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錄至論壇精選日報-電動車。更多精彩內(nèi)容戳這里。
無論在海外機構任職,還是回國后在高校任教,我開的和買的都是歐系車。在國家新能源車政策感召下,從未碰過國產(chǎn)車的我,于2014年最后一天,首次買了輛國產(chǎn)純電動車試試。2015年1月4日將江淮iEV4提回家,至今剛好兩個月,并過了3000公里磨合。幾天前去4S店做了首次免費保養(yǎng),換了齒輪油,并對車的電氣和機械系統(tǒng)做了檢查,一切OK?,F(xiàn)在就說說駕駛這款國產(chǎn)純電動小車的感受吧。
一、緣起。
中國政府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一出,吊起了我再一臺添新車的胃口。開始瞄準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但發(fā)現(xiàn)混合動力車仍有發(fā)動機和變速箱等動力總成,省油不省保養(yǎng)費,對減排幫助不大;純電動車雖然續(xù)航里程有限,但手頭有一輛燃油車足以應付出遠門需要,因此便把目標轉到能享受更多補貼的國產(chǎn)純電動車上。通過自己發(fā)明的“程價比”公式測算比較(見前文《說說電動汽車的“程價比”》),發(fā)現(xiàn)比亞迪e6、騰勢、啟辰晨風的總價偏高;榮威E50、眾泰知豆、奇瑞eQ等微型車內(nèi)部空間偏??;北汽EV150為兩廂車,缺乏被追尾的緩沖,于是鎖定知名度不高的江淮iEV4。
識iEV4還真有點偶然:2014年底乘高鐵回上海,出站時在地下通道瞥見一個燈箱廣告,稱7.48萬元就可以把叫iEV4的江淮純電動車提回家。上網(wǎng)一查,住地附近就有江淮4S店。次日到店里看樣車、試駕,并了解到戶口或單位在浦東新區(qū)的,還可以再獲得2萬元的補貼,原價16.98萬元的純電動車,最終用5.48萬元就能買下,當即決定就它了!12月31日付款,1月4日將已上好“滬EZ牌”的白色iEV4開回了家。
二、用車體會。
1、外觀。iEV4外形尺寸為4190x1650x1445,屬于小型轎車,長相實在太普通了,與其它品牌的小型車放在一起,沒人會多瞅它一眼。幸好前臉比4月新出的iEV5“高度近視大嘴巴”看著順眼,如果滿分為5分的話,iEV4的外觀我勉強給它打3分。
2、內(nèi)飾。iEV4為織物座椅,部件做工很粗糙,有的縫隙都對不齊。儀表盤簡化到了極點,除了電量表、車速表、電功率表。沒有體現(xiàn)新能源車數(shù)字化的中控液晶屏,沒有CD機,僅在儀表盤里有一條顯示里程的小液晶窗。內(nèi)飾只能1分。
3、乘坐空間。試過4個成年人坐在里面,感覺OK。1.75米的身高坐在后排腿部空間一拳有余,這點應該比微型電動車強;頭部空間比較逼仄,前排頭頂尚有半拳,后排頭頂高僅兩指。其實這車平時就一人上下班開,空間綽綽有余;即便一家三、四口周末逛街、購物買菜也夠用了。乘坐空間至少打3分。
4、儲物空間。與其它車一樣,副駕前有個小儲物箱,前兩個車門內(nèi)側可以分別斜著塞進2瓶飲料;后排車門內(nèi)僅有一個小凹槽,放不了什么東東;儀表臺收音機下方有個凹的長方形空格,若不加裝CD機,則可以放置小化妝品、證件票據(jù)等;手剎后有個放飲料的圓孔。后備箱下有動力電池而無備胎,高度有限,可以放兩只中號旅行箱。儲物空間給4分。
駕駛席左門內(nèi)部儲物格。
副駕席右前門內(nèi)側儲物格。
