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操縱的人生毫無樂趣
講述者:馮小勇男30歲
我27歲就獲得清華大學的博士學位,現(xiàn)在北京一所高校任教。在外人眼里,我算是比較成功了,可我絲毫感覺不到成功的喜悅,因為我的每一步成長都是我父親用心良苦地策劃和操縱的。
讀幼兒園時,父親就開始教我認字、背古詩,我很快贏得了“天才兒童”的美譽;一年級時,父親教我二年級的課程;二年級時,父親又教我三年級的課程……這 樣,我永遠走在別人的前面,永遠給人“聰明、有天賦”的印象。我因此贏得了很多令同學們艷羨的機會:市長親自授予我“文明小市民”的榮譽證書;獲得參加全 省優(yōu)秀少先隊員夏令營的機會;被評為全國“紅花少年”等等。而這些光環(huán),也為我的小升初和中考加上了關鍵的幾分。
父親說:“只要 你按我的要求辦,你絕對能獲得最后成功。”小學畢業(yè)后上哪所初中,初中畢業(yè)后上哪所高中,高中選文科還是理科,高考填什么志愿,大學畢業(yè)后考哪所學校的研 究生,碩士畢業(yè)后到哪兒讀博……所有這些,父親都給我安排好了,我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實現(xiàn)他的計劃。
博士畢業(yè)時,我曾和父親鬧過一段別扭。 父親經(jīng)常說:“小勇是做學問的料,他適合到學院去發(fā)展?!彼砸铱佳?、考博,也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的博士論文還沒開始寫時,他就已經(jīng)開始四處 搜集全國各知名高校招聘的信息了。我突然有了反抗的欲望。我將他苦心搜集來的一大摞資料撕碎,然后到人才市場隨意選擇了一家民營企業(yè)。父親氣得有兩個月沒 理我。但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性格內向的我根本不適應那個工作。半年后,因為完不成工作任務,我面臨被炒魷魚的境地。這時,經(jīng)一位師兄的熱心引薦下,某大學向 我伸出了橄欖枝。我馬上辭去了民營企業(yè)的工作,和這所大學簽了約。父親特意打來電話祝賀,我卻感覺心里很屈辱。
我周圍的很多同事、朋友都過得 很快樂。他們經(jīng)常去旅游,回來后眉飛色舞地講述各地的風俗風情和軼聞趣事;他們興致勃勃地討論社會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他們會三五成群、稱兄道弟地去喝 酒、唱歌。而我,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我的人生不過是父親自編自導的一出木偶戲,真正獲得成功的是他,享受到喜悅的也只是他;而我只是個傀儡,又怎會因劇 情的精彩而欣喜呢?
父母帶給孩子怎樣的傷害?
這兩個故事中的父母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都努力想將最好的東西給孩子,但他們的某些做法卻與初衷背道而馳,給孩子造成了傷害。這 種傷害是心靈上的,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在心理咨詢中,類似的案例并不少見。歸納起來,父母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大致有以下幾個方 面:
第一,安全感的缺失。
有的父母動不動就對孩子嚷:“我怎么會生下你?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你再哭,我就將你丟 到河里!”“你給我滾出家門!”有的父母因為工作忙碌,經(jīng)常將孩子長期寄放在爺爺奶奶或親戚家,可他們欺騙孩子說:“我上個廁所就回來。”然后一走就是好 幾天。孩子陷入被遺棄的恐懼中,可是沒人告訴孩子實情,只是一個勁地拿好玩的、好吃的哄他/她。
父母以隨意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讓孩子長期生活在 一種不真實、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孩子何來安全感?孩子長大后,可能會變得內向、敏感、多疑、刻薄,因為他/她總是擔心別人攻擊他/她、遺棄他/她。也正因為 這樣,他/她可能會常常主動地有負于別人。一些成年男女的風流成性,一些小人的暗中使壞,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他們內心安全感的缺失。
第二,自我評價較低。
幾乎每個人自卑感的形成都伴隨著一些被否定、被打擊、被貶低的痛苦記憶,殊不知,這些記憶最初往往來自于我們最親的人——父母。
在幼兒初期,孩子還不具備獨立的自我評價能力,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父母的評價。如果父母贊揚孩子可愛而聰明,孩子也會喜歡自己;如果父母 指責孩子又丑又笨,孩子也會討厭自己。如果父母擔心孩子考砸而故意說反話激他/她:“我敢肯定,你又會不及格!”“你從來沒有考過70分,我早就對你沒什 么期望了!”其本意是希望孩子“知恥而后勇”,但幼小的孩子接受到的卻只是父母直接傳達的信息:你不行,我對你感到失望。在這種心理暗示下,孩子的表現(xiàn)可 想而知。
根深蒂固的低自我評價,會滲透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自卑的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發(fā)芽、壯大,繼而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可能是父母們始料不及的。
第三,尊嚴的喪失。
尊嚴是健康人格的基礎,遺憾的是許多成年人并不具備這些,他們常常缺乏足夠的自尊和自愛。為什么呢?究其根源,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從小就不夠尊重他們。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一個人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真實自我,用現(xiàn)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成為自己”或“做自己”?!白约骸?,是個體所有生命體驗的總和。假 若這些生命體驗是我們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的意志的結果,那么我們會感到?jīng)]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是我們主動參與、主動選擇的,那么 不管是快樂或憂傷,我們都會感覺是在“做自己”,能從中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尊嚴。
但是,很多父母卻常常會漠視孩子的尊嚴,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可以任意掌控他/她,他們不知道“一旦你將某個人視為實現(xiàn)你的目標的工具和對象,那么,不管你的目標看似多么偉大,你都對那個人造成了傷害”。
這類例子太多了:“你必須聽我的,否則我就不要你了!”“我都是為了你好,你怎么不聽話呢!”“你必須學醫(yī),這樣以后才有出路!”“如果你反抗,我就會 犯心臟??!”孩子像被拖向一個充滿最后通牒的無底深淵,他/她的情感必須屈從于父母的情感和需求,他/她的意見毫無價值,他/她的愿望無關緊要,他/她的 權利總被剝奪。在父母過度控制下成長的孩子,感受不到人生樂趣,沒有目標,不會負責任,道德觀和法紀觀都會比較淡漠。他/她也許會做出一些令世人不恥的言 行,但自己卻感覺無所謂,因為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她:你也是有尊嚴的。
父母為什么會傷害孩子?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他們本想給孩子一枝玫瑰,沒想到卻刺傷了孩子,這其中有什么心理原因呢?
