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南唐后主,生于公元937年七夕。據(jù)說,他天生帝王之相:闊額、豐頰、駢齒,重瞳。出生帝王之家,從小泡在書卷中長大,才華橫溢。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煜在金陵登基。李煜是一個被皇帝耽誤了的詩人,一心撲在詩詞歌賦上,卻陰差陽錯地成為南唐的帝王。
李煜在位期間很害怕打仗,更不愿意看到百姓遭受戰(zhàn)亂,因此一味去討好北宋,進貢了大量的奇珍異寶,然而他那知北宋的野心是一統(tǒng)天下,絕不讓他偏安一隅。
生命賦予了他一份獨特的人生軌跡,無心政治,卻不得不執(zhí)掌江山,命運把他推上帝位,給予他最豐厚的饋贈,卻也是他生命里一生的負累,結果成為失敗的降君,政治的犧牲品,末路囚徒。
公元975年十二月,金陵失守,李煜向北宋投降,南唐滅亡。蝕骨噬心的亡國之恨,讓他的筆風進入一個蒼涼的世界,可以說是前后判若兩人,前半生醉生夢死,后半生亡國之痛。
當“王國”成為“亡國”,他成了千夫所指的昏君,萬人敬仰的詞帝,在他的一生里,以詩文為命,覽盡繁華,看遍破碎,以淚書情。未能保住江山,也未能保護他深愛的女人,辜負了江山,最終也被江山所誤。
《蝶戀花·春暮》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他的前半生,表達了他多愁善感的情致,和對宮廷生活的迷戀,流露出沉重的精神負擔。全詞如下: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蝶戀花,蝴蝶圍著花朵飛來飛去,依戀著,纏綿著,如此漂亮的圖畫,在李后主寫的這首詞里卻帶有感懷春天逝去的情緒。
剛剛過了清明,本來還是早春二月,就覺得春天就要過完了,感受到了無限的凄涼。微風吹來,一點點稀稀落落的雨,若隱若現(xiàn)的月亮在春天的霧里,給這個春天的夜晚帶來一種縹緲和朦朧。
一個蕩秋千的女孩子,芳心所寄何方?這樣一個青春年華的思春少女,在桃花李花還在開放的季節(jié),月光依然朦朧,落花依然芬芳,余香猶聞的時刻,人間到底去怎樣安排她的情懷?
李后主時代的詞是那個時代坊間流行的歌曲,我們的詞帝結合文學與音樂兩種藝術,配以悠揚的樂曲,曼妙的舞姿,飄飛的衣袖,甜潤的歌喉,再加上能歌善舞的美女,把這首《蝶戀花·春暮》中的情調(diào)演繹到了極致。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到了李后主眼界就開闊了,感情也變得深邃,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他的后半生的詞作確實拋棄了宮體,表現(xiàn)出強烈的家國情懷,把詞“從花間”引向歌詠人生的途徑。
作為一代君王,李煜無疑是不稱職的,他善良、天真,如同一塊透明無暇的美玉,卻脆弱的碎了一地。
公元978年七夕,才華絕代的千古詞帝結束了自己半世榮耀,半世屈辱的人生,定格在四十一歲,七月初七不僅僅是他的誕辰還是他的忌日。不必再為國破家亡而悔恨,也不必再為寄人籬下而痛苦,時至今日我們?nèi)阅芨惺艿剿麖毓堑谋瘹g,體會他美名背后的苦楚和心酸,真正是犧牲一個朝代,成全了一段傳奇人生。
作者:博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