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是力量和技巧眾合體現(xiàn)的一項體育運動。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她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獨特的服裝,規(guī)則和方法,因此也叫著蒙古式摔跤。它是力量和技巧的綜合體現(xiàn),彪悍的蒙古族摔跤手也深得蒙古人民的敬重。也是那達慕,祭敖包等蒙古族傳統(tǒng)的慶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競技項目,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一刺激的精彩場景。
▲ p1. 蒙古式摔跤早在十三世紀時已經(jīng)盛行于北方草原。既是體育活動,也是一種娛樂活動。
▲ p2. 蒙古式摔跤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 p3. 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稱為“昭德格”。
▲ p4. 頭纏紅、黃、藍三色頭巾,腳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帶。
摔跤是力量和技巧眾合體現(xiàn)的一項體育運動。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她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獨特的服裝,規(guī)則和方法,因此也叫著蒙古式摔跤。它是力量和技巧的綜合體現(xiàn),彪悍的蒙古族摔跤手也深得蒙古人民的敬重。也是那達慕,祭敖包等蒙古族傳統(tǒng)的慶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競技項目,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一刺激的精彩場景。
▲ p1. 蒙古式摔跤早在十三世紀時已經(jīng)盛行于北方草原。既是體育活動,也是一種娛樂活動。
▲ p2. 蒙古式摔跤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 p3. 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稱為“昭德格”。
▲ p4. 頭纏紅、黃、藍三色頭巾,腳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帶。
▲ p5. 下身穿套褲,脖子上掛著五彩飄帶。
▲ p6. 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駝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鑲包,亦稱泡釘,以銅或銀制作。
▲ p7. 按蒙古族傳統(tǒng)習俗,摔跤運動員不受地區(qū)、體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勝負。
▲ p8.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壓等十三個基本技巧演變出一百多個動作。
▲ p9. 蒙古式摔跤允許互捉對方肩膀,也可互相摟腰,還可以鉆入對方的腋下進攻。
▲ p10. 可抓摔跤衣、腰帶、褲帶等。
▲ p11. 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點是不許抱腿,其規(guī)則還有不準打臉,不準突然從后背把人拉倒。
▲ p12. 比賽中不準觸及眼睛和耳朵,不許拉頭發(fā),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 p13. 蒙古式摔跤不分等級,采取淘汰的方式。
▲ p14. 摔跤選手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者為負。
▲ p15. 比賽中決出冠軍,亞軍和第三名,分別授予榮譽稱號和獎品。
▲ p16.
▲ p17.
▲ p18.
▲ p19.
▲ p20.
▲ p21.
▲ p22.
▲ p23.
▲ p24.
▲ p25.
▲ p26.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