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夜何其
一
《紅樓夢》寫的是一個“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故事,書中有一個女性悲劇群體。因而,那些女孩子的家庭大都是殘缺的,黛玉、湘云都是父母雙亡、兄弟姐妹俱無;薛寶釵喪父;迎春生母早喪;惜春無母。賈探春是個例外,她父母雙全,有兄有嫂有姐有弟,除了沒個親妹妹,親人一應俱全。
但她仍然是不幸的。別人的不幸是無母,她的不幸是有兩個母親。一個是嫡母王夫人,一個是生母趙姨娘。
母親,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
二
探春最初,大約不知自己有兩個母親。
探春是在賈母身邊長起來的。賈母本是侯門千金,在賈府從少奶奶一路做到老太太,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她會維護誰的利益。賈母跟迎春、探春姐妹說到“母親”時,必是指她們的嫡母邢夫人和王夫人。那些下人們,主要是小姐們的奶媽和保姆,誰會嘴賤告訴小姐:太太不是你母親,某某姨娘才是你母親。且不說這樣會讓賈母怪罪,從道理上來說也不對,按照宗法社會的規(guī)則,嫡母才是法律意義上的母親,姨娘只是個生物學母親。
趙姨娘平時在王夫人屋里侍奉,賈母屋里,她去侍奉的資格都沒有。探春姐妹自幼住在賈母身邊,放了學在賈母跟前說笑承歡,趙姨娘沒機會到探春那里聯(lián)絡感情。直到黛玉入賈府,黛玉住到賈母身邊,探春姐妹從賈母屋里搬出來,搬到王夫人屋后的三間抱廈里,趙姨娘才有機會接觸賈探春。
但在王夫人眼皮底下,趙姨娘也不敢跟賈探春接觸太多。探春對突然多出來一個母親必定心里抗拒,跟探春同住一起的迎春和惜春也未必歡迎她。趙姨娘也就是偷偷摸摸去探春那里坐一會兒就走吧?
趙姨娘跟賈探春互動頻繁,是賈探春搬入大觀園以后。探春有了自己的居所,獨門獨院,只要王夫人那邊沒事,趙姨娘去賈探春屋里從天亮坐到天黑也不影響別人。這時,探春年齡漸大,漸漸明白一個事實——她跟大姐賈元春不一樣,大姐姐是王夫人所生,她是從姨娘肚子里跑出來的。盡管庶出的身份讓她很委屈,可這就是事實。
有一回,趙姨娘去看望林黛玉。聰明的黛玉一看就知道她是從探春那里出來,做個順水人情來看望她。黛玉猜出趙姨娘的行蹤,必是經(jīng)常見趙姨娘去探春那里。不然,黛玉再聰明,在沒人告訴她的情況下,她也不知道趙姨娘是從探春那里來。
三
趙姨娘與賈探春是賈府最熱鬧的一對母女。這母女撞在一起就一定生事,不是趙姨娘埋怨賈探春不拉扯她,就是賈探春氣憤憤地指責趙姨娘見識“陰微鄙賤”“耳朵又軟”“心里又沒有算計”。最嚴重的那次是,王熙鳳生病,王夫人委托賈探春掌管榮國府府事務。探春接手沒多久,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就死了,探春按規(guī)定批了二十兩銀子喪葬費。趙姨娘嫌給的少,跑了來大鬧,說自己“點燈熬油似的熬了這么大年紀”“這會子連襲人都不如了”。探春拿來帳簿子給趙姨娘解釋,祖宗規(guī)矩就是二十兩,襲人的娘死了,給了四十兩銀子喪葬費,那是太太賞的?!疤B房子賞了人”,那是太太的事情,探春只是代替太太處理家務,她沒有自主權,只能照祖宗規(guī)矩辦事。
探春講了也沒用,趙姨娘依舊胡攪蠻纏,跟探春說:“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給了二三十兩銀子,難道太太就不依你!”探春多給趙姨娘二三十兩銀子,王夫人嘴上大約不會說什么,心里會不高興,找個借口把探春撤下來,探春就失去一次鍛煉的機會。
不過,趙姨娘可能不這么想。趙姨娘會想:只要銀子到手,失去一次鍛煉機會又怎么了?掌家就是有機會往自己腰包里撈幾個錢,一點好處不撈,掌家有什么用!
趙姨娘的心態(tài)是市井小婦人的心態(tài),撈到手里一文是一文,沒有長遠打算。這種心態(tài)是底層共有的心態(tài)。利益經(jīng)過層層過濾,漏到底層十分有限,人多粥少,機會稍縱即逝,只能見好處就搶。這種短視有利于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但是,做不得大事業(yè)。
做大事業(yè)要有長遠規(guī)劃,立規(guī)矩是不可少的。在國家層面叫法律法規(guī),在公司層面叫規(guī)章制度。立規(guī)矩的人要帶頭守規(guī)矩,誰有點權力誰破壞規(guī)矩,規(guī)矩還有何用?
