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們提到赫本,多數(shù)想到的,是奧黛麗·赫本。
但另一個赫本,比她更資深,更驚艷,成就更高。
她就是凱瑟琳·赫本。
凱瑟琳·赫本堪稱好萊塢女帝。
這話一點也不夸大其詞。
1999年,美國電影學(xué)會把好萊塢端詳了一圈,甄選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
凱瑟琳·赫本奪下第一。
?
這是什么概念?
被國人狂熱追捧的奧黛麗·赫本,僅是第3。
迷倒無數(shù)宅男的瑪麗蓮·夢露,排名第6。
讓萬千影迷如癡如醉的費雯·麗,僅位列第16名。
而凱瑟琳,“打敗”性感的夢露、“戰(zhàn)勝”端莊的赫本、“踢掉”清純的費雯·麗,“擊敗”無數(shù)姿色各異、國色天香的好萊塢女星,一舉登上榜首。
?
美國人說:凱瑟琳·赫本登上第一名副其實。
影評家們附和:她是好萊塢“永不凋零的常青樹”。
電影專家們說:如果凱瑟琳·赫本沒有站上第一的位置,誰又敢站到第一?
因為她實在是太璀璨了,美國人紛紛狂呼:陛下,凱瑟琳陛下。
這個稱謂,與俄國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享有一樣的榮耀。
據(jù)時光網(wǎng)報道,《美女與野獸》這部巨作,女主貝兒的原型,就是凱瑟琳。
?
?
扮演者艾瑪·沃特森也親自承認過。
她曾公開對媒體說:“最初,這個角色是以凱瑟琳·赫本為原型的,所以扮演這個角色我很榮幸?!?/strong>
?
有人以她為原型,有人干脆用她的聲音為創(chuàng)作靈感。
傳說,約瑟夫拍《夏日癡魂》,就是聽了凱瑟琳的聲音。
從此,有了藝術(shù)靈感,拍了這部懸疑片。
?
若單是在世時,被人們猛烈追逐,稱為“常青樹女帝”似乎有些牽強。
霍金說:一個人的成就,在于他去世后能留下什么。
凱瑟琳留下了什么呢?
她留下了永不熄滅的熾熱靈魂。
?
她去世那天,美國總統(tǒng)布什及夫人專門唁電:“我們敬佩她的聰明智慧,她將作為我們國家寶貴的藝術(shù)財富為人們永遠銘記。”
參議員克里斯托弗對美國人民說:“她的光芒將永遠照耀美國和全世界的世世代代的人民。”
凱瑟琳的家鄉(xiāng),降半旗默哀。
州政府米歇爾親自發(fā)言、親自吊唁。
電視臺呢,全天播放凱瑟琳的影片,以及紀錄片。觀眾無一不掉淚的。
?
影視圈呢,伊麗莎白·泰勒沉痛地說:“世界上所有女演員都會以尊敬的眼光看他,看到她,我們會想象,要是像她那樣該多好?!?/span>
影后簡方達悲痛萬分:“我們都因為她的標準而想做得很好?!?/span>
有人說:凱瑟琳·赫本是世界電影史超越傳奇的豐碑。
可不是么。
縱觀古今,還有比她更蜚聲于世的嗎?
沒有。
就算有,怕也很難。
人們紛紛好奇,這個神一般存在的女子,到底有什么魅力,竟然能夠征服全世界?
著名影評人蒙汀說:“她的魅力不在于是明星,而是人品。”
?
好萊塢圈內(nèi)一直流傳,凱瑟琳非常特立獨行。
有多特立獨行?
她從不接受媒體采訪。不出席名流聚會。拒絕不必要的會議。拒絕給粉絲簽名。也討厭獻殷諂媚。
她得過四次奧斯卡獎,但是,一次也沒去。
?
不是不知道,是根本就不想去。
有人說她太決絕了,沒人情味。
她沉默地用行動回擊流言。
1974年,第46屆奧斯卡上,凱瑟琳的好友獲得“歐文·G·托爾伯格紀念獎”,舉辦方請她為頒獎嘉賓。
他們以為這次,她也會拒絕。
沒想到,她竟然來了。親自來為好友頒獎。
臺上,她熱淚盈眶,激動得不能自已。好友也深受感染,涕泗橫流。
?
