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商。材質(zhì):青銅。出土地點:湖南省寧鄉(xiāng)縣黃村月山鋪轉(zhuǎn)耳侖山腰。現(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這件四羊方尊通高58.3厘米,邊口長52.4厘米,重34.5千克,是我國目前所見最大最精美的商代青銅方尊之一。
四羊方尊尊口呈方形,口沿向外敞,四邊的邊長接近于器身的高度,整體比例和諧,舒展豪放。方尊頸部采用線雕、圓雕和浮雕等手法飾有蕉葉、夔紋、獸面紋和云雷紋,與腹部的立體雕塑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使得整尊顯得尊貴優(yōu)雅。
四羊方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被設(shè)計成四個大卷角羊,羊角是事先鑄成后配置在羊頭的陶范內(nèi),再合范澆鑄的。尊的下部為飾有夔紋的方形高圈足,八條呈外撇狀的淺浮雕羊腿鑲嵌其中,不僅極具觀賞性,還增強了器身的穩(wěn)定感。
另外,每兩羊之間均鑄一條蟠龍,龍的雙角探出器表,與羊的卷角相映成趣,和諧自然。龍首也采用分鑄法鑄成,渾然天成,絲毫不落痕跡。方尊的邊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線的合范處都是長棱脊,以掩蓋合范時產(chǎn)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同時也用以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diào)感,增強了造型的氣勢。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
商代是我國青銅器鑄造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鑄造了大量的青銅器,其中尊是一種酒器,與“彝”一起構(gòu)成成組的青銅禮器,其基本造型是侈口、高頸,圓腹或方腹、圈足較高,而四羊方尊正是其代表作品。
這件方尊以羊為主體,羊是古代祭祀禮儀中不可或缺的動物,而且古器物銘文中的“吉祥”也多作“吉羊”,龍更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而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禮器中的至尊氣象。
正因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2002年四羊方尊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國展出的文物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