趙姨娘是家生子,舉家為奴。奴才何必有長遠考慮?長遠考慮那是主子的事情。趙家以奴婢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女兒,趙姨娘雖然爬到了半主半奴的地位,心態(tài)卻沒有更新,仍是奴婢心態(tài),不理解規(guī)矩對一個大家族的重要性。
探春呢,生來是小姐身份,小姐將來出嫁就是奶奶太太。賈府是以培養(yǎng)未來太太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女兒,太太是一家之主母,要有大胸懷大眼光。王熙鳳那么愛財又粗俗的人,聽到劉姥姥稱頌“禮出大家”,也深受感動,為捉弄劉姥姥而道歉:“你可別多心,才剛不過大家取笑兒?!币蛲跷貘P是大家之女,明白“禮”啊“規(guī)矩”啊這些看不見的東西的重要性,并以此為榮。趙姨娘是從最底層爬出來的奴婢心態(tài),只重視那些眼睛能看見的東西——銀子啊,綢緞啊。
趙姨娘與賈探春是兩種身份兩種教育熏陶出來的兩種不同人生觀。誰也理解不了誰,誰說服不了誰,兩個人都又氣又急。
趙姨娘的想法是——我熬這么多年,終于熬到女兒掌家了,讓你幫我多弄二三十兩銀子,你居然不肯,將來你出了嫁,我不是更沒指望了?
她心里這么想,嘴里說出來更難聽:“姑娘放心,這也使不著你的銀子。明兒等出了閣,我還想你額外照看趙家呢。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p>
探春氣得臉都白了,連哭邊說:“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那里又跑出一個舅舅來?我倒素習按理尊敬,越發(fā)敬出這些親戚來了。既這么說,環(huán)兒出去為什么趙國基又站起來,又跟他上學?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來?何苦來,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yǎng)的,必要過兩三個月尋出由頭來,徹底來翻騰一陣,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誰給誰沒臉?幸虧我還明白,但凡糊涂不知理的,早急了?!?/p>
因為這句“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很多人對探春由粉轉黑。賈探春竟然連親舅舅都不認了,也太沒人味了吧。
這話在當時語境下沒什么問題。王夫人是賈政之妻,她是賈政所有孩子的母親。這看上去沒人情味的安排是保障了庶出子女的主子地位,將庶出子女置于妻的母系保護之下。將來賈環(huán)進入官場,名義上來說,王子騰就是他的舅舅,上司同僚即使礙于王子騰的面子也不敢排擠他。這是妻與妾達成的一種平衡。
探春提醒趙姨娘——趙國基是我的舅舅,他也應該是賈環(huán)的舅舅,他在賈環(huán)面前就應該擺出舅舅的款來,為什么趙國基見了賈環(huán),不是賈環(huán)站起來,而是趙國基站起來?為什么賈環(huán)上學,趙國基跟在賈環(huán)身后當跟班?
讓探春抓狂的是,趙姨娘不講邏輯,她說多少也白費。
四
趙姨娘這個人一身缺點,但是,你可以說她蠢,說她壞,不能說她無情無義。她對她的親人是懷著很深感情的,她很想通過她的努力給親人謀些福利。她跟賈探春鬧騰,是想給她兄弟的遺屬多爭取點喪葬費,她辛苦積攢的銀子和首飾衣服讓馬道婆騙光,是想讓馬道婆害死王熙鳳和賈寶玉,讓她的兒子賈環(huán)成為賈政的主要接班人,接手榮國府近半家私。
雖不能說趙姨娘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但是,她跟邢夫人不是一路人,邢夫人冷漠無情,親兄弟也一毛不拔,趙姨娘很想給娘家兄弟多弄點錢。二十五回,她跟馬道婆說王熙鳳:“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他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個人?!蓖跷貘P的娘家是“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王家,比賈府闊得多,用王熙鳳的話來說“掃掃我王家的地縫子就夠你們過活的了”。王熙鳳還用偷偷摸摸往娘家搬家私?這其實是趙姨娘以己度人,自己很想把賈府的家私搬一些給娘家,便懷疑王熙鳳也是想往娘家搬家私,接濟娘家兄弟們。
趙姨娘的缺點是野心與能力不匹配。自己沒能力,只好唆使兒女做她的武器,唆使兒子出頭鬧事,埋怨女兒不拉扯她。
反過來想想,如果賈環(huán)很優(yōu)秀,又恰好王夫人無子,把賈環(huán)寵得像鳳凰蛋似的,把探春拋在一邊,可憐兮兮的。趙姨娘會怎樣?她恐怕是有機會就跑到賈環(huán)屋里,讓他拉扯拉扯她的兄弟趙國基,埋怨賈環(huán)不關心他的姐姐賈探春。跟賈環(huán)說,你姐姐缺這少那,你的好東西只管給別人,也不給你親姐姐。
再想想,如果趙國基很有錢,賈探春和賈環(huán)缺衣少食,趙姨娘大約會三天兩頭去娘家吵鬧,埋怨趙國基:你的外甥和外甥女過那樣的日子,你這做舅舅的也不拉扯拉扯他們?
