來羅馬成為意大利半島的新霸主,羅馬人沿用并改造了埃特魯利亞字母,變成自己民族的文字。因為羅馬人最初寓居于臺伯河Tiber岸的拉丁姆Latium地區(qū),所以他們所使用的字母被稱為拉丁Latin字母,其語言也被稱為拉丁語。英勇好戰(zhàn)的羅馬人通過一系列的戰(zhàn)爭成為意大利半島(Penisola italiana)的霸主,后又通過擴張將幾乎整個歐洲納入帝國版圖。羅馬的軍隊和官吏將拉丁字母帶到他們所征服的土地上,并推行拉丁語以取代當(dāng)?shù)氐恼Z言。羅馬帝國衰亡之后,帝國各行省的拉丁語方言逐漸分化,并形成了后來的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等子語言。拉丁字母也因為羅馬帝國的影響,被歐洲各地紛紛采用。航海大時代以后,拉丁字母又跟著歐洲列強的海外殖民,由官吏、商人、傳教士傳到了美洲(南美洲、中美洲及墨西哥等地區(qū)因為使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拉丁子語而被稱為拉丁美洲)、大洋洲(大洋洲語言全部都采用拉丁字母書寫)、非洲的大部分地區(qū)(除埃塞俄比亞和埃及外,非洲大部分地區(qū)都采用拉丁字母)、部分亞洲國家(如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就連我們國家也使用了拉丁字母作為文字拼音。拉丁字母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世界上使用最廣的官方文字,如今使用拉丁字母作為母語文字的語言在全世界約有30億人。
拉丁字母的使用分布
既然拉丁字母源自希臘字母,那么,這些拉丁字母又是如何演變來的呢?
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26個字母的拉丁字母體系是15世紀(jì)以后才最終形成的。而在古典羅馬時期,拉丁字母表中只有23個字母,所以常見的拉丁語文獻(xiàn)里一般只有23個字母。到了文藝復(fù)興時期,人們又在古典拉丁字母基礎(chǔ)上新增加了3個字母,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26個字母的拉丁字母體系最后形成。早期字母表中的23個古典拉丁字母皆源于希臘字母,它們分別是:
字母序列拉丁字母字母名稱源自希臘字母注釋
1A aāΑ α
2B bbēΒ β
3C ccēΓ γ
4D ddēΔ δ
5E eēΕ ε
6F fef由希臘字母digamma變化而來
7G ggē由拉丁字母C改變而來
8H hhāΗ η
9I iīΙ ι
10K kkāΚ κ
11L lelΛ λ
12M memΜ μ
13N nenΝ ν
14O oōΟ ο
15P ppēΠ π
16Q qqū由希臘字母qoppa改變而來
17R rerΡ ρ
18S sesΣ σ ?
19T ttēΤ τ
20V vū由upsilon改變而來,表示u音
21X xexΧ χ
22Y yī GraecaY y為轉(zhuǎn)寫希臘文字而引入
23Z zzētaZ z為轉(zhuǎn)寫希臘文字而引入
注釋:
1、羅馬人廢除了alpha、beta等在本族語言中沒有任何意義的字母名稱,而使用字母代表的發(fā)音來命名字母,或者加一個輔助發(fā)音的元音音節(jié)。用字母代表的發(fā)音命名的字母為五個元音字母ā、ē、ī、ō、ū;輔音字母則加上一個輔助發(fā)音的元音音節(jié)來取名,發(fā)音前加元音命名的有ef、el、em、en、er、es、ex,發(fā)音后加元音取名的有bē、cē、dē、gē、hā、kā、pē、qū、tē。
2、 拉丁字母的F、Q字母分別為早期的希臘字母digamma和qoppa改變而來,這兩個字母后來又都被希臘人拋棄,因此并不見于現(xiàn)在的標(biāo)準(zhǔn)希臘文字。
3、早期的拉丁字母沒有k、g這樣的清濁音字母的分配,字母C在不同的場合分別表示這兩種發(fā)音。到了公元前3世紀(jì),為了區(qū)分這一對清濁輔音,在字母C上添加一短橫創(chuàng)造了字母G,用以表示濁音g,而用字母C表示清音k。并用新創(chuàng)造的字母G取代了一個不常用的字母的位置。
4、早期的拉丁語中,字母c、k、q有著相似的發(fā)音,都發(fā)/k/音。其最初的分工為,在e之前用c,在a之前用k,在u之前用q,字母名稱ce、ka、qu也是這么來的。后來人們更傾向于用c代替k的所有功能,字母k只在非常少數(shù)的情況下使用,而字母q則只出現(xiàn)在u之前構(gòu)成qu組合。英語詞匯也受此影響很深,在英語中字母c的出現(xiàn)概率遠(yuǎn)遠(yuǎn)高于字母k,字母q出現(xiàn)在單詞中必以qu組合出現(xiàn)。
5、公元前一世紀(jì)左右,羅馬學(xué)者中掀起了學(xué)習(xí)希臘文化、藝術(shù)的熱潮。為了轉(zhuǎn)寫希臘詞匯,拉丁語中引入了Y、Z兩個字母,因為是后來加的,所以被排在最末兩位。這兩個字母名稱中仍然保留著希臘味道,字母Z仍保留著其希臘名稱zeta,而字母Y因為發(fā)音近似羅馬的I而被稱為i Graeca,意思是【希臘的i】。
6、 羅馬人師從希臘文化,并多方面學(xué)習(xí)希臘的文化、藝術(shù)、哲學(xué)等,并翻譯轉(zhuǎn)寫了很多希臘名家的著作。很多拉丁語詞匯都源于希臘語,一般經(jīng)由轉(zhuǎn)寫而來。希臘語到拉丁語的轉(zhuǎn)寫幾乎是字母對應(yīng)轉(zhuǎn)寫的,比如Οδυσσευ?就轉(zhuǎn)寫為Odysseus。當(dāng)然,轉(zhuǎn)寫中名詞后綴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更改 。
