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居一角/
上周日終于抽空把自己的衣柜整理了一遍,該換季的全收到箱子里,然后買了幾個小抽屜,整齊排列在衣柜里,當季的衣服都疊整齊放在抽屜里,一目了然。這幾天早晨一打開衣柜心情都美美的。
雖然我平時也比較愛收拾整理家里,但按照“斷舍離”的理念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guān)系,還是第一次。
一說到“斷舍離”,普遍意義上的理解是家居整理收納術(shù),再往深里理解,其實是整理自己的內(nèi)心。
前幾天聽古典老師的專欄,他提到了一個有關(guān)“斷舍離”的觀點:
斷舍離就是通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的內(nèi)心。
你和物品的關(guān)系,就是你和自己的關(guān)系。
我們買什么、用什么、丟棄什么,其實是我們心智模式的外在延伸。
他提到了和物品相處的三種狀態(tài):
1. 執(zhí)著過去:愛保留舊物,比如舊車票、紀念物等;
2. 逃避現(xiàn)實:東西越堆越多,就越是視而不見,不愿整理;
3. 擔憂未來:愛囤物,比如囤紙巾、囤面膜、囤保鮮膜等。
我在整理家務(wù)的這段時間,發(fā)現(xiàn)自己屬于第1種和第3種。
第1種,念舊。臥室衣柜里有個抽屜,里面存放的都是一些紀念物,大部分是和老公剛認識時候的東西,比如音樂盒、火車票、不用的鑰匙、和老公的一本已經(jīng)發(fā)霉的字典。心想著等我們以后有了孩子,或者老去之時再來翻看這些東西,是否會更有意義。所以這次整理房間的時候,我還是沒下決心處理掉它們。
第3種,擔憂未來。女生尤其愛囤物,柜子里永遠放著好幾提卷紙,抽屜里放著一堆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用完的面膜。我們一邊用“防患于未然”來解釋這種行為,一邊把家里塞得滿滿當當。
東西越堆越多,家里越來越亂,心情越來越差。怎么破?
一個字:扔!
但也不是見到雜物就扔,有一個基本原則,即“ 當下對自己是否有用”。
具體說來,可以按照 需要、適合、舒服這三個標準來判斷一件東西我到底是該留還是該扔。
四門衣柜功能劃分:
左邊:
最上層:用真空壓縮袋裝著的被子
第二層:老公的衣物
第三層:我的衣物
最底層:床單、枕套 其他雜物
右邊:
最上層:羽絨服 其他雜物
下層:懸掛區(qū) 包包 雜物
1
全擺到面上
我習(xí)慣把換季的衣服用收納箱收起來,一開始可以先把夏天的衣服全部堆放在床上,然后清空衣柜,把冬天的衣服擺放在床的另一邊,這樣可以一眼看清自己到底買了多少衣服,方便下一步集中整理。(這一步慚愧地沒敢拍照~)
這時候,你可以先整理出來不需要的衣服:買回來沒穿過幾次的,或者以后都不再打算穿的衣服,果斷拿去另一個區(qū)域,這些衣服多半是因為沖動消費,腦袋一熱就買了,沒穿幾天就壓在衣服的最下面,都換季了還沒穿過。這樣的衣服整理出來捐掉吧,自己不穿就捐給有需要的人,還能騰出不少空間。
2
冬季衣物收進箱子
整理出不穿的衣服之后,剩下的冬季衣物疊整齊擺放在收納箱里。毛衣類的衣服不怕壓,可以疊放,容易起褶皺的衣服可以疊好之后豎著放在一邊,厚襪子可以用小袋子裝起來。
我一般準備2個收納箱,自己和老公的衣服分開收納。另外還會放一個防霉袋或者小香盒,有利于保存衣物。
3 分門別類
冬季衣物收拾好后,開始處理當季的衣服。
第一步,先按照內(nèi)衣、襪子、上裝、下裝、裙裝來分類。
第二步,再次細分,按照疊放類和懸掛類來分類。
分類好之后,開始依次收進抽屜。
內(nèi)衣襪子用小盒子裝起來。也可以從網(wǎng)上買專門存放內(nèi)衣的軟布盒,因為家里有很多結(jié)實的快遞盒,直接拿來廢物利用。
短袖類裝進尺寸小的抽屜里。先把衣服疊好,再從中間對折,垂直并排1列放在抽屜里。
長袖、褲子疊兩層,也是豎著疊放在尺寸較大的抽屜里。
襯衫、長裙容易起皺的衣服,以及外套,都懸掛著存放。
羽絨服之類的厚外套沒有另外放在收納箱里,全都疊放在衣柜的最上層。
4 雜物
比如說包包、真空包裝袋、旅行收納袋等等,這些雜物可以用適當大小的盒子裝起來,放在衣柜的最上層或者最頂層。平時網(wǎng)購剩下的漂亮包裝盒這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如果怕雜亂,可以用規(guī)格大小一致的盒子來裝雜物。
如果不記得每個盒子和抽屜里都有什么,可以買彩色的膠帶,用筆寫上關(guān)鍵字,貼在表面,這樣找東西的時候就不用翻來翻去了。
TIP
這件衣服到底該不該留?
很多人在整理衣柜的時候都在糾結(jié)這么多衣服到底該怎么判斷留還是不留。
在滿足需要、適合、舒服三原則的基礎(chǔ)上,還可以嘗試這樣做:
1. 拿出一件衣服,問自己:這件衣服我以后會不會穿?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者是“留著吧,說不定哪天就穿上了”這樣的回答,那就果斷處理掉,它只有壓箱底的份。
2. 一時沖動買回來的衣服。
最明顯的就是每年雙11,到了這一天不買幾件東西就好像沒吃晚飯一樣總覺著缺點什么。所以衣柜里總是有幾件沖動消費后結(jié)果穿一兩天就不喜歡的衣服,收拾出來,捐了吧。與其等著它發(fā)霉,不如給有需要的人。再不行,9成新的衣服就上閑魚賣了吧。
3. 衣柜常留這三個種類的衣物:
基本款:比如白T-shirt、襯衣、牛仔,參考優(yōu)衣庫基本款;
最喜歡:平時最常穿的衣服、最適合自己的衣服,可以搭配一下掛起來,這樣一打開衣柜就知道今天穿什么;
最常穿:比如工作場合的衣服和休閑裝。
整理收納,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可以先從自己的衣柜開始整理。今天整理衣柜、明天整理廚房、后天收拾客廳,慢慢的,收納就變成了一種習(xí)慣。
通過不斷地篩選、收納、整理,就會對自己的需求越來越清晰。在想要買買買的時候,也會冷靜的思考:這個東西對我有什么用?是否是必要的?
當你周圍都是需要、適合、舒服的物品時,生活狀態(tài)也會變得舒適、淡然。
家里整齊了,心情也利索了。
周四直播分享課 預(yù)告
推薦一個小活動
大臉貓也會在里面打卡哦,歡迎一起結(jié)伴!
——END——
如果喜歡,歡迎轉(zhuǎn)發(fā)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猜你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