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隅諸島ōsumi,是琉球群島(南西諸島)北部的一個群島。位于北緯30°48′,東經(jīng)130°25′。日本九州南部海上的島群。在薩南諸島的北部。屬鹿兒島縣。包括種子島、馬毛島、屋久島和口永良部島四島。面積992平方公里。人口約8萬多。前兩島為第三紀(jì)層的丘陵地??谟懒疾繊u為火山島,屬霧島火山帶,有活火山(新岳)及溫泉。以屋久島的宮之浦岳為最高(1,935米)。氣候溫暖多雨,平地?zé)o霜,有蘇鐵樹、檳榔樹、榕樹。園藝農(nóng)業(yè)發(fā)達(dá)。近海漁獲量大。各島與鹿兒島有定期航船和班機(jī)。種子島的西之表市為最大中心,人口53,033(1990)。1543年葡萄牙人到此并首次傳入甘蔗和槍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被美國占領(lǐng),1953年歸還。包括黑島、硫磺島和竹島這三個島嶼,總面積1,230平方公里(475平方哩)。
屋久島Yakushima,位于九州島的南端。是日本鹿兒島縣的一部分。該島是大隅群島中第一大的島嶼。位于北緯30°21′31″,東經(jīng)130°31′43″。面積504.89平方公里(193平方英里),呈圓形,周圍126.7公里。人口13,614人(2005年)。最高點宮之浦岳海拔1935米(6360英尺)。亞熱帶氣候,年降雨4000—10000毫米,年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森林茂密。以旅游業(yè)為主。
屋久島的燈塔,遠(yuǎn)處是口永良部島
種子島Tanegashima,是日本鹿兒島縣的一部分。是大隅群島中第二大的島嶼。位于北緯30°34′26″,東經(jīng)130°58′52″。面積445.05平方公里。周圍169.6公里。最高海拔282米。人口5萬。種子島航天中心隸屬于日本宇宙開發(fā)事業(yè)團(tuán)。航天中心的總面積約為8.65平方公里。該島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9.5℃。種子島航天中心主要由竹崎發(fā)射場、大崎發(fā)射場以及吉信綜合發(fā)射場組成。島民種植紫色甘薯,馬鈴薯,甘蔗,豌豆等作物。
竹崎發(fā)射場,于1966年9月開始營建,1968年投入使用。該發(fā)射場占地面積約0.79平方公里,位于北緯30°22′20″, 東經(jīng)130°57′55″。主要用來發(fā)射小型衛(wèi)星。該發(fā)射場的主要設(shè)施有發(fā)射臺、發(fā)射控制室、裝配車間、綜合測試車間、氣象觀測室、固體火箭點火試車臺、推進(jìn)劑庫、跟蹤站等。
大崎發(fā)射場,于1969年開始營建,1980年全部建成,占地面積約7.6平方公里,位于北緯30°23′38″,東經(jīng)130°58′22″。該發(fā)射場主要用來發(fā)射大型液體火箭,如N火箭和H-1火箭。1975年9月,第一枚H-1火箭從這里起飛,把83公斤重的菊花衛(wèi)星送入軌道。大崎發(fā)射場的發(fā)射設(shè)施主要包括發(fā)射臺、控制中心、火箭總裝車間、推進(jìn)劑貯存庫、發(fā)動機(jī)靜態(tài)點火試車臺、氣象臺等。
大崎角發(fā)射場
種子島航天中心
吉信發(fā)射場,于1985年開始興建,1986年底勤務(wù)塔基礎(chǔ)工程基本結(jié)束,1988年8月建成發(fā)射控制中心,1988年12月建成LE-7發(fā)動機(jī)點火試驗設(shè)施。位于北緯30°23′58″, 東經(jīng)130°58′12″。測控中心、動力站、液氧、液氫以及高壓氣體庫等也相繼建成。該發(fā)射場位于大崎發(fā)射場西南方向約1公里處,是為適應(yīng)H-2新型運載火箭的發(fā)射而興建的。