希臘語后綴詞匯舉例對應(yīng)轉(zhuǎn)寫后綴對應(yīng)詞匯舉例例詞含義
希臘后綴-ο?καταλογο? 拉丁后綴-uscatalogus目錄
希臘后綴-οναστρον拉丁后綴-umastrum星星
希臘后綴-η? ναυτη? 拉丁后綴-anauta水手
希臘后綴-ωνΠλατων拉丁后綴-oPlato柏拉圖
在古典拉丁語書寫中,字母V同時被用來表示元音/u/和輔音/w/,一般的判斷標(biāo)準(zhǔn)為:在位于元音之前表示輔音,位于輔音之前表示元音。到了文藝復(fù)興時期,為了將字母V表示的元音與輔音區(qū)分開來,書寫中將V的下半部分變得圓滑而造出了字母U,并用字母V表示輔音/w/,而字母U表示元音/U/。同樣的道理,最初字母I也被同時用來表示輔音和元音,為了將其表示的輔音和元音區(qū)分開來,將I的下半部分延長并打鉤而造出字母J,并用J表示輔音概念,而I則只用來表示相應(yīng)的元音概念。
另外,在中世紀(jì)時,日耳曼語對拉丁語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日耳曼民族語言在輔音/w/上與拉丁民族語言有著很大的不同,為了區(qū)分這兩種發(fā)音,拉丁字母中增加了字母W。字母W由兩個V構(gòu)成,所以法語中將W稱為doublé v【兩個V】;又因為V和U本為同一個字母,所以英語中將W叫做double u【兩個U】。但是一般在拉丁語中,很少使用字母W。
至此形成了國際標(biāo)準(zhǔn)的26個字母的拉丁字母體系,并被眾多的語言所使用,包括英語文字。這個新的拉丁字母體系為:
拉丁字母在世界上的傳播,早期主要依靠羅馬帝國的武力,羅馬帝國衰落以后則主要依靠基督教的傳播,到了近代其傳播則依靠西方世界的殖民探索和西方文明的影響。羅馬帝國的擴張帶來了拉丁字母的擴張,沒有文字的民族開始采納拉丁字母,有文字的民族其本土文字則多在拉丁文字的排擠下被逐漸遺棄。于是,拉丁文字先后取代了日耳曼民族的魯尼文字Runic、凱爾特人的歐甘文字Ogham、印度的婆羅米文字Brahmic、部分斯拉夫國家的西里爾字母Cyrillic、部分阿拉伯國家的阿拉米文字Aramaic等文字體系。
不僅拉丁文字成為了歐洲世界的標(biāo)準(zhǔn)文字,拉丁語對歐洲語言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yuǎn)的。拿英語來說,據(jù)統(tǒng)計,英語中約有60%的詞匯來自于拉丁語(Wheelock’s Latin 2000:X)。這是一筆很大的數(shù)目,不難想象,如果一個英語學(xué)習(xí)者利用業(yè)余知識了解掌握一下拉丁語基礎(chǔ)的話,那么他的英語水平則會產(chǎn)生很大的進(jìn)步。當(dāng)然,這只是學(xué)習(xí)拉丁語的好處之一。
隨著羅馬帝國的衰亡,拉丁語漸漸變成一種死語言而不再被人們言說,但她的書面語卻留存了下來。中世紀(jì)及以后歐洲許多著名的學(xué)術(shù)作品都是由拉丁文寫成的,不少都成為今天各個學(xué)科的學(xué)科基礎(chǔ)。比如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原書名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開普勒的《宇宙和諧論》(Mysterium Cosmographicum)、吉爾伯特的《磁石論》(De Magnete,Magnetisque Corporibus, et de Magno Magnete Tellure)、牛頓的《自然哲學(xué)的數(shù)學(xué)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林奈的《自然系統(tǒng)》(Systema Naturae)等等。
至今國際通用的動物學(xué)名、植物學(xué)名、解剖學(xué)名、藥物學(xué)名、法律類名詞等都使用拉丁語。我們所經(jīng)常使用的縮寫很多都來自拉丁語,比如:
縮寫形式拉丁語原形漢語含義
A.Danno Domini公元
No. numero數(shù)字
etc. et cetera等等
i.e.id est也就是
e.g.exempli gratia比如
a.mante meridian上午
p.mpost meridian下午
Rp. recipe 服用
b.i.dbis in die一日兩次
t.i.d ter in die一日三次
i.mintramuscular肌肉注射
i.v intravenous靜脈注射
參考文獻(xiàn):
1、David Sacks , Letter perfect : the Marvelous History of Our Aphabet from A to Z. Broadway Books, New York.
2、 周有光,人類文字淺說。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3、 周有光,字母的故事。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4、The Ancient Egyptian Alphabet,
http://atschool.eduweb.co.uk/trinity/projects/egypt/alphabet.html5、 Ancient Hebrew Research Center,
http://www.ancient-hebrew.org/index.html#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