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看到宋江三打祝家莊、攻陷高唐州、大破連環(huán)馬,晁蓋在山寨的地位不保,于是在段景住偷馬未果之后,晁蓋決定親自下山攻打曾頭市,在大軍出發(fā)的前一天,晁蓋親制的大旗被一陣風(fēng)掛斷。在中國古代,被大風(fēng)掛斷軍旗往往是不祥之兆,但此時晁蓋騎虎難下,只好說道:
“天地風(fēng)云,何足怪哉?趁此春暖之時,不去拿他,直待養(yǎng)成那廝氣勢,再去進(jìn)兵,那時遲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
于是就有了晁蓋哥哥的結(jié)局。其實說起來,《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放走的那108個瘟神,誰能是梁山好漢是蒼天早已經(jīng)注定的事情,晁蓋不在名單之中,不死也實在說不過去。畢竟在晁蓋之前,山頭還有一個死了的大頭領(lǐng)王倫,他的名字也不在那108個名單之中的。
當(dāng)然還有一個解釋,據(jù)說《水滸傳》成書之前的名字叫“宋江傳”,既然主角是宋江,那晁蓋當(dāng)然必須死了。這種說法有道理,但卻還是有些單薄,那么,晁蓋之死,還有什么原因呢?
其實故事我們要從江州劫法場開始說起:
《水滸傳》的主人公雖然是宋江,但嚴(yán)格的說宋江卻不是一個“偉光正”型的主人公,在江州府宋江喝多了酒題反詩,這對一個死刑犯的人來說,就是在作死。于是宋江順利的被判死刑,等待問斬。
問斬當(dāng)天,由于《水滸傳》還大量保存著過去說書人的習(xí)慣,所以我們只看到李逵一路殺來殺去,各種好漢亂七八糟打成一團(tuán)。這對很多陰謀論者看來,就是晁蓋想謀害宋江,所以沒有安排具體的劫法場的計劃,有心讓宋江死。但其實根本沒那么夸張,其實就是《水滸傳》的作者寫瞎了。但我們卻能從劫法場的好漢中,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
晁蓋帶領(lǐng)的好漢:劉唐、杜遷、三阮、白勝。一共6名好漢。
隸屬于宋江的好漢:花榮、戴宗、李逵、石勇、薛永、李俊、李立、呂方、郭盛、童威、童猛、黃信、張順、張橫、穆弘、穆春、燕順、王矮虎、鄭天壽、歐鵬、蔣敬、馬麟、陶宗旺。共計23名好漢。
不難看到,我們與其說江州府是晁蓋劫法場救了宋江,倒不如說是宋江自己的勢力救了自己。換句話說當(dāng)宋江劫法場之后真正從一個“人犯”變成了“反賊”落草,比起后來盧俊義上山只帶了燕青,宋江上山的時候自己的勢力其實已經(jīng)比晁蓋要強的多了。
所以在上梁山之時,晁蓋說將山寨頭領(lǐng)的位置讓給宋江,宋江的推詞非常簡單:
“仁兄,論年齒,兄長也大十歲?!?/strong>
換句話說,如今在梁山上,晁蓋哥哥除了年齡大一點,還有什么強項呢?
當(dāng)然,江湖道義,基本的面子還是要講的,于是宋江作為新上山的首領(lǐng),宋江又進(jìn)一步做了股權(quán)安排:
“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lǐng)去左邊主位上坐,新頭領(lǐng)到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時再行定奪?!?/strong>
于是晁蓋一方的好漢我們發(fā)現(xiàn)只剩下九人,而宋江右邊坐了二十七人。顯然在這時,不論人力武力,晁蓋哥哥身邊的好漢們已經(jīng)和宋江不成正比了。所以說其實在這個時候,晁蓋的實力已經(jīng)不如宋江了。所以許多人講晁蓋在后面覺得自己失勢才討伐的曾頭市,顯然是不對的。
這時小說中卻是這么說的:
宋江說起江州蔡九知府捏造謠言一事,與眾頭領(lǐng):“叵耐黃文炳那,事又不干他自已,卻在知府面前將那京師童謠解說道:“‘耗國因家木,’耗散國家錢糧的人必是家頭著個‘木’字,不是個‘宋’字?‘刀兵點水工,’興動刀兵之人必是三點水著個‘工’字,不是個‘江’字?這個正塵未江身上。那后兩句道:‘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合主宋江造反在山東。以此拿了小可。不期戴院長又傳了假書,以此黃文炳那攛掇知府,只要先斬后奏。若非眾好漢救了,焉得到此!”
李逵跳將起來道:“好!哥哥正應(yīng)著天上的言語!雖然受了他些苦,黃文炳那賊也被我割得快活!放著我們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便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小宋皇帝;吳先生做個丞相;公孫道士便做個國師;我們都做將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里快活,卻不好!——不強似這個鳥水泊里!”
顯然,宋江此時重提自己被判謀反的舊話,就是為了樹立自己才是水泊梁山的正統(tǒng)權(quán)威,用金圣嘆的說法,“無處不寫宋江權(quán)術(shù)過人”。換句話說,從宋江上梁山開始,梁山的主導(dǎo)權(quán)就一直都不是晁蓋了。
所以此后宋江帶兵南征北戰(zhàn),晁蓋雖然說是坐鎮(zhèn),但對山寨外的情況已經(jīng)一無所知了,于是我們不妨看一下曾頭市之戰(zhàn),晁蓋點將的水平吧:
當(dāng)日晁蓋便點林沖、呼延灼、徐寧、穆弘、張橫、楊雄、石秀、孫立、黃信、燕順、鄧飛、歐鵬、劉唐、阮小五、阮小二、阮小七、白勝、杜遷、宋萬:共是二十個領(lǐng),部領(lǐng)三軍人馬下山。
我們假定天罡星的武將實力一定高于地煞星,不難看到晁蓋點將一共派出了11名天罡星,9名地煞星。但其中馬軍頭領(lǐng)7名;步兵頭領(lǐng)8名、水軍頭領(lǐng)4名。那么這個點將的水平如何呢?
我們不妨看一下宋江攻打祝家莊時帶的武將:
打祝家莊頭領(lǐng)分作兩起:頭一撥宋江、花榮、李俊、穆弘、李逵、楊雄、石秀、黃信、歐鵬、楊林帶領(lǐng)三千小嘍羅,三百馬軍,被掛已了,下山前進(jìn)。第二撥便是林沖、秦明、戴宗、張橫、張順、馬麟、鄧飛、王矮虎、白勝也帶三千小嘍羅,三百馬軍,隨后接應(yīng)。
其中天罡星武將一共12名,地煞星武將6名。其中馬軍頭領(lǐng)6名、步兵頭領(lǐng)9名、水軍頭領(lǐng)3名。馬步水軍的比例不但協(xié)調(diào),而且戰(zhàn)斗力也不錯。更何況打祝家莊的時候梁山上的武將并沒有日后那么多,一比較我們就發(fā)現(xiàn),其實即便在點將的水平上,晁蓋比起宋江來也差遠(yuǎn)了。
所以不難看到,即便宋江不奪晁蓋的權(quán),晁蓋也是會被自己笨死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智商碾壓,才是晁蓋必須死的真正原因。