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蘇軾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文學(xué)家,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多蘊含深刻的道理,獨具一格。如《題西林壁》、《和子由澠池懷舊》、《東欄梨花》等。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詩,便是蘇軾的《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是不是光看名字就感覺很不一般,竟長達31個字。除此之外,這首詩中還有著千古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下面我們便一起來看看蘇軾這首詩:
東風(fēng)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春。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詩的前兩句“東風(fēng)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春”暗合了題意,表明了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蘇軾與其好友潘丙、郭遘二人騎馬尋春之樂?!皷|風(fēng)”本是春意來臨的征兆,而蘇軾卻說東風(fēng)還不肯吹進城門,主要是為了引出主動出城尋春的事實。另外從詩題可以得知,蘇軾此次是故地重游。
三四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是千古名句,也是廣為傳誦的警句。這兩句的意思是:人就好比那秋天的鴻雁,來去都會留下可尋的痕跡。但往事卻如那春夢一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對于蘇軾來說,他有這樣的感嘆,正是源于他貶謫的人生經(jīng)歷,讓他必須把一切往事,包括對仕途的留戀和煩惱,都推向“春夢了無痕”的虛無境地。
對于蘇軾來說,他必須把政治抱負看得淡漠,才能有豁達樂觀之舉。也才能有這首詩前面所說的出城尋春之樂。所以這兩句詩對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便有著強烈的警示作用。它讓我們知道要時刻保持一顆豁達樂觀的心,才能不被往事所牽制,而是有更多的精力去發(fā)現(xiàn)當下的美好?!叭怂魄秫?,事如春夢”值得我們細細體會。
再接著看下面兩句“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奔袋S州這里有味道醇厚的自釀白酒,還有飽經(jīng)滄桑卻待人溫和的鄉(xiāng)間百姓。這兩句可以看作是對上兩句的驗證。蘇軾因為有了“人似秋鴻,事如春夢”的心境,所以即便是剛剛經(jīng)歷“烏臺詩案”,即便現(xiàn)在被貶到黃州,所記得的只有在黃州的生活樂趣,有春色,有美酒,還有淳樸的民風(fēng)。
最后兩句“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的意思是:我已經(jīng)和朋友們約定每年到這里尋春之樂,你們不必為我現(xiàn)在的處境而擔憂。更不必為朝廷召我還京而操心。 從這兩句詩可以看出蘇軾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不愿連累好友的真情實感。
事實上蘇軾在黃州不但寄情詩書山水,新交故舊,還實實在在惠及了當?shù)匕傩眨隽撕芏喙?,這和一般文人的消極避世是完全不一樣的。主要便是得益于這首詩中“人似秋鴻,事如春夢”般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綜觀蘇軾的這首詩,對仗精妙,比喻新穎,詩意深警,值得一讀再讀!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