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相對于以往的幾年來說,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去世的名人數(shù)量較2017、2016年都要多。前兩三年,娛樂圈去世名人大都在10位左右,到了2018,數(shù)量翻倍。
我們似乎真的到了一個失去的年紀,曾經(jīng)的經(jīng)典,那些熟悉的面容,一個個都開始離我們而去。
2018年2月19日,侯煥玲去世,享年95歲。
她被稱作“周星馳御用阿婆”,和周星馳合作過《審死官》、《破壞之王》、《喜劇之王》等,是不少著名電影里的配角。
這個以六十七歲高齡闖進娛樂圈的阿婆,并不是專業(yè)演員,之前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侯煥玲說“演員”是她眾多職業(yè)中干得最久的一份職業(yè),被人稱'東方阿婆'、'周星馳御用阿婆',也感到非常自豪。
82歲時,侯煥玲還和容祖兒一同拍《神經(jīng)俠侶》,一個斜路推車的戲,從早上十一點拍到下午五點,期間沒有抱怨言苦,后來病倒了一個星期。
雖不是專業(yè)演員,但有專業(yè)演員的修養(yǎng)。
2018年3月3日,李心敏因病去世,享年67歲。
他飾演過很多經(jīng)典的角色,《袁隆平》中的袁隆平,還參演過《大宅門》、《走西口》、《野鴨子2》、《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等電視劇。
進入演藝圈38年,同行評價他:雖然貌不驚人,但演技平實中見功力。無論是樸實的農民、刑警高官、政府高官等,他都給觀眾帶來父愛般的感動。因此,李心敏還被稱作“國民父親”。
2018年4月10日,曾拍攝過《金粉世家》的李大為導演因罹患膽管細胞癌經(jīng)多方治療無效去世,終年47歲 。
他在33歲的時候就憑借執(zhí)導的電視劇《金粉世家》獲第三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評選十佳導演,至今仍是一個無法超越的經(jīng)典。2009年再次憑借電影《走著瞧》獲得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導演處女作獎 。
所謂天妒英才,或許正是如此。
2018年7月11日,計春華因病去世,享年57歲。
早在1982年,計春華就因《少林寺》中的禿鷹一角,被觀眾所熟識。之后飾演過“鐵世文”、“血刀老祖”等很多反派角色,被稱為“金牌反派演員”。
他因為和杜玉明長相相似,經(jīng)常被觀眾誤認,兩人是熒屏上的“冷面雙俠”。不少節(jié)目會同時邀請杜玉明和計春華做客節(jié)目,兩個人還因此成為了好友。
媒體評價計春華:是個形象突出,表情兇悍,演戲非常認真的人,品性很憨厚,談吐頗率真,是個很隨和的人。生活中和熒幕上完全相反。
2018年9月19日,唱《吉祥三寶》的布仁巴雅爾因突發(fā)心梗去世,享年58歲。
他寬厚、仁慈、善良、樸實,熱愛生活,熱愛草原,為草原上百歲老人出過攝影集,給女兒寫過《吉祥三寶》,還收養(yǎng)了一個孩子。
雖然不幸去世,但布仁巴雅爾就像一個溫暖的太陽永遠留在了愛他的人心里。
同是9月,在9月28日,歌手臧天朔因肝癌在北京逝世,享年54歲。
提起他的名字,就讓人想到他30多年前創(chuàng)作的《朋友》。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正享受幸福
請你忘記我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記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
請你告訴我
這首歌在幾十年后,依然能憑借真誠質樸的情感打動人心,依然經(jīng)典。
雖然在2009年臧天朔因聚眾斗毆被判六年,但因表現(xiàn)良好獲得減刑。知錯就改,出來后站到舞臺上的他仍是一條好漢。
也是這個9月,圈內還有很多老藝術家相繼離去。
9月7日,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因病去世,享年88歲。
9月11日,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年84歲。
9月15日,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朱旭因病去世,享年88歲。
9月21日,相聲大師劉文步逝世,享年83歲。
9月28日,相聲表演藝術家?guī)焺俳芤虿∪ナ溃砟?6歲。
9月28日,相聲表演藝術家張文霞去世,享年82歲。
他們像是約好了一般,選了一個秋高氣爽的月份,一起去到另一個世界,繼續(xù)完成他們心愛的表演。這個世界再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但斯人已逝,經(jīng)典永存。
2018年10月25日,李詠因癌癥在美國去世,享年50歲。那個在《非常6+1》中砸金蛋的李詠永遠離開了。
他去世之前遭遇了很多的誤解,去美國還被網(wǎng)友評為“撈夠就走”,對于這一切他沒有做任何的解釋,也沒有告訴觀眾他生病的事。
正如他曾經(jīng)所說,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他不會有道歉,也不會有離別,更不會有抱怨,只會有感謝。
即便在去世之前,依然以最好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離去,帶走了幾代人心中的武俠世界,“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曾躲在被窩里偷偷看他小說的人,都漸漸長大。而陪了幾代人的金庸先生,終是悄悄離開了。
經(jīng)典還在被翻拍,但如同金庸先生的離開一樣,很多事已再難回當初巔峰。
2018年11月3日,那個《月光寶盒》中的“春三十娘”藍潔瑛也走了,享年55歲。
她雖容顏嬌麗,但一生不順。
20歲靚絕五臺山,但剛紅便因恃貌傲物的尖銳性格被雪藏,后兩任男友均自殺。30歲時事業(yè)達到巔峰,但父母相繼去世。1998年,藍潔瑛還遭遇車禍,手部受傷及頸部受震蕩,大腦神經(jīng)也受到刺激,言行舉止開始不正常。
后來有關藍潔瑛的新聞,都與“精神失?!薄案F困潦倒”掛鉤,直到去世之前一直如此。
但她其實一直被誤解,藍潔瑛在生前,雖然落魄,但保持體面。會從垃圾桶里撿出咖啡杯做煙灰缸,會把痰用紙巾包裹好了,丟到垃圾桶。
窮困但依然有素養(yǎng)。
人們總說,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也因為這些我們曾熟悉的名人離開,而感嘆,屬于70、80后心中的記憶和印象漸漸消失。
“告別”是一個讓人難受的動作,它意味著一方的離去,也意味另一方會感受時光帶來的殘酷和悲涼。
但人生本就像四季,都會有春夏秋冬,曾經(jīng)那些熟悉的名人,正值盛夏時,我們還處于稚嫩的春季,等他們進入蕭瑟的秋冬,我們也已然處在了盛夏。
比離去更值得重視的是,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里,呈現(xiàn)出來的生命狀態(tài)。
如演員侯煥玲,雖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兢兢業(yè)業(yè)拍戲;如布仁巴雅爾,一生都溫暖善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和傳承;如備受誤解的李詠,他沒有抱怨沒有道歉沒有離別,只有感謝;如藍潔瑛,人生最后一程,落魄窮困依舊保有體面。
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于有時間有精力盡全力做好自己,用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的難題。
新的一年,愿大家有更好的心態(tài)和面貌去迎接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