口永良部島Kuchinoerabu,是在日本鹿兒島縣大隅諸島,屋久島以西。位于北緯30°26′24″,東經(jīng)130°13′08″?,面積35.77平方公里。周圍49.67公里。最高古岳海拔657米,是一座火山。在1933年12月24日爆發(fā),最新爆發(fā)于1980年,出現(xiàn)了多個爆炸隕石坑。人口147人(2005年)。飼養(yǎng)肉牛,培育蘑菇,有竹子加工業(yè)和小規(guī)模漁業(yè)。
馬毛島,在鹿兒島縣種子島西部,大隅諸島的島嶼,位于北緯30度44分29.9秒,東經(jīng)130度51分16.9秒。面積8.2平方公里。周圍約12公里。最高海拔71.7米。人口15人(2005年)。有制糖和奶制品工廠。1999年提出用于核燃料貯存設(shè)施,后遭到當(dāng)?shù)鼐用駨娏铱棺h未果。
黒島,是在日本鹿兒島縣薩摩半島西南,硫磺島以西,大隅諸島的島嶼,位于北緯30度50分5.6秒,東經(jīng)129度57分20.7秒。面積15.37平方公里。周圍20.1公里。最高海拔622米,島上森林茂密,人口199人(2010年1月)。產(chǎn)筍和栽培蘑菇,飼養(yǎng)奶牛。
硫黃島Iōjima,位于鹿兒島縣,大隅諸島的島嶼,在屋久島西北,位于北緯30°47′35″,東經(jīng)130°18′19?″。從東到西長5.5公里(3.4英里),從北到南寬4.0公里(2.5英里)。最高硫黃岳海拔703.7米,周長14.5公里(9.0英里),面積11.65平方公里。人口121人( 2006年12月1日)。島內(nèi)有多處溫泉,緯度假島嶼。
竹島,位于鹿兒島縣,大隅諸島的島嶼,在屋久島西北,硫黃島東部,位于北緯30°48′50″,東經(jīng)130°25′21?″。面積4.2平方公里。最高高平山海拔220米,周圍9.7公里。人口78人(2010年11月)。島上多為竹子和樹木所覆蓋。產(chǎn)筍。
宇治群島,在鹿兒島縣甑島群島的西南,屬鹿兒島縣南薩摩市,在薩摩半島西端野間岬以西約70公里,向南30公里為草垣群島。位于北緯31度11分,東經(jīng)129度27分??偯娣e1.7平方公里。其中宇治島面積0.05平方公里。宇治向島面積1.64平方公里。無人居住。
鷹島,是在宇治群島東北,甑島列島的下甑島南部,屬鹿兒島縣,位于北緯31°26′56″,東經(jīng) 129°44′00″,由5個小島組成,最高海拔70米,面積0.04平方公里。無人。
甑島群島Koshikijima,屬于鹿兒島縣。薩摩半島西北約30公里,上甑島、中甑島、下甑島三個主要島嶼及其周圍小島組成。 周圍183.3公里??偯娣e118.68平方公里。人口6,206人,其中上甑島,位于北緯31°52′11″,東經(jīng) 129°50′52″,最高點大藏山海拔255米,面積45.09平方公里,周圍81.1公里,人口2,750人(2005年)。中甑島,位于北緯31°48′05″,東經(jīng) 129°50′05″,面積7.29平方公里,最高點帽子山海拔296米,周圍17.4公里,人口347人(2005年)。下甑島,位于北緯31°42′56″,東經(jīng) 129°43′39″,面積66.27平方公里,最高點尾岳海拔604米,周圍84.8公里,人口3,109人(2005年)。以旅游和漁業(yè)為主。
草垣群島,在鹿兒島縣薩摩半島西南約90公里,位于北緯30度50分48秒,東經(jīng)129度25分57秒。由上島、中島、下島等17個島嶼和巖礁組成,總面積0.68平方公里。其中上島面積0.05平方公里,周圍4公里。無人居住。群島多山,上島最高海拔131米。下島最高海拔158米。島上有榕樹等亞熱帶植物,是海鳥的繁殖地,為國家野生動物保護(hù)區(qū)。
阿久根大島,在鹿兒島縣西北阿久根市的西北,北緯32度1分27秒,東經(jīng)130度10分6秒。周長4公里,面積0.1平方公里。無人居住。
