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霧,很多人都會想到霧霾,但其實這是兩回事。不過本??并不想在這里科普它們的定義。
因為對攝影來說,霧和霾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因為它會讓畫面變得不通透,蒙上一層灰。
上面這個對比并非純?yōu)楦阈?,它隱含說明的是:遇上霧天或霾天,越是使用長焦拍攝的照片,畫面會越不通透,也就是發(fā)灰而不清晰。
那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霧、霾對畫面的影響呢?答案就是今天要講的潑辣修圖中的去霧功能。
潑辣修圖
去霧功能就像那吹走霧霾的一陣大風(fēng)
會用這個功能的人一般被稱為風(fēng)一般的男紙~
好霧與壞霧
可能你和我一樣身處大城市時間長了,會覺得霧或霾是城市中的專利,是污染導(dǎo)致的。但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遇到的霧(或類似霧的其他東西),下面的幾個例子就是告訴你什么情景下可能遇到霧。
首先,自然的霧通常會在清晨出現(xiàn),所以如果你在海邊、河邊拍攝,又是無風(fēng)的天氣,那么最可能會看到下面這樣的景色:
河邊的晨霧
其實這類自然的霧氣一般是很好看的,合理選景,突出近景的清晰與遠(yuǎn)景的模糊,形成遠(yuǎn)近、明暗、虛實的對比,能獲得很有氛圍感的照片——調(diào)皮的本??把這稱為“好霧”。
但下面這樣的霧氣就不那么令人愉悅了,它們會影響畫面的清晰度,也就是壞霧。比如是高空的云霧,或者說隨著距離增加逐步累加在空氣中的微小的霧氣:
空氣中的水汽、塵埃等小顆粒都會導(dǎo)致的地面灰蒙蒙
當(dāng)你在飛機上拍攝照片時,可能會把畫面清晰度差、色彩不飽和歸咎于隔著玻璃窗。
但很多時候這其實是因為空氣中有大量的水汽反射了光線,讓畫面仿佛蒙上了一層灰霧。對于這種情況,其實就可以用去霧的功能來解決。
除此之外,自然界中還有很多能夠形成霧氣的條件和場景,還有類似的沙塵天氣都是攝影師的大殺器,就不一一例舉了。
對于攝影人來說,除了霧和霾,其實還有一種你很熟悉的東西,也會造成類似的清晰度、對比度、飽和度下降,那就是逆光,逆光很多時候也會在畫面中留下霧氣一般的效果:
了解了這些霧和類似于霧的光線條件,接下來本??就向你展示如何去霧。
一鍵去霧
以往,在沒有直接去霧功能之前,攝影師要想去除畫面中的霧氣影響,通常需要調(diào)整的參數(shù)有:亮度、對比度、飽和度、銳度……你需要對每一個選項做出適當(dāng)?shù)膮?shù)設(shè)定,很麻煩。
但自從一些軟件推出去霧功能后,事情就變得簡單了。印象中最早推出這一功能的是 Adobe 公司的 Lightroom (簡稱 Lr ),不過鑒于 Lr 的手機版并不那么好使,所以我還是會講解潑辣修圖中的去霧功能。
拿之前的圖片做一下對比你就明白了:
放大畫面觀看更為明顯:
另一個例子:
其實上圖只調(diào)節(jié)了潑辣修圖中,光效工具里的去霧選項,就讓畫面顯得清晰通透了許多。
這種堪稱一鍵式的去霧,并不是真的將畫面中的霧氣給 P 掉,而是通過調(diào)節(jié)眾多參數(shù),將霧氣對畫面的影響給消除掉。只不過有時會讓照片略微欠曝,還需要對陰影或曝光做一點調(diào)整,但依然是給我們省了大力氣。
但去霧的作用還不僅限于此。
去霧的幾種另類用法
其實在潑辣修圖中,去霧功能除了在光效里有,在漸變、色彩、圓形、筆刷等等工具下也都具備,你在做很多調(diào)節(jié)時,都可以使用這一增強畫面通透感的功能。
含有去霧功能的工具:
漸變工具中的去霧選項,向右滑動就能看到:
筆刷工具里也是,向右滑動底部的選項條,就能看到去霧的選項:
其他幾個工具也是,因此不要只以為在光效里可以去霧,進(jìn)行很多局部調(diào)整時,我們都能用到這一功能。
我再舉一些例子給你看看,在這些例子中,你會發(fā)現(xiàn)去霧原來還能這么玩。
?? 負(fù)向調(diào)節(jié)增強霧氣
對下面這張本身就拍攝的是晨霧的照片,我想讓畫面中的霧氣效果更強,但又不想讓近景的物體變蒙了。
所以,我就可以使用色彩-選色工具,先選擇畫面中有霧的部分,然后降低霧氣的數(shù)值:
然后,再選擇前景原本很清晰的部分,使用正向的去霧調(diào)整:
一減一增之間,畫面中遠(yuǎn)近的反差就更為明顯,畫面中晨霧的效果更為突出了。
順便,這里提到的選色工具也是潑辣修圖中一個很有趣的功能,以后我會詳細(xì)介紹。
類似的,當(dāng)我處理另一張霧氣照片時,也可以用漸變?yōu)V鏡圈定一個范圍,然后增強遠(yuǎn)景的霧氣效果,突出近景的主體。
?? 讓烏云更加濃重
不是只有那些有霧氣的照片才可以使用去霧工具,如果你拍攝了一張烏云密布的照片,其實也可以用這一功能來強化烏云,就像下面這樣:
以往獲得這類效果時,我通常會用 HDR 結(jié)合蒙版的復(fù)雜操作來解決,因為要避免 HDR 引起畫面局部出現(xiàn)顆粒感過重的問題。但現(xiàn)在用去霧可以更快速的達(dá)到強化烏云的目的。
相比之下,去霧功能的表現(xiàn)則要好得多。只不過這里使用去霧會讓畫面變暗,所以之后可以增加一些陰影和曝光的數(shù)值,或是增加一個提亮畫面下半部分的漸變工具。
?? 找回逆光細(xì)節(jié)
正如在本文第一部分所說,有時逆光拍攝也會導(dǎo)致畫面細(xì)節(jié)變得灰蒙蒙,如果你不是刻意追求這種逆光朦朧的效果(比如日系小清新風(fēng)格中的一種就很喜歡逆光造成的朦朧感)。
那么,完全可以用去霧這功能,來找回畫面中受影響的很多細(xì)節(jié),讓建筑更清晰,人物色彩更飽和:
?? 更真實的暗角
前面提到圓形這個工具里也有去霧功能,我還說了增加去霧數(shù)值會降低畫面亮度。對有些照片來說,活用這兩點可以獲得突出主體的作用。
選擇圓形工具,以畫面中的主體(那輛小跑車)為中心添加一個圓形區(qū)域,然后增加去霧的數(shù)值,畫面四周就會被壓暗,中間的小車就得到了突出。
但這與一般添加暗角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普通的暗角只是單純的壓暗四周,往往會讓四周顯得不清晰,而去霧本身在降低亮度的同時也會強化細(xì)節(jié)和色彩。
所以利用去霧來壓暗畫面四周,其實能讓照片整體的質(zhì)感不受影響。
關(guān)于去霧這個功能該說的基本就都說完啦,
但還有一點本??是必須要跟你講,那就是:
所以,治理霧霾和保護環(huán)境還是有益于國民生活,也有利于我們偉大的攝影事業(yè)的~
勘 誤 與 說 明
在上一篇潑辣修圖教程中,我提到了 Snapseed 中的曲線是不能刪除曲線上的點的,其實是可以的,把希望刪除的點移動到左下或右上頂點,就可以刪除這個點了。
在此對所有指出這一錯誤的同學(xué)表示感謝。
另外,你們也不要覺得我開始寫潑辣修圖教程,以后就可以不用 Snapseed 而只用潑辣修圖了,這兩款 App 依然各有優(yōu)勢。因此我的潑辣修圖功能會重點講 Snapseed 中沒有的、同時對攝影又很重要的功能,而不是錙銖必較的把每個小東西都說一遍。
像裁剪、暗角、曲線、畸變、去污(點去除)等作用相同的功能,其實你讀懂了 Snapseed 中的相應(yīng)教程,自然也就知道用潑辣修圖時該如何去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