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溥儀當(dāng)年在離開故宮的時候,他偷偷的帶走了許多的文物,導(dǎo)致這些寶物流落到民間。他為了生計,將這些寶物以低價變賣。沒賣掉的就留在他當(dāng)時居住的小白樓里,后來日本投降之后,溥儀宣布退位。當(dāng)時溥儀在小白樓里留下的寶物也就成了,大家搶奪的重點。
日本扶持溥儀是為了有一個傀儡,而實際的權(quán)利依然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他們企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xiàn)他們的野心,可是后來日本戰(zhàn)敗,溥儀也只能倉皇逃走,他在逃跑期間只帶著兩個大箱子,里面有很多皇宮中的東西,可是畢竟能帶走的東西有限,后來大部分物品都留在了偽滿皇宮中,后來得知溥儀都已經(jīng)逃走了,偽滿皇宮中的侍衛(wèi)就開始爭奪這些物品,他們不認識字畫,所以只相中了金銀瓷器,并將這些東西拿到街邊賣掉。
之后不久,在長春街頭茶館中,可以看到這些衛(wèi)兵們在兜售各種搶來的寶貝,很多珍貴寶物都被便宜賣出,甚至還有一些遭到毀壞。這一幕被張學(xué)良的秘書丁征山看到,他發(fā)現(xiàn)有一個布包一直無人問津,而在翻看里面的東西后,他用15個大洋將其買下。士兵看著這包“廢紙”,心想居然能賣15塊大洋,心里還很高興。
丁征山的妻子聽聞之后,也盡力的尋找證據(jù),為丁征山報仇,最后也將他的好友繩之以法,奪回了她丈夫的這一包廢紙。丁征山的妻子把這包廢紙當(dāng)作丈夫的遺物,小心的珍藏。就這樣,妻子將這包廢紙小心翼翼的珍藏了18年之后,她的日子實在是過得太苦了,于是她便將這包廢紙分成了兩份,讓兒子拿著其中一份去古玩市場上賣掉它。
古玩市場的人一看是一包廢紙,也不愿意要。恰巧遇到了一個文物專家楊仁愷,楊仁愷走過來一看,說這是絕世珍寶,問他還有沒有。于是丁征山的兒子又回家把另一包拿了出來,楊仁愷將這些廢紙帶回文物局,與眾多專家一起拼湊起來之后。發(fā)現(xiàn)這里邊藏著50多件,國家級的書畫。經(jīng)鑒定,這一包廢紙現(xiàn)在價值10億。
直到1963年,丁家的日子越來越苦,孫曼霞無奈之下將包袱分成兩份,其中一份交給兒子丁心剛拿到市場去賣。很多古玩專家看到這些廢紙都搖了搖頭,丁心剛也只好抱著這堆廢紙回家。
1964年,丁心剛再次拿出這些殘片,但依然沒有受到文物店老板的重視,但此時家中實在急等著用錢。就在丁心剛不知如何是好時,古書畫鑒賞大師楊仁愷剛好經(jīng)過,他拿起碎片仔細看了看,頓時十分驚訝,馬上問道:“你家里還有嗎?這可是絕世寶貝!”
丁心剛只覺得這個東西可能是個古物,但畢竟已經(jīng)成了碎片,應(yīng)該也值不了多少錢。當(dāng)他從家中拿出另一個包裹時,楊仁愷十分激動地說:“你知道嗎?你們拯救了這些寶貝!在這兩包廢紙里,至少有50件國寶級字畫!”
后來經(jīng)楊仁愷的篩選和恢復(fù),很多國寶字畫得以復(fù)原,其中最珍貴的就是北宋書法家米芾的《苕溪詩》,雖然中間有些許殘缺,但作品基本被還原,這也是米芾的得意之作,流傳800年后,終于再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
丁心剛一家在知道這些碎片的價值之后,并沒有選擇將其賣掉,而是無償上交給了國家,國家在得知丁家生活這么困難后,也給予了一些補助,丁家生活問題得以解決。
如今,米芾的這部大作已經(jīng)被收入故宮博物院中,并被評為一級國寶。米芾與蘇東坡都屬于北宋四大家,按照蘇東坡的作品市場價格,米芾這幅作品的價值應(yīng)該不會低于1個億。除此之外,在包裹中還發(fā)現(xiàn)了范仲淹、趙孟頫等人的真跡,這些書畫的價值加在一起不會低于10個億。如果不是楊仁愷的慧眼識真,這些寶貝還不知有何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