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出處】
《臺城》
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鑒賞】
詩人寫這首詩的時候,身處混亂的唐朝末年,全詩意思為:最無情的就是那臺城的楊柳,不管人事的盛衰更迭,依然在煙霧迷蒙的十里長堤隨風搖曳。河堤旁蓊郁蔥蘢、欣欣向榮的楊柳不禁讓人想起六朝時的繁華,然而自然風物依舊,只是當時的人事卻早已不再,其中流露出詩人內(nèi)心物是人非的失落之感。詩歌運用對比的手法,將萬物的永恒與人世的滄桑巨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抒發(fā)了自己悲涼、失落的心境,“煙籠堤柳”既營造了一種朦朧、夢幻的意境,寓意人世如夢如幻,又寄托了詩人纏綿、厚重而繁密的愁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