5、配置。iEV4的配置可謂純電動車里最簡單的!沒有天窗、沒有鋁合金輪轂、沒有真皮座椅,沒有中控彩屏導航和多媒體系統(tǒng),沒有多功能方向盤,沒有電動座椅調(diào)節(jié),沒有電加熱可折疊后視鏡,沒有定速巡航,沒有備胎。最不可思議的是:居然沒有安全氣囊——借口是這車時速不高!幸好,有ABS和EBD,還有霧燈、中控鎖、遙控鑰匙、兒童安全門鎖、前后電動車窗、后視鏡電動調(diào)節(jié)、一個USB和一個AUX插孔。如此簡陋的配置,只能給1分(據(jù)說,4月推出的iEV5將大為改進,輪轂換成鋁合金,有了中空液晶屏,座椅改為真皮,增配了安全氣囊)。如果不在乎多兩萬元,還是買iEV5吧。
前右空調(diào)出風口下方為前后霧燈。
唯一體現(xiàn)數(shù)字時代特征的是這兩個USB和AUX接口。
6、操控。iEV4沒有發(fā)動機,啟動時沒有任何聲響,這點最初讓人很不習慣。由于扭矩尚可,起步較快。時速50公里后開始聽到胎噪和風噪(說明隔音不太好)。時速80公里以下時,操控與普通燃油車沒有什么差異,方向盤電子助力輕松自如(也許過于靈活了)。iEV4自重僅1.2噸,時速80公里以上車子有點飄,不過因裝有ABS和 EBD制動力分配系統(tǒng),過彎時控制好車速,沒有明顯側傾感覺。操控給3分。
另外一提:iEV4的擋位呈奇怪的“7”形,泊車和停車的檔柄,都置于拐角的"N檔”;欲前進時,檔柄左移到“D檔”;倒車時,檔柄回拉至"R檔”。初開此車,容易將檔柄撥到“D”而發(fā)動不了車。另外iEV4沒有“一鍵啟動”按鈕,鑰匙打火扭快了打不著。我第一天開它上班時,愣是啟動不了車,越急越擰得越快越打不著。后來致電江淮售后服務被告知,要一格一格擰動鑰匙,才能啟動。真搞不懂,純電動車應該盡可能電氣化,干嘛不用“一鍵啟動”代替鑰匙啟動呢?強烈吐槽。
7、動力。iEV4的動力源為磷酸鐵鋰電池,最大功率13千瓦,最大扭矩170,最大馬力18,啥概念?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江淮iEV4 比亞迪e6 騰勢 晨風 北汽EV200 榮威e50 奇瑞eQ 眾泰知豆
功率 19 90 86 80 53 52 42 18
馬力 18 122 117 109 72 71 57 24
扭矩 170 405 290 254 180 155 150 85
也就是說,這款江淮iEV4無論功率和馬力,幾乎是所有純電動車中最小的(僅比知豆多一點)!所以,上坡時會感到動力明顯下降,低速行駛(時速30公里以下)時,點踩“電門”會有頓挫感。iEV4的扭矩也僅高于微型車而已,相當于1.6排量的燃油車。如此低的功率和馬力,照說打1分都勉強,但iEV4的起步速度居然超過許多燃油車,平路時速最快可達90-100公里,除了該車自重較輕以外,或許江淮在純電動車性能的調(diào)校上有其獨到之處。動力打3分吧。
8、續(xù)航。說明書上說,時速60公里可續(xù)航200公里。我按此要求,充滿電后將時速控制在55-70公里范圍內(nèi)(規(guī)定磨合期內(nèi)時速不超過60公里,但下坡時我松開“電門”滑行會輕易超過時速70公里),試過三次跑到幾乎電量耗光,都接近200公里:一次走上海外環(huán)+中環(huán)+部分市區(qū)共計198.5公里,氣溫2-6°C,剩余電量3%;第二次走兩圈中環(huán)+部分外環(huán)共計201.1公里,氣溫8-16°C,剩余2%電量;第三次走兩圈中環(huán)+往返浦東機場共計196.2公里,氣溫0-5°C,在機場高速公路迎賓大道上,眼看電量所剩無幾,車速減慢,其他車輛從旁邊嗖嗖而過,于是一邊祈禱,一邊做好拋錨叫拖車的準備,心驚膽顫地龜速(時速20-30公里)開回了家,電量僅剩1%!
