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滄桑與浪漫,似乎總是在霜降前后尤為撩人沉醉——月落烏啼,江楓漁火,露結(jié)為霜,氣凝而降。一首詠二十四節(jié)氣詩描寫最好
風卷清云盡,空天萬里霜。野豺先祭獸,仙菊遇重陽。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xiāng)。誰知一罇酒,能使百愁亡。
自此,白晝秋云散漫遠,霜月蕭蕭霜飛寒,冬天已經(jīng)在急迫地叩門了。
今天恰遇秋雨煙濛。晚秋的雨是衰老的,灰白的,不像早春的雨是青春的,翠綠的。早春的雨中,一切都在拔節(jié)生長;而晚秋的雨,一切都在枯萎衰敗。
有人曾說,秋天降臨到人的心上,就是“愁”。在秋天,萬物洗練而澄澈,詩人們落寞地望著原野,寫下一些讓人悵惘的句子——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詩句吞吐著白霜的涼意,連紙張都嘗到了秋意瑟瑟的味道。我從前總是不明白,為什么詩人總愛吟詠秋天?后來慢慢懂得,秋風秋雨秋葉落,秋天總是最容易撥動人心底最柔軟敏感的那一根弦。而秋雨之夜的意境,也最適合入詩,因為秋風蕭索,秋雨寒涼,最容易引發(fā)凄清之情。
作為秋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霜降標志著自秋向冬的過渡,往往霜降過后,早起的人們會發(fā)現(xiàn)每天清晨,會有一層薄霜覆蓋在草木上?;禳S華葉的季節(jié),好在還有菊花和芙蓉的喧妍,讓秋天的尾巴不至于太過落寞。
霜降,既是一季的結(jié)束,又是新一季的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