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在人們心目中往往是“恐怖療法”的代名詞,但它究竟恐怖在哪里,危險在哪里我們其實并不清楚。沒有經歷過化療的人可能覺得掉頭發(fā)、惡心嘔吐、指甲改變、身體各種疼痛不適等等很恐怖,而在醫(yī)生眼中,這些副作用其實只能算是戰(zhàn)場基礎設施的損毀,只是表面上看起來比較慘,并不是影響戰(zhàn)爭順利推進核心關鍵要素。而白細胞這個小東西,看似不起眼,卻對保障我們化療期間生命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白細胞和化療之間的恩怨情仇!
為什么受傷的會是白細胞?
河南省腫瘤醫(yī)院血液科主任魏旭東說,不管是白血病、淋巴瘤還是惡性腫瘤,實際上化療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但帶來的副作用也很多。因為化療藥的簡單邏輯就是去消滅高增殖特性的細胞,所以凡是增殖能力強的它都會殺?;煄淼母弊饔?,比如嘔吐、脫發(fā)、臟器受損等這些都是可控的,不會對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問題,但白細胞就不同了,它是我們人體防御“外敵”的入侵的重要保護屏障,是守護我們身體的“衛(wèi)士”。
而且化療藥物不僅僅會殺滅白細胞,它還有另外一個副作用,就是會影響我們骨髓生產白細胞的能力,在醫(yī)學上我們叫它“骨髓抑制”。最重要的是,白細胞減少,骨髓抑制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感染。
化療后引起的骨髓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低下,引起的白細胞少、血小板、血紅蛋白少是一系列很重要的并發(fā)癥,但血小板、紅細胞少可以通過輸注來恢復,由于白細胞低引起的感染是很致命的。因此要通過打“升白針”來提升白細胞,所謂“升白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白細胞盡快恢復到正常。
化療藥一方面殺滅白細胞的有生力量,同時又影響它的后續(xù)供給,所以在化療期間,說白細胞是個“冤大頭”一點兒不為過!
因此,在化療期間,醫(yī)生一定會告訴你化療期間血常規(guī)的化驗次數,千萬不要偷懶,要知道這種定期監(jiān)測是為了及時發(fā)現你血液中的問題,以便及時進行醫(yī)療干預。
化療期間驗血報告單上那些“上躥下跳”的箭頭也不用揪心,這些藥物作用下暫時性的混亂,等“戰(zhàn)爭”結束了,身體會立即啟動災后重建,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就都會逐漸回歸正常。
所以醫(yī)生會叮囑患者白細胞低了一定要來打升白針,同時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出門要戴口罩,道理就在這里。
化療時血常規(guī)報告怎么看?
我們的血細胞主要分為三大類,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細胞具體又為中性粒細胞、嗜酸、嗜堿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五種,而其中,中性粒細胞占比最大,約達60-70%,因此化療期間看白細胞是否正常,重點關注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兩項指標是否達標既可。
來源:河南省腫瘤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