有工作人員說:要不是因為要為別人頒獎,恐怕今晚也很難見到她了。
這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現(xiàn)在奧斯卡典禮上。
她對名利很淡泊,但對諂媚十分憎惡。
?
雖從不惹是生非,但事惹上自己了,就一巴掌還回去。
凱瑟琳剛進好萊塢,有個叫路易斯梅耶的高層,見她漂亮,親了她一口。
心里想著,自己是高層領(lǐng)導(dǎo),女星們巴不得投懷送抱,想讓自己厚待她們。
這個初出茅廬的女人,肯定也一樣。
凱瑟琳見狀,大聲呵斥道:“你這是什么意思?”
路易斯梅耶愣住了。震驚了。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敢這么跟自己說話,還是在大庭廣眾下。
第一次,他有些不知所措。身邊的工作人員全都望著他。
在眾人的注視下,臉越來也紅。
被逼無奈,似是給自己找臺階,他自嘲了句:“我只是想吻一下'巧言石’?!?/strong>
她對權(quán)貴如此,對男星更加嚴厲。
混娛樂圈,少不了與男明星接觸??捎行┠行?,總自恃年長,以拍戲為由,乘機動手動腳。
凱瑟琳也遇到過。
?
拍《離婚清單》,搭檔約翰·巴里摩爾是位有資歷的男星。
?
他以指點為由,邀請凱瑟琳去更衣室。
凱瑟琳以為他真有事,懵懂去了。
沒想到,這個道貌岸然的老牌明星,竟是個偽君子。
他開始撕扯凱瑟琳的衣服,并色色地說:“別裝了,你肯定也不是第一次?!?/strong>
他以為凱瑟琳會屈服,畢竟他從未失手過。
凱瑟琳一巴掌扇過去,并揚聲要報警。
劇組的人都跑過來,以為發(fā)生了什么事。
凱瑟琳凌然地說:“他做得太過分了,所以我打了他一頓?!?/strong>
?
這件事被曝光后,那些想非禮她的人,只能遐想,不敢動手。
他們怕了。
這個女人膽子太大。
要說膽大,她的膽子可以用驚世來形容。
20世紀,歐美女性都以穿長裙為美。
確切來說,根本就沒有女人穿褲子這一說。
早前,美國影星瑪蓮娜·迪特里茜想挑戰(zhàn)權(quán)威,在巴黎街頭穿長褲逛街,被警察看見了,直接帶進了警察局。
如果不是有人幫忙,估計會被關(guān)押。
自此,人們對女性棄裙穿褲有了恐懼感。
凱瑟琳不怕。
?
她不僅在拍戲時穿,在生活中也著男裝,還把長褲穿到了奧斯卡典禮。
?
這些行為,掀起了不小的風(fēng)波。
但凱瑟琳不管。“我穿我自己類型的衣服,省的麻煩還要決定該穿什么衣服?!?/strong>
隨著人們思想的進步,漸漸的,大眾也接受了這一裝扮。
可以說,凱瑟琳對女性穿衣改革,有很大的貢獻。
?
更有后人說:“凱瑟琳·赫本的成就之一是:她第一個敢在熒幕里穿短褲,第一個在生活中穿男裝,也第一個把長褲穿到了奧斯卡。”
如此獨樹一幟的她,人們怎會不被征服呢?
能被她征服,也算是一種榮耀吧。
演藝對凱瑟琳來說,是重要的。
但是最重要的卻不是這個。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我的父母,都是如此非同凡響?!?/span>
這是凱瑟琳在自傳里,介紹父母的第一句話。
?
如果說,要問是什么成就了一代女帝。
凱瑟琳一定會回答:“我的父母?!?/strong>
她有一對非常慈愛、開明、和善的父母。
他們對凱瑟琳完全尊重,全力配合、極力支持。不管她做什么,說什么,談什么,他們只會引導(dǎo),從不埋怨指責(zé)。
?