知林ヶ島(ちりんがしま),是在鹿兒島縣指宿市東北鹿兒島灣內(nèi),位于北緯31度16分37秒,東經(jīng)130度40分38秒。海岸線長3公里,面積0.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0米。該島北部約320 米為知林小島,面積約0.2平方公里。無人島。
鹿兒島縣知林ヶ島
獅子島,在鹿兒島縣西北八代海入口處,天草諸島的島嶼,在下天草島的南部,屬鹿兒島縣出水市,為鹿兒島最北部的島嶼。位于北緯32度16分,東經(jīng)130度14分。面積17.05平方公里。周圍36.5公里。最高七郎山海拔393米。人口851人(2005年)。以漁業(yè)為主,養(yǎng)殖水產(chǎn)和黃尾比目魚。種植紅薯。
伊唐島,在鹿兒島縣西北八代海入口處,下天草島的南部,諸浦島東南,屬鹿兒島縣出水市,位于北緯32°13′18″,東經(jīng) 130°12′05″,周圍18.0公里,面積3.7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6米,西部有橋梁連接長島。人口334人(2005年)。以農(nóng)業(yè)和漁業(yè)為主。種植馬鈴薯,紅薯,豌豆,海萵苣。
諸浦島,在鹿兒島縣西北八代海入口處,下天草島的南部,位于北緯32°14′27″,東經(jīng) 130°10′16″,南部有橋梁連接長島,屬鹿兒島縣出水市,面積3.8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01米,周圍22.0公里。人口503人(2005年)。
竹島,在鹿兒島縣西北部,在鹿兒島縣西北八代海入口處,伊唐島西部,屬鹿兒島縣出水市,位于北緯32°13′35.5″,東經(jīng) 130°12′05″,面積0.0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3米,無人。為魚類加工地。
桂島,又稱蕨島,在鹿兒島縣西北出水市西北,野田鄉(xiāng)村的北部海岸,位于北緯32°08′57″,東經(jīng) 130°10′49.5″,周圍2.7公里,面積0.3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54.6米,無人居住。
長島,在鹿兒島縣西北部,在九州南端,天草諸島的島嶼,下天草島的南部,屬鹿兒島縣出水市,位于北緯32°09′,東經(jīng) 130°09′,北有橋梁連接諸浦島,東北有橋梁連接伊唐島,面積90.79平方公里。最高大中岳海拔403米,矢岳海拔402米,行人岳海拔393米,周圍66.0公里。人口11,107人(2005年)。以農(nóng)業(yè)為主,產(chǎn)馬鈴薯,紅薯,柑橘等。
新島,在鹿兒島縣鹿兒島市東部,櫻島的東北約1.5公里,位于北緯31度37分3.58秒,東經(jīng)130度43分24.1秒。面積0.13平方公里。南北長750米,東西寬400米,周圍1.45公里。最高海拔43米。人口6人(2010年)。
新島
櫻島,在鹿兒島縣鹿兒島灣,西約12公里,位于北緯31度35分19秒,東經(jīng)130度39分17秒。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周圍約55公里,面積公里,77平方公里。為火山島。最高山御岳為活火山,火山口直徑500米,海拔1,117米。其余火山有中岳,海拔1,060米;南岳,海拔1,040米。島上有綿延的山脈,西北和西南海岸有相對平緩的斜坡,用作農(nóng)田使用。氣候溫暖濕潤。人口4,000人(2010年)。產(chǎn)小桔子、櫻島白蘿卜和枇杷。
鹿兒島縣櫻島南岳火山在2009年10月噴發(fā)
櫻島風(fēng)光
點擊進(jìn)入更多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