第一,內在關系的投射。
父母也曾經(jīng)是孩子,他們往往會將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曾經(jīng)飽受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后當了父母也會有打罵自己孩子的沖動??赡茈S著文 化素養(yǎng)的提高和觀念的轉變,他們會認識到打罵孩子是不對的,但他們仍然會經(jīng)常性地對孩子進行言語攻擊——盡管方式不一樣,但性質是相同的。他們不知道除了 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那種教養(yǎng)方式之外,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于是他們以為自己給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第二,焦慮的宣泄。
父 母對所處的環(huán)境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焦慮:人家那么能干,我為什么總是掙不到錢?領導為什么老是不提拔我,我有什么錯嗎?人家的孩子考100分,我家臭小子不 及格,真丟臉……這些焦慮可能和孩子有關,也可能和孩子無關,但總歸要找個發(fā)泄渠道,孩子往往就成了這個出氣筒。對幼小的孩子來說,情緒的轉嫁是很容易成 功的,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還不夠成熟,往往會不加考慮地輕信父母。他們非常在意父母的情緒,也非常容易接受父母的暗示:你認為我笨,那我肯定就是笨了;你 說是我的錯,那肯定就是我的錯。但遺憾的是,父母卻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
第三,自我保護。
父母也是人,也有脆弱的一 面,即使在孩子面前,他們也需要自我保護。他們把孩子帶到人世來經(jīng)歷風雨,沒有給他/她一個足夠聰明的頭腦、足夠美麗的容貌,又無法給他/她創(chuàng)造一個足夠 優(yōu)裕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心里是有愧的,他們害怕孩子怨怪自己,于是“先下手為強”地打擊孩子。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越是各方面條件不太好 的父母,對孩子的打擊可能越重,而且父母對孩子的指責往往也正指向自己的軟肋。比如,父母嘲笑孩子笨,其實往往是害怕別人說自己無能;父母批評孩子太內 向、不善言辭,其實這常常也正是自己的痛處。簡而言之,父母在某一方面打擊孩子,其實很可能是為了掩飾自己在同一方面深深的自卑,是一種無意識的自我保 護。
每個人都應學會自我成長
每個人的內心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創(chuàng)傷,這些創(chuàng)傷會影響我們的心態(tài),影響我們的言行。不管是誰帶來的這些傷害,我們都需要通過自我成長來完善自己。
父母要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正視自己內心的創(chuàng)傷,盡量自我療傷,爭取展現(xiàn)給孩子的是一個有著健康人格、健康心態(tài)的人。同時,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設身 處地為孩子想一想:哪些言行孩子能接受,哪些言行會傷害孩子。另外,還要加強夫妻溝通,勿讓孩子成為替罪羊。夫妻之間的事要在內部解決,不能將孩子拉入夫 妻矛盾,也不能拿孩子當擋箭牌。一位心理學家說過:“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偉大的事情就是:你們好好相愛。”
同時,作為孩子的我們也應自我成 長。也許我們一直對父母懷恨在心,一直無法與他們親近。是的,我們的很多痛苦是他們不小心犯下的錯,這是事實??墒钱斘覀兠靼走@一點之后,最應該做的其實 是原諒他們。畢竟,他們的出發(fā)點是對孩子無私的愛,而且他們也曾是孩子,也許同樣受害于這些根源于愛、卻在表達方式上有欠妥當?shù)膶Υ?。與父母和解,這既是 對他們的安慰,更是對自己的安慰。
父母帶給我們的傷害也許只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如果我們任由它發(fā)炎、化膿、繁殖病菌,甚至感染到我們自己的孩 子,那就是我們的問題了。除了我們自己,沒有誰能對我們的問題負責。小時候,我們的能量不足,只能被動接受父母給予的一切;現(xiàn)在,我們已長大成人,有足夠 的能量了,我們必須處理好傷口,讓它盡快愈合。相信傷疤上長出的新肉會更有韌性?!?/b>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