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一共提到過兩任東平府的 知府,提到東平府你可能記不清是哪里,那我說東平府放了一個叫武松的,收了一個叫董平的,你就想起來了吧,董平這廝還是最后說,先說說這兩任知府。
第一個是陳文昭,水滸中的唯一好官。
先來看看他出場的介紹:
“平生正直,稟性賢明。幼年向雪案攻書,長成向金鑾對策。常懷忠孝之心,每行仁慈 之念。戶口增,錢糧辦,黎民稱德滿街衢;詞訟減,盜賊休,父老贊歌喧市井。攀轅截鐙, 名標(biāo)青史播千年;勒石鐫碑,聲震黃堂傳萬古??犊恼缕劾疃牛t良方正勝龔黃。 ”
陳文昭在水滸傳中被塑造成了一個富有正義感、敬業(yè)為民、愛憎分明的地方官員??盀楸彼喂賳T之楷模,絕對稱得上《水滸傳》中的一大奇事。他做了什么事呢?
陳文昭上任初,便碰到了武松為武大報仇的案件。陳文昭當(dāng)即升廳理事,審閱陽谷縣的來文,對人犯進(jìn)行再次的審問,收封作案的物證,最后發(fā)落犯人,苦主和證人。可以看出整個審理案件的過程嚴(yán)謹(jǐn)且有條不紊。其實(shí)之前武松殺嫂這個案子已經(jīng)是東平府各大菜市場酒館的頭條了,陳太守哀憐武松是個義氣烈漢,將他的長枷換成了輕罪枷,并經(jīng)常差人去牢房照顧。
雖武松是為兄復(fù)仇,可殺人償命,法律上確實(shí)難逃一死。陳文昭有意周全武松,“把這招稿卷宗都改得輕了,申去省院詳審議罪?!蓖瑫r派親近去刑部說情,最終只判了“脊仗四十,刺配二千里外”這樣的輕的不能在輕的處罰。武松真得感謝這位陳太守。
而面對王婆這個主謀,陳文昭則展示了鐵血的一面,不僅活剮了這個婆子,并讓她在死前又體會了木驢帶來的“快活”。這兩個一忠一奸的案件,充分寫出了陳文昭做官的德行,倘若時間都是這樣的官員,何至于有梁山這樣的故事,經(jīng)濟(jì)發(fā)達(dá)的北宋又何至于如此快速的蕭條沒落?
有意思的是,據(jù)王利器先生的考證《水滸全傳是怎么樣修纂的》,歷史上是卻有陳文昭這個人物的。原名,陳麟,字文昭,與羅貫中同出趙寶峰門下,曾官慈溪縣令,有政績,得民心。東平是羅貫中的父母之邦,陳文昭又是羅貫中的同學(xué),把這個好官陳文昭寫成東平太守,顯然是精心安排的。
另一個不得不說的東平長官就是程萬里了。名字不是特別熟悉,不過事件確實(shí)盡人皆知,雙槍將董平就是他的手下,說是手下其實(shí)還是因?yàn)楸彼沃匚妮p武的原因,反正你就知道他們兩個是一文一武就行了。哎,本來應(yīng)該和睦相處,互相照應(yīng),卻。。。
程萬里是臭名昭著的童貫門下門館先生,因?yàn)闁|平這個地方很有錢,所以得到了這個美差。宋江攻打東平府的時候,郁保四和王定六來下戰(zhàn)書,董平大怒,要將兩人斬首。程太守卻說,“不可!兩國征戰(zhàn),不斬來使,于理不當(dāng)。只將二人各打二十訊棍,發(fā)回原寨,看他如何?!边@里首先就看出程萬里不靠譜,宋江他們和自己的身份能對等嗎?宋江他們在此時不過一群土匪而已,而程萬里是朝廷命官,土匪來打朝廷,這本身就使得朝廷失威嚴(yán),偏偏卻說出“于理不當(dāng)”,可見他的政治覺悟是多么的低。
再來看董平,官為兵馬都監(jiān),擅使雙槍,綽號雙槍將。有道是:
“心靈機(jī)巧,三教九流,無所不通,品竹調(diào)弦,無所不會,山東、河北皆號他為風(fēng)流雙槍將”。這個人也特別臭屁,在箭壺上插了一面小旗,自己寫了個詩“英勇雙槍將,風(fēng)流萬戶侯。”可見其人雖武藝高強(qiáng),卻也毛病不少,跟王英之流一個貨色。
宋江打東平的理由是借糧食,借這個詞很值得注意,在水滸中借基本上就等同于搶了,只不過說法好聽一點(diǎn)罷了。我向你借,你不借,我打你就理直氣壯了,這是什么道理??!
程萬里最糊涂的事就是沒答應(yīng)董平的求婚,雖然董平能打,那也架不住梁山眾多好漢啊。生死攸關(guān)之際還對董平的求婚搪塞推脫,只能說明他是壓根就看不起董平的,也證明他不能知人善任。攻破城池后,被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為什么是董平殺呢?很多網(wǎng)友都噴董平不是人!
實(shí)際上,只能是董平殺。一則程萬里是童貫的門下,原文中是這樣說的“程萬里那廝是童貫門下門館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這個就是你出身不好的原因了。二來上梁山是需要投名狀的,一點(diǎn)功勞都沒有說不過去的,董平深知這一點(diǎn),就算沒有他女兒的關(guān)系,也會殺掉程萬里。只不過因?yàn)檫@個女人的事顯得很不仗義,很貪色。話說你說我魚肉百姓拿出點(diǎn)證據(jù)??!最多我也就是沒什么作為吧!不好意思,梁山好漢代表正義,不借正義之軍糧食,這不是找死嗎!
董平上梁山之后排名第十五位,星號是“天立星”,很有趣,立誰啊,宋江被!要不是董平臨陣倒戈讓宋江比盧俊義先打下東平,還不知道誰是梁山第三任寨主呢!
原創(chuàng)不易,求訂閱。
版權(quán)說明:本文為原創(chuàng)首發(fā)于頭條,轉(zhuǎn)載需獲得 歷史那點(diǎn)小事 授權(quán)并保持作品完整。
微信公眾號:歷史那點(diǎn)小事 或搜索 crazylishi (長按復(f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