自己沒能力,就用親情去綁架別人,這樣的人,不論做母親,還是做姐妹,都很可惡。但是,趙姨娘也不是想自己享樂,而是想綁架強勢親人資助弱勢親人。做法上不對,出發(fā)點不壞。
五
大約探春也明白這點,她跟趙姨娘吵吵鬧鬧,并沒有恩斷義絕,不相往來。相反,她那些看似無情的話語中,其實頗有深情。
比如趙姨娘與芳官吵架,她勸趙姨娘:“那些小丫頭子們原是些頑意兒,喜歡呢,和他說說笑笑,不喜歡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貓兒狗兒抓咬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時也只該叫了管家媳婦們?nèi)フf給他去責罰,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體統(tǒng)。你瞧周姨娘,怎不見人欺他,他也不尋人去。我勸姨娘且回房去煞煞性兒,別聽那些混帳人的調(diào)唆,沒的惹人笑話,自己呆,白給人作粗活。心里有二十分的氣,也忍耐這幾天,等太太回來自然料理?!?/p>
這既是提醒趙姨娘,你想拿自己當主子,就要主子的風度,小丫頭不好,你叫管家娘子管教她們,自己大吼小叫,大打出手,失了體統(tǒng)。也是暗示別人,趙姨娘的行為再失體統(tǒng),她也是半個主子,跟小丫子們不是一樣身份。
趙姨娘走了,她又跟尤氏李紈說趙姨娘:“這么大年紀,行出來的事總不叫人敬伏。這是什么意思,值得吵一吵,并不留體統(tǒng),耳朵又軟,心里又沒有計算。這又是那起沒臉面的奴才們的調(diào)停,作弄出個呆人替他們出氣?!?/p>
言外之意是,趙姨娘耳朵軟,心里沒算計,自己不會分辨是非,她上了別人的當。
這不是幫趙姨娘減輕責任?
接著探春就調(diào)查是誰挑唆趙姨娘的,雖然沒查出來,也讓那些挑唆趙姨娘的人心驚膽戰(zhàn),不敢肆意妄為。
探春對趙姨娘明指責,暗維護。這是親人才會做的事情。如果母女沒有感情,探春才不會管誰挑唆趙姨娘,趙姨娘也不會抬腳就往探春屋里去。有意思的是,趙姨娘與探春當著人吵,私下里,好像沒怎么發(fā)生矛盾,不然,趙姨娘一去,探春就下逐客令,趙姨娘還怎么三天兩頭去探春屋里?
沒感情是像惜春跟尤氏一樣,斷絕關系,如同陌路,生死不問。
六
世間的親情也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有像薛姨媽與薛寶釵那樣,母親慈愛,女兒溫順,和風細雨。也有像趙姨娘與探春那樣,性情不投,志趣各異,矛盾摩擦不斷??蓜e以為她們沒有感情。相敬如賓的寶釵寶玉與吵吵鬧鬧的寶玉黛玉,哪對感情更深?前期時常吵架拌嘴的賈璉王熙鳳與后期相安無事的賈璉王熙鳳,哪種狀態(tài)更有感情?
和風細雨是感情,風雨雷電未必不是感情。
我見過一對母女,女兒青春叛逆期時,跟母親打得那叫一個慘烈,母親罵女兒只當我沒養(yǎng)過你這個女兒,女兒說你將來死了我不流一滴淚。后來母親死了,女兒哭得昏天黑地,撲在母親靈前,喉嚨哭啞,幾個人都拖不起來。
這個例子也許有點極端,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嫌棄自己的母親觀念落后,對自己不理解,盡給自己添麻煩。在一起就爭吵,不在一起卻思念。有個朋友就說,每當放假,想到就要回家見媽媽,她恨不能飛回去,回家,她把給媽媽買的東西貢上去,媽媽把給她留的好東西拿出來,母女其樂融融,共享天倫,沒幾天,熱度過去,媽媽嫌她懶,整天葛優(yōu)躺,她嫌媽媽嘮叨,恨不能趕快離開。離家不久又互相思念,電話視頻不斷。周而復始。
我想,三千里風雨之外的賈探春遙望故鄉(xiāng)家園時,會想念她的兄弟姐妹,想念賈政王夫人,她也會掛念著趙姨娘,擔心有人挑唆她,盼望她學乖一點,別鬧事,低調(diào)做人,會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