他父親是醫(yī)生、辯論家,也是位開創(chuàng)者。
母親是思想先驅(qū),專注女性提升。
在這樣開放的環(huán)境里,凱瑟琳成長得十分順利。
身上,沒有一絲戾氣。
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
小時候,凱瑟琳覺得當(dāng)女生太無聊了。于是,她把頭發(fā)剪短了,并給自己取了個男性名:吉米。
?
這在20世紀初,女生扮作男人樣,可是一件驚世駭俗的大事。
回家肯定會挨板子。
父親見短發(fā)的凱瑟琳,不僅不批評,反而鼓勵:“凱西(昵稱),你想做什么盡管去做?!?/strong>
這句話激勵了她。
?
12歲時,小凱瑟琳打算和朋友一起,為拉瓦荷族買一部留聲機。
于是,他們商量演部話劇,賣票賺錢。
一無影響力,二無經(jīng)驗,三無觀眾。能出演成功就不錯了,要是能掙錢就是萬幸。
小伙伴說:“票價就定為10美分吧?!?/strong>
可10美分買留聲機,簡直是天方夜譚啊。
凱瑟琳堅持定為75美分。小伙伴不干了,這是瞎扯。
小伙伴的父母也不同意。
結(jié)果,他們都退出了,只剩埃里。
于是,他們一起演了個《美女與野獸》。票價不改,還是75美分。
最終,演出很成功。留聲機也買了。
?
當(dāng)初不相信的人,都驚訝得瞠目結(jié)舌。
她喜歡表演,想當(dāng)演員。
但是父親不喜歡,認為演藝圈太亂。
她還是堅持,一直堅持。
?
父親有史以來,第一次怒了:“你為什么不聽話?”
凱瑟琳絲毫沒有被嚇到:“我從小就被您教導(dǎo)著,你想做什么都可以?!?/strong>
父親妥協(xié)了。
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何嘗不是一種愛。
她的家庭,有鼓勵,有支持,有豐盈的思想,這些,都是一筆無形財富。
長大后的凱瑟琳,按照自己的意愿,踏上了演藝路。
她的星途很順暢。
拍第一部影片《離婚賬單》,男主只看過濾鏡,就對凱瑟琳說:“你會成為大明星?!?/strong>
凱瑟琳回憶說,當(dāng)時聽到這句話,她差點暈倒。
這話是不是太言過其詞了。
一點也沒夸張。
那位男主真是一語中的。拍完這部戲后,她真的一炮而紅。
?
很快,就有公司找上門,遞給她劇本,邀請她拍《折翼天使》。
?
簡直是為她量身定做的劇本。
這部片為她打開了電影大門。
片約接連不斷。她終于有了選擇權(quán)。
?
有一次,她去找朋友玩,看到他桌上放了《牽?;ā返膭”?,她很喜歡。
朋友說:這部劇已經(jīng)定下女主了,馬上要開拍。
凱瑟琳很想要。
最終,女角落入凱瑟琳的手里。
她憑借出色的演技,斬獲了一座奧斯卡金像獎。
?
很多人拍了一輩子,也沒見著奧斯卡獎杯的影子,她只拍了3部,就獲得了。
此外,她又接著拍了《猜猜誰來吃晚餐》、《冬獅》、《金色池塘》。
4次獲封奧斯卡影后。12次被奧斯卡提名。
這記錄,至今沒人超越。
在她拍《年度女人》時,遇到了一個讓她一生都無法釋懷的人。
屈賽。
美國頗受矚目的男星。
?
那是在米高梅片場,她穿著高跟鞋,有5英尺7英寸半高。
而屈賽呢,身高只有5英尺10英寸。
她看著眼前的矮男人,調(diào)侃道:“抱歉,我穿了高跟鞋。但是我們一起拍片時,我會注意我的鞋子。”
屈賽用一種不可測的眼神望著她:“我會讓你配合我的身高的?!?/strong>
?
