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釧兒跳井的這件事上,寶姑娘其實(shí)是有些小心機(jī)的,咱們來細(xì)細(xì)分析一下她做這四件事的目的:
有備而來
金釧兒跳井之后,寶姑娘來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問寶釵:“你可聽說一件怪事?”寶釵不言語,裝作不知道,只聽王夫人說出緣故。但其實(shí)之前做過情節(jié)交代,她早在園中聽說過此事,是有備而來特地開解姨媽的。
王夫人逼死了丫鬟,這本是件不光彩的事,為了避免尷尬,沒人愿意正面提及。作為管家媳婦的王熙鳳都不敢過問。寶釵此番奉勸,定是有意要來討未來婆婆一個好。
了解需求
寶釵聽王夫人說完事情的緣故,寶釵跟她詳細(xì)地分析了事情的每個細(xì)節(jié),讓王夫人寬心。王夫人說,若是別的丫鬟也就算了,金釧兒像她女兒一般,除了厚賞之外還要給她兩件新衣裳做裝裹,可巧姐妹們都沒做新衣服,只有為黛玉生日做的兩件,又怕她三災(zāi)八難的忌諱。
王夫人說這番話前定然沒有問過黛玉愿不愿意把衣服貢獻(xiàn)出來,所以黛玉怕忌諱這話是王夫人主觀臆斷的。這里的怕也不是怕做裝裹給林姑娘惹上災(zāi)禍,而是怕林姑娘日后有什么賴上她,因此避嫌。
寶釵在這個過程中認(rèn)真了解了王夫人此時的心理需求,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設(shè)法滿足,這也是她的智慧所在。
解決問題
寶釵深諳姨媽之意,于是幫姨媽解決了實(shí)際困難,說自己有兩件新做的衣服。王夫人問:“你難道不怕忌諱?”寶釵表示自己不信這些,于是即刻回去拿衣服了。
您要問了,這有什么問題嗎?寶姑娘把自己的衣服拿出來是在幫太太解決實(shí)際問題,大方得體而又賢惠,太會做人了。
問題在于寶姑娘這巧討得太好了,林姑娘不能幫您解決問題,我能幫您;林姑娘三災(zāi)八難,我身體健康;林姑娘怕忌諱,我不怕忌諱......寶姑娘在無形中在王夫人面前樹立了三個正面形象。
公關(guān)成功
人在困難無助,或者處于尷尬境地的時候往往是最脆弱也是最不理智的,這時候誰能跟她共患難,她會感激一輩子。此時的王夫人處境就是這樣,而寶釵為她開解,為她解決困難,王夫人定會永遠(yuǎn)記得。寶釵正是抓住了王夫人此時的心理弱點(diǎn),用她的“小心機(jī)”在未來婆婆面前為自己贏得了加分。而過去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說此時賈政未點(diǎn)頭,但只要王夫人支持寶釵就等于獲得了成就金玉良緣的半份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