磨合期過后,在市區(qū)擁堵+中環(huán)高速的綜合路況下,最高時速開到90公里以上,續(xù)航里程也縮短為:百公里消耗66%的電量(冬季1-5°C),相當于充滿電能跑152公里。iEV4確實有群里所說的“掉電”現(xiàn)象:有一次剩余電量在20%左右時,突然掉到16%;還有一次電量剩34%,再次啟動發(fā)現(xiàn)電量掉到21%!說明目前電動車的動力電池一致性不足。當然,純電動車續(xù)航里程與氣溫、車速、空調(diào)相關,冬季電池續(xù)航里程短,時速80公里以上會加速耗電,續(xù)航里程縮短。說明書明確規(guī)定:純電動車電量少于20%時必須為電池充電,否則會縮短電池壽命!而我為檢驗真實續(xù)航里程,三次犯了大忌。但實踐證明,iEV4聲稱60公里勻速續(xù)航里程200公里基本靠譜,春秋季綜合路況160公里也沒有問題,市內(nèi)上下班、接送孩子、購物買菜肯定夠用了。iEV4的續(xù)航,除了進口特斯拉、比亞迪e6、騰勢外,不輸給目前其它絕大多數(shù)純電動車,憑較高的“程價比”,我給它打4分。
10、能耗。這是最令我喜出望外的一點!自安裝充電樁以來,iEV4總用電量300.63度,其中,“平電量”31.32度,電費(0.641x31.32)20.08元;“谷電量”269.30,電費(0.331x269.30)89.14元,二者合計109.22元??傂惺估锍虨?/font>3269公里,扣除安裝充電樁前跑的511公里,可核算里程為2758公里。iEV4在磨合期階段的能耗平均為百公里9.17度電,合電費為3.96元/百公里。按我上班往返46公里/日計,每天電費僅1.82元,比乘一次公交車還便宜!因此,我對iEV4的電能消耗打滿分5分。
三,小結:
1、中低速時最省電。純電動車不怕堵車,越慢越省電,越快越費電。像其它純電動車一樣,iEV4在行使過程中每次踩剎車,可以為電池充電(回電)。車輛滑行或停止時幾乎不消耗動力電池的電量。收音機和大燈用的是12V鉛酸電池的電(但據(jù)說與動力電池相連)。若車速能保持勻速60公里,即便是上海的冬季也能達到13度電跑近百公里。當然,這在綜合路況下是不大可能的。iEV4的時速在80公里以上、尤其是上坡多時,耗電量會明顯增加,續(xù)航里程會縮短20%以上。
2、冬季開暖風特別費電。純電動車沒有發(fā)動機,天冷無法利用發(fā)動機熱量供暖,全靠電池驅(qū)動電加熱升溫,這會使續(xù)航里程縮短25%。由于車內(nèi)空間不大,打開熱風瞬間便感覺熱了,即便是最低一檔溫度也會覺得過熱。iEV4空調(diào)旋鈕設計上有個小缺陷,擰開“制暖”時須同時擰開“送風”鍵,而此時空調(diào)啟動,增加耗電,因此必須用手按閉A/C,總共需要三個動作,否則就會一邊制熱一邊制冷,耗電量加倍。據(jù)說夏季冷氣空調(diào)比冬季制暖要省電,季節(jié)沒到,沒試過,想必這與家用空調(diào)原理相同吧。
3、江淮iEV4沒有安全氣囊,實在說不過去!或許考廠家慮到其馬力小,時速超過90公里便力不從心了,一般在城市內(nèi)平均時速也就四五十公里,或許出于降低成本,結果把安全氣囊和備胎都省去了。另外,iEV4存在“臨界點”掉電問題,根據(jù)經(jīng)驗,應避免跑到20%的電量“臨界點”。不過,據(jù)說改進型的iEV4已經(jīng)有了安全氣囊,點個贊!買這車定位要清楚:別跟別人比靚斗快,咱只在市內(nèi)上下班、去超市菜場啥的,慢慢開就行了,若要快還是買其它電動車吧。
4、現(xiàn)款iEV4的不足比比皆是,罄竹難書!但使用成本真心低啊——低到難以置信!百公里約13度電合谷電4元,相當于傳統(tǒng)燃油車的1/10-1/20。若按每年跑1.5萬公里計,1500度電費約600元,即便考慮氣溫、車速、空調(diào)等因素,一年電費也就1000元左右。就憑這,iEV4一俊遮百丑。其它品牌的純電動車百公里能耗多少我不清楚,各位開其它品牌純電動車的朋友可以比較一下。另外,純電動車沒有發(fā)動機和變速箱,每年可以節(jié)省上千元換機油機濾變速箱油的保養(yǎng)費,每2萬公里只需換一次齒輪油,不到200元。
5、或許有朋友會問:為什么不買輛樣子更好、配置更高的純電動車呢?說實在的,我對目前純電動車的電池技術還真沒啥把握。江淮承諾iEV4的電池保5年10萬公里,這就足夠了。5年后電池容量會衰減至80%以下,屆時我就當這車全報廢了,節(jié)省的6、7萬元汽油錢和保養(yǎng)費足夠回本了不是?如果買十幾20萬元以上的電動車,三包期滿后換電池可不是小錢哦!作為過渡產(chǎn)品,當然是越經(jīng)濟越好啦。
有件事讓我相信:5年后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不可能沒有突破。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2014.11月號刊文說,西班牙柯爾瓦多大學和某公司已研發(fā)出“石墨烯電池”,用它充電10分鐘可行使1000公里,該電池的壽命是鋰離子電池的2倍,成本僅為鋰離子電池的1/4,體積和重量也小得多(另外還有一種正在研發(fā)的“空氣鋁電池也很強大)。當然實驗室與量產(chǎn)還有一段距離。如果,5年后該類電池成了氣候,那可真要了所有燃油車的命!屆時我也該把這部小車換掉了——最重要的是:白開了5年的車(省下的油錢和保養(yǎng)費),還享受了不限行和免費上海車牌的待遇,屆時,把這已經(jīng)回本的iEV4扔了都值哈
用戶名
操作
操作時間
精華
2015-03-17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