她只好站在那,尷尬至極。
后來,他們又拍了《帕特與麥克》。
凱瑟琳飾演一名運動員,屈塞則是體育經(jīng)紀人。
這部影片很成功。
他們也朦朧地暗生了情愫。
?
后來,他們又合拍了9部電影。
感情越來越濃。
凱瑟琳說:“他既堅強又脆弱,我很強勢,所以我總是逼他,直到他反撲,直到相信我們屬于彼此?!?/strong>
?
其實,此時的屈賽已經(jīng)結(jié)婚了,并有孩子。
他對凱瑟琳說:“我和她沒有感情,我是天主教徒,不能離婚?!?/strong>
于是,他和她只能默默相戀。
也只能地下情。
?
她是美國最耀眼的明星,被萬千人癡迷。
很多人不解,他的名氣還沒凱瑟琳一半大,為什么就偏偏愛上這個有妻子的人,偏偏要當(dāng)個第三者。
凱瑟琳說:
“他做事非常專心,我常說他像是烤馬鈴薯,堅固可靠,而我像是加了奶油的冰激凌圣代,每個人的喜悲都不一樣,每個人的人生本來就不一樣,我想生活是一種冒險,我想它很刺激?!?/strong>
?
她還說:
“史賓賽有個問題,他喜歡喝酒,有時他喝得太多了。我不知道什么在困擾他,但我想沒有人真正了解他。
我盡可能幫助他,對他來說生活太辛苦了,演戲卻是那么簡單。
看看他在銀幕上的樣子,那么的完美,在表演上,他教了我許多?!?/span>
?
世人都覺得可惜,這么美好,這么獨立的凱瑟琳,竟然被一個男人束縛住了。
她不以為然。
繼續(xù)拍戲,繼續(xù)靜默相愛。
?
“有些人很驚訝我為了一個男人放棄了獨立的生活。為了取悅他,我什么都愿意做,改變他不喜歡我的地方。但你必須了解讓他快樂,我也覺得很開心。”
自那次電影相識后,他們在一起27年。
?
她不要名分,不要祝福,只求真情。
其實,這件事屈賽的妻子和孩子也是知道的。
她知道丈夫出軌,也是凱瑟琳就是“小三”。
但她沒有驚訝。
1938年,屈賽已與妻子分居。這段婚姻,早已名存實亡。在與不在,又有什么意義呢。
她與凱瑟琳成了朋友。與她一起照顧屈賽。(雖然我也很驚訝)
而屈賽的女兒蘇西屈塞也和凱瑟琳成了好友。
?
不得不說,凱瑟琳的人格魅力實在是太大了。
后來,他們又合拍了一部影片。
?
殺青沒多久,有天早上,屈賽感覺身體有些不適,想泡茶。
他去廚房,凱瑟琳在客廳。
突然,一陣杯子摔碎的聲音傳來。
她慌忙跑去廚房,屈賽癱倒在地。
他死了。
再也沒有睜眼。
她的妻子來了、孩子來了、朋友們也來了。
他們把他送到儀葬社。
?
徒留凱瑟琳一個人,望著滿目瘡痍的家。
她沒有參加葬禮,只是開著車跟在靈車后面,一直跟,一直跟。
?
哭了嗎?
我們不得而知。
當(dāng)車即將到達教堂時,她掉轉(zhuǎn)了方向,最后看了一眼靈車,落寞而去。
那一天,紐約下起了雨。似乎在為這場無疾而終的愛情告別。
?
27年,一切已歸零。
她再也沒有談過戀愛。
晚年時,她在回憶錄里回憶起這段情,寫到:
常有人寫信問我,什么是愛。我想我真的很幸運,我真的知道什么是愛。謝謝你,屈賽。
時至今日,有人依舊抓住“小三”這個點不放。但是我想,除去道德審判與倫理糾紛,這個女人,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
這一生,她都在做自己。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該如何取舍。會愛,也懂愛。
她是當(dāng)之無愧的凱瑟琳陛下,也是一個癡心入骨的普通女子,一生只愛一個人,無懼風(fēng